浅析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论文_康义红

浅析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论文_康义红

沂源县水务局 山东淄博 256100

摘要:目前,大多数小城镇自身财力不足,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财力相对有限。尽管如此,小城镇地区也应该以环境保护作为长远目标,纳入到政府的各项工作和财政支出中,按规定用足用好筹集的环保费用。环保投入除了包括物质方面的投入,即在环保设施建设、生态系统恢复、环境管理等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外,还应包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其主体有城镇的建设者、管理者和居住在城镇中的居民,这是一种无形的投入。只有把这两方面的投入充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维护和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

1 农村城镇化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

从系统论来看,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会割裂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些既存的联系。比如,人口在城镇的集中会使原来回归于农田的排泄物和有机垃圾进入其他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关系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乡镇企业在城镇的集中则会使工业活动的废物排放在地域点上也集中起来,从而形成明显的负的外部性;等等这都是生态环境问题。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农业生态问题可以理解为流的问题,即农业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人口流高度密集,如果系统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流入系统,而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向外界输出过少,使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滞留或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就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如果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流向系统外,而系统外的物质流、能量流向系统内输出过少,系统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能量补偿,将产生严重的资源和能源耗竭问题。农村城镇化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更多的是缘于前者,即流的过分集中。一般来讲,城镇化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缘于两个方面:

1.1 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

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着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作用,这个内在机制是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人口在散居的情况下,人们从生态系统获得农产品,经食用和消化后,排泄物又注入生态系统,这些有机物会成为生态系统的投入,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由于城镇化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因素: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共同存在着的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问题,就是这一环境问题因素的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的结果,也会形成生态问题,再说,生产化学肥料的工厂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1.2 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形成,农村小城镇既是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又是农村工业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基地。受乡村社区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和治理,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由于工业生产活动在城镇的集中,如果治理不周,工业企业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会在一个位点上集中。加上城镇面积的限制,城镇内各种门类的农村工业集中排污极易造成各种污染物之间的交汇作用,结果或扩大原有污染物的污染能力,或派生出某些新的污染物。当这些污染物排放超过自然系统本身的净化能力后,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农田污染、噪声污染等。总之,环境问题是农村城镇化的副产品。

2 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环境问题突出,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是:

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村镇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污染等。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我国是化肥施用量较大的国家之一,全国耕地化肥施用量折纯约每公顷375公斤(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公斤)。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中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杂质,过量地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据美国有关资料统计,磷肥中约含有2%的氟化物,可以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富积,含氟量超过10ppm,人和动物易患氟斑牙或骨骼氟中毒。磷肥中镉的含量通常都比较高,肥料中的镉进入土壤后,很容易被植物吸收,而镉对人体健康又极为有害。

3 “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频次,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民生工程的关注点。

中国化工业价值链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显赫的地位,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在化工领域尤其是中小化工企业存在的问题,是不可懈怠和轻视的;改善化工安全生产和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增强企业安全防患意识,提升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采取治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是当前急不可待的任务。

我们能够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和企业成功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区区域性经济发展中,已经注意到了本位主义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所带来的最终恶果,国家环保总局(现环保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开展的清洁生产运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示范项目,以促进中小型企业的认知和意识,足有收效。

安全地生产、清洁地生产,企业的获益包括:提高安全生产、环保能力,降低事故、员工受伤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以及改善与加强当地社区、工业、价值链、买方市场的综合效益,相关经验将作为成功案例,为中国企业的环保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对于中国,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政府应制定和实施更加严厉的安全生产、清洁生产、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等法规和政策,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结论

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水资源作为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资源,已经成为部分区域城镇化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农村城镇化改变降雨-径流-蒸发水资源循环模式,影响水资源循环特征,造成水资源涵养能力不足、生态基流难以保障等,而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暴雨径流等严重影响河流水质,迫切需要研究基于“量水而行、因水制宜”需求的新型农村水资源保护模式,本文针对现有农村城镇水资源保护中的不足,建议强化农村城镇化中的规划水资源论证地位,完善水资源全过程管理,以区域水资源整体作为农村城镇水资源保护的着力点,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的农村水资源保护模式。

参考文献:

[1]楚天舒. 浅析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河道治理与生态保护[J]. 管理观察, 2012(35):13-14.

[2]郇玉璞.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16.

[3]陈大江.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小流域治理的政府行为研究[D]. 广州大学, 2013.

[4]闫永斌.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治理的多元博弈困境及其消解[D]. 苏州大学, 2011.

论文作者:康义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浅析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论文_康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