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发展阶段与管理模式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模式论文,发展阶段论文,高职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23(2007)02-0001-05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把教育视作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教育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够全面到全面的内在变化。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既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具体反映,同时也是自身追求科学发展的过程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科学地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的发展始终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执辔而行,是学校系统、协调、持久发展的基本保证。
一、高职院校的发展阶段及其任务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了教育理论、制度、经验的引进和本土化发展的过程。由于高职教育发展是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既要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离不开人和社会发展的支持,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满足个人的教育需要和满足社会的教育需要的矛盾,而且也存在着诸如教育质量和数量、教育发展和投资、长远目标和具体目标、教育理想追求和现实需要等等具体的矛盾,这些矛盾又反映在投资、就业、教师、教学设施设备、地区差异、思想观念、理论研究、政策导向等具体问题上。正是由于众多矛盾和问题的存在,高职教育的发展在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中总是以阶段性发展为具体表征的,围绕总的发展目标,制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策略,解决发展阶段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从而逐步实现总体目标和理想追求。
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与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存在着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关系。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既受制于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及其众多矛盾和问题,同时也受制于自身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在国家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众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而高职院校对于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同样对于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的矛盾和问题在不同阶段中表现为主要或次要形式,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是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关键。一般来讲,任何一个高职院校的发展都会经历初创或起步、成长或发展,成熟或稳步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由于主要任务的区别或主要矛盾的差异而体现其阶段性。
——初创(起步)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办学定位与办学思想之间的矛盾。其主要任务是校园基本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等。其显著特征是速度、数量、框架搭建,即建设速度要快,学生数量要到适当规模,教师引进畅顺,队伍形成快速,教育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定型准确,管理、教学等基本运作框架的搭建基本完整,易于操作。
——成长(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发展战略与竞争力培育之间的矛盾。其主要任务是明确发展战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规模适当扩张,形成鲜明特色,强化市场竞争力,协调好内外关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其显著特征是:办学思想明晰,发展路径清楚,市场竞争力确定,办学特色能够促进其内涵发展。
——成熟(稳定发展)阶段。经历了初创和发展期的高职院校,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持久发展的成熟期。在这一发展阶段,虽然也存在竞争,但都是提高性的持久发展中的竞争。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思想、学校文化、组织管理等十分完善,核心竞争力已完全能够支持其竞争,对于社会环境的适应已非常成熟,无论是社会环境变迁或内部教育环境变迁,都能从容应对,平稳发展,螺旋式提升。
二、高职院校发展阶段中的管理模式选择
教育管理是涉及学校日常运转的实践活动,同时,教育管理也是一门学科。[1](p1)“作为学科,教育管理不仅有其一般的管理知识作为学科知识结构的支撑,而且有其一般的理论作为学术思想的支撑,并能够对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1](p5)作为涉及学校日常运转的实践活动,具体的学校教育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组织成员协调他们的活动,并且利用他们的资源尽可能有效地完成组织的各种任务”。因此,“管理是对他人所做之事负有责任的活动”。[1](p2)学校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一方面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对管理思想作出选择,另一方面又要对管理模式作出选择。
对管理思想作出选择,是因为管理思想具有被选择性。虽然任何管理思想所反映的都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和规律,而管理的本质及其规律又都是管理现象之间必然、普遍、内在和稳定的联系,但对这种必然联系认识的角度或根据不同,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管理的本质和规律也就会不同。管理的规律不象自然界的规律那样是现成的,它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合目的性的规律。因此,不同的认识和实践及其目的,都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思想,而不同的管理思想恰恰给管理者提供了选择的自由空间。
管理模式的可选择性,除了其所反映的管理思想的可选择性之外,还由于管理模式本身所提供的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就教育管理而言,“它是一个应用领域,最终取决于人对在特定社会背景中如何行动的意愿”。[2](P234)“管理模式是在借鉴了大量的其他学科领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而又以不同理论对教育机构的不同方面及其特性作出解释,从而成为理论模式”[1](P35-36)。在西方的教育管理中就存在着正规模式、学院模式、政治模式、主观模式、模糊模式、文化模式等多种理论模式,这些模式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认识上的一致程度、组织结构的效力和含义、机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领导策略的恰当性,反映了目标的确定、资源的分配以及效果的评估的侧重。因此,为管理者提供了选择的有效空间。
无论对管理思想或管理模式的选择,都是管理者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合理性追求,而“合理性无论是行为还是信念,其核心是根据信仰做我们有充足理由去做的事”,“合理是为了进步,即坚持一系列越来越合理的信仰,作出最进步的选择。” [3](P122-126)“所谓合理的,就是合规律而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合逻辑而被认为是严密的,合理智而被认为是正常的,合规范而被认为是正当的,有价值而被认为是应当的,有理由而被认为是可理解的,有价值而被认为可接受的,有根据而被认为是可信的,有目标而被认为是自觉的,有效用而被认为是可采纳的,等等。合理性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应当具有的客观性、价值性、严密性、正常性、应当性、可理解、可接受、可信任、自觉性等的概括与要求,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和合规范性的统一,也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4](P23)”
高等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在作出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选择时,其合理性判断不是凭空而来的。一要依据学校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二要依据学院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三要依据最高管理者的学识修养和综合素质水平。一般来讲,最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任何客观条件都必须转化为主观认识后才可能做出合理性判断和选择,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判断往往会成为主观臆断,要么会因为低估了客观发展阶段而做出影响学校发展速度的判断或选择;要么会因为高估了客观发展阶段而做出影响学校发展内涵的判断或选择。合理性判断和选择不仅是对最高领导者学识的考验,更是对胆识的考验,一旦当合理性判断和选择转化为科学决策后,在其执行决策前,要决心第一,成败第二。对于形成的决策只能树立信心,有一干到底的决心,不允许因无休止的讨论成败问题而影响执行。在执行决策中要速度第一,完善第二。任何制度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都是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而不是等一切都完善好了再去执行。执行过程中的效率是关键,绝不能一味追求尽善尽美而贻误执行。既然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那么,用于管理的制度只能在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去完善。在执行决策后,要结果第一,理由第二。管理的实践活动是对组织成员责任意识的不断培养和强化,任何责任意识的培养都是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在结果出来以后去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推脱责任,逃避惩罚。以共同约束为根本(激励自身也是约束)的制度,绝不允许因这样那样的理由而削弱约束力或损害制度体系。因此,注重结果的执行,应当是奖罚都不分理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制度的执行和责任意识的强化。
三、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建构
符合高职院校发展阶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思想的合理性选择,是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建构的基础,没有合理性选择,就没有科学性建构。管理模式的建构是以学校发展阶段的客观依据为参照的,是理论模式、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手段与管理目标的系统结合。一个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管理目标,这种管理目标便是管理模式所追求的或需要满足的功能目标。处于起始或初创阶段的高职院校,其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建立起一个能够保证其运作的制度体系,其体系中的制度大多是借鉴相对发展成熟的学校的。多样性借鉴的制度需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磨合、调整,一方面使其逐渐自成系统,另一方面使其与管理者所选择的管理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方针、办学思想等相一致,从而通过实践运作过程的不断检验而趋于基本完善;而处于发展阶段的高职院校,由于发展目标的调整,其管理的功能目标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从而在管理模式上必须重新建构;高职院校发展的成熟阶段仍然需要管理模式的建构,以适应成熟发展的管理需要。
高职院校大多处于发展阶段,而发展阶段的管理模式应当突出管理的规范化,以规范化统领管理模式的结构与功能。按照模式的结构功能,最起码包括了功能目标、管理主题(即哲学思想)、技术手段和过程要素(即结构要素)、结构方法等基本要素。[5](p50)从目前世界上的教育管理模式来看,尽管存在着多种理论模式,但这种理论模式转化为实际模式还需要技术手段或工具的介入,而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国际上反复验证成熟的技术手段或工具。
质量标准的产生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发布的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引起的,又在20世纪70年代借鉴其军用质量保证标准的成功经验,由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分别发布了一系列质量保证标准,受其影响,英、法、加、美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先后制订和发布了用于民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后来,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消除技术壁垒,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等的需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并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从1986年到1987年先后发布了ISO8402、 ISO9000、ISO9002、ISO9003、ISO9004标准,[6](P1-2) 1994年又对该系列标准进行了“有限修改”,提出了 ISO9000族概念,1995至1997年又提出了《质量管理原则及其应用》,并在1997年哥本哈根年会上通过,使体系更加完善(6)(P69)。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在传统管理的经验基础上提升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一体化的管理方法,是一种确保产品质量、具有国际质量信誉的管理模式,同时又是建立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基础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哲学,还是人文加文本的硬管理与软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也是自带评审机制和评价系统的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ISO9000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服务业和学校教育管理之中,其广泛适用性越来越证明了该体系是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先进的管理工具手段。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具有以教育服务为核心的先进的管理哲学观念体系,具有反映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体系,具有体现“八项基本原则”的从“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设计开发”、“服务实现”到“测量、分析和改进”彼此相连、循环往复的“PDCA”管理体系结构方法,具有不同的层次文件关联与支持及过程记录与管理评审相制约的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体现了系统管理科学的思想,而且提供了反映系统管理思想的完备的“结构——功能”模式。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在全国众多高校中的贯彻和由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成功借鉴,已引起广泛的重视。
在贯彻ISO9000标准和建立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过程中,也有许多人提出了重点高校或一流大学为什么不贯标认证的疑问。对于这些疑问,已经没有必要再做国际间的比较和统计学意义上的实证性回答,但确有必要基于学校发展阶段中管理模式选择的学术性探究。
ISO9000是一个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标准,对内用于建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平台,规范质量管理;对外用于双方合同和第三方认证的质量保证场合,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证实组织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的产品,并通过认证结果的国际互认,消除壁垒,促进交流与合作。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组织的质量工作中只是起基础性、规范性作用,并不能完全标志组织管理的成熟性。[7](P5)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高职院校,不可能逾越规范而直接成熟,而“规范性”的基础平台搭建不好,也会严重影响管理成熟性的实现。一流大学,百年老校,都是经过了发展阶段中管理基础平台的搭建和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之后才走向成熟的,他们没有必要再回过头来去贯标。处于发展阶段的高职院校和处于成熟稳定发展阶段的一流大学,现在同样处于一个市场竞争的社会环境之下,“不必为生存而斗争,就像‘家畜’一样得以喂养和照管,政府或社区提供的资金与工作质量并没有直接关系”的学校教育的“家养”时代,[8](P191)已经结束,“强调家长有权为子女选择学校和新的教育经费分配方式意味着学校现在变成了‘野生’组织,组织的生存是无保证的,必须为生存而竞争。”[8](P192)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提升,不是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同一流大学攀比,而是应该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升竞争力,而规范化管理也正是发展阶段中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发展阶段中的高职院校构建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尽管出于基础性平台的搭建和引导规范化管理的初衷,但目的并不应是为规范而规范,真正的目的是由规范走向成熟,规范是为了成熟。因此,在管理体系或模式构建中必须为走向成熟留下对接方向和对接点。一方面ISO9000标准中与学校直接有关系的标准包括质量标准、环境安全标准和职业健康标准,三种标准同属一族,便于兼容,应该在体系构建中统筹考虑,使体系的基础性更扎实,规范性更完备。尽管如此,学界人士还是认为,一个搭建得很好的体系,并实施得很好的实践过程,也只相当于卓越绩效准则的30%成熟度。[7](P6)因此,我们必须在构建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时,为“走向成熟”做好对接准备。
质量标准的所谓规范性更多强调与标准的符合性和适应性,而卓越绩效准则体系则更突出有效性。卓越绩效准则是20世纪80年代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由美国超越质量标准而制定的“一种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式”,以“前瞻性领导、以学习为中心、组织学习、重视合作伙伴、敏捷性、注重未来、促进创新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注重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的视野”等为价值观,在 7个类目19个条目和33个要点上使这些价值观体现在总分为1000分的评价准则上。[9](P2)而评价主要来自组织内部的自觉,其组织必须成为自组织系统,即组织“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自身的从无序走向有序”,“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和突变论作为理论支持”,“注重对于组织知识的创新,主要是对于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再组织,强调组织内成员通过相互间的学习、沟通来实现对知识的重新构架、修正、倍增和创新”,[10](P41)标志了组织自我评价的自觉和管理的稳定与成熟发展。《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所关注的质量已扩展到经营质量的大质量观上,强调社会责任、战略策划和经营结果,反映了现代质量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方法,为组织的经营管理的成熟度和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提供了更好的科学依据,超越了一般过程的合格评定,在不断评价有效性的过程中,追求卓越。2004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正式发布,2005年美国《教育类卓越绩效准则》发布,并纳入教育卓越计划实施之中。高职院校在搭建质量管理基础平台的同时,必须前瞻性考虑与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的对接,才有可能更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从规范化管理走向自组织的成熟稳定发展,必须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对教职工相关意识的培养。首先是质量意识,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质量观,围绕人才培养过程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制定质量标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次,要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团队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和顾全大局的意识,使任何行为都有利于团队的发展,并坚持“共同目标、相互尊重、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或特殊贡献”的团队合作原则,促进和谐团队建设;其三要培养牺牲精神,树立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的思想,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谋大局、谋长远、谋发展;其四,要培养岗位职位意识,履行岗位或职位的职责,创造性完成岗位或职位工作,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在岗位或职位工作中提升自身价值,促进学校发展;其五,要培养价值意识,围绕学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使每个人都明确在自己的岗位上应当干什么、怎么干、应干成什么样、为什么要这样干以及什么事不能干等基本问题,掌握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工作中创造价值、提升价值、实现价值;其六,要培养忠诚意识,把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以身立教,身亡教存”的优良传统在“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时代氛围中发扬光大,树立“忠诚是一种大智慧”,“忠诚是成就大事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观念,忠于事业,热爱岗位,孜孜不倦,不懈努力;其七,要培养服从意识,张扬服从真理的精神,培育服从大局的品质,树立服从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服从是一种生产力的服从观和自觉意识。
总之,高职院校的发展阶段性,决定了其学校管理与发展阶段的适应性选择,不同发展阶段中的管理模式选择及其建构,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教职工工作精神的培育等,都是学校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必不可缺失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学校的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界定发展阶段,建立核心价值观和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这些都是学校发展战略和管理实践之应然。
收稿日期:200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