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做出了有力贡献。我国水利工程都建设在水源丰富的地区,在雨季到来时,水位就会大幅度上涨,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会为国民带来巨大的损失,为周围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水利工程防洪防涝设计效果决定了水利工程防洪防涝质量,对防洪防涝技术与工艺进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防洪治涝;设计
水资源作为人类发展必不可少资源,决定着人类未来发展方向。洪水作为严重影响水资源的自然灾害之一,为避免水资源遭到破坏,我们必须做好防洪除涝工作。防洪除涝安全标准是为了防洪除涝保护对象达到安全指标,从而完全避免灾害的期望。洪水安全标准与我国经济发展也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我国防洪除涝设计标准以及提高水利工程防洪除涝安全,是我国目前防洪除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
1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治涝设计的原则
1.1切实原则
在进行水利工程防洪堤施工时,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施工原则,落实施工监管措施。对此,要做到:第一,严格检查、审核、分析图纸,确定施工图纸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第二,加大施工监管力度,对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施工进度等进行监管,对不当行为严肃处理,严禁出现包庇性、做假性行为。对出现的简单事故等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1.2结合相应的防洪措施
防洪治涝的工程项目规模较大,需要占据较大面积的土地,耗费较高的成本。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非工程处理措施,能够以较少的人力与物力投资降低洪涝损失。这种措施是水利工程防洪治涝设计的要点之一[2]。例如,国家规范水利工程人员技术操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现代化防汛指挥系统等,都是此类措施之一。规划人员要将这些非工程处理措施应用到防洪治涝设计中,全面提高规划效率。
1.3分清主次原则
从过去的实践中,人们逐渐总结出一套治理洪涝的措施,例如:在防治洪涝灾害时,需要从整体着手,对全局进行控制,抵御两岸与上下游的洪水。必要时要做长远考虑,为保全大局,可以舍弃一些利益。而重点保护对象一般包含大面积的农田、重要城市与名胜古迹等。
1.4节约成本原则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防洪防涝设计期间要遵循节约成本原则,在保证防洪防涝质量的同时,减少成本的支出。这就要从防洪防涝应用的技术和方法入手,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类的技术措施是需要有力的资金支持的,而非工程类的技术措施则不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因而要根据水利工程防洪防涝的具体情况,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进行有机的结合,合理的运用非工程措施来降低防洪防涝施工的造价。
2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的设计分析
2.1设计准备
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设计进行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流情况以及周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防洪防涝设计做好参考数据整理。其次,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明确,并搜集建设区域以往洪涝灾害的相关信息,结合调查的建设区域现状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将重点问题进行标注和整理。最后,要注意在进行相关调查工作期间要使用专业的勘察技术和工具,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提高防洪防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2细化调研
对于洪涝的高发地点,规划人员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工作。首先要通过网络、书籍、走访等形式了解现场的基本信息,包括地形、地势、水文、气象等特点,根据资料分析可能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要根据历史信息掌握该地点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并分析原因,了解当时的解决方法,结合环境及现实条件的变化,研究制定新的防洪治涝方案。另外,除了施工地实际情况的调研,还应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居民实际需求,使得水利工程迎合民众需要,降低人为因素干扰。
2.3制定标准
调研后,工作人员要对防洪治涝设计方案进行意见征集,制定标准。明确设计标准有利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使之更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针对该区域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工作人员要进行保护区的划分,明确保护区洪涝灾害的影响程度和发生几率,进而开展综合分析,详细制定防洪治涝设计标准,使得防治标准更加符合建设区域的实际,优化防洪治涝效果。
2.4对防洪防涝设计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地质条件、环境因素都会影响防洪防涝设计的效果。因而在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掌握,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各个击破,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降低影响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其次,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控制,来优化防洪防涝设计方案,面对影响因素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控制,从中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方案进行实施。
2.5防洪防涝设计方案综合评估
洪涝防治工程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降低洪灾影响度。但目前洪涝防治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移民安置与垃圾排放等问题,这就需要使用环境影响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影响。在环境评价中,要重视环境敏感的因子,尽可能减小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由于年均收益反映出来的洪涝防治措施应用效果不够全面,这就需要结合历史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准确核算洪涝治理措施为人们创造的经济效益。
2.6构建防治体系
调研和防治标准完成后,规划人员要建设防洪治涝的综合治理系统,使设计成为体系。防洪治涝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规划人员系统地把握。防治体系的建设同样需要以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设计、建设等各部门的需求进行全面把握,分析防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建设起完善的防洪治涝体系。在决定最终方案之前,要进行工程质量评估,必要时可适当牺牲局部利益,以保障工程整体质量,确保防治效果最优。
2.7编写报告
防洪治涝设计最终要以报告形式呈现。规划人员要在报告中阐释工程建设及投资、流域自然情况、历史洪灾分析、移民安置、水文资料分析、防洪工程建设情况、社会经济情况、非工程措施等内容。规划人员要确保报告的完整性,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编写。同时,编制设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就是真实性,规划人员要确保数据信息真实有效,对相关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提高报告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报告编制完成后需接受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审核,并进行质量检测,判断设计报告的可行性,审核通过方可投入使用,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文件,以防洪治涝设计提升水利工程的功能性。
结论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十分迅猛,作为关系国家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巨大,尤其是对于洪涝灾害的控制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工程规划人员应优化防洪治涝设计,使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从侧面对水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水利工程的多层面价值,为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常建军,陈威,糜宁等.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市排水治涝设计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14(04):147-152.
[2]李建州,张勇,段乔.水力模型在深圳新安片区防洪排涝规划中的应用[J].西南给排水,2016(04):19-23.
[3]李前峰.试论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的构建[J].智能城市,2017(11):202.
[4]林晓峰.水利工程防洪堤施工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6):168.
论文作者:鄂洪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洪涝灾害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措施论文; 洪涝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