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消费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价值_文化消费论文

论文化消费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价值_文化消费论文

文化消费对青少年德育的价值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青少年论文,价值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1-0111-03

文化消费是人类社会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青少年由于其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无疑是文化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文化消费不但是人类进化的生理需要,更是青少年人之为人的社会化需求,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成才需求,也是他们突出群体特征的心理期盼。关于青少年文化消费的价值研究,目前学界多是针对某一文化消费品而进行的,比如青少年的网络文化消费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研究就比较多。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把视角放在对文化消费的批判上,而对文化消费在青少年德育中的正向解读甚少。鉴于此,本文着力探究青少年文化消费的德育价值,从而拓展青少年文化消费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文化消费与德育的通约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青少年德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并因此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青少年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德育无人”现象进一步遭到质疑。这是因为德育脱离了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丧失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基础。鲁洁认为“任何道德教育必以某种人学观为依据。”并且指出“不认识人自身何以识道德?何以识教育?”这里的启示是:青少年德育离不开他们的生活世界,德育应该以人为本。这也是生活德育模式被许多学者所认可的原因之一。生活德育是针对现行德育实效性不高而提出的新的德育模式,它是指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对个体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养成习惯,并最终到达美而善的生活。据此笔者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消费与青少年德育具有内在的通约性。

通常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过程”。传统经济学一般认为消费由三部分构成:用于维持生存的消费、用于满足休闲享受的消费以及用于促进自身提高发展的消费。从现代消费观念来看,最低层次的消费是纯粹物的消费,看重实物的用处,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第二层次的消费以证明购买者的能力,炫耀金钱与财富;最高层次的消费是为了显示文化内涵,表现消费者的个性和品位。不论哪种划分,从中都可以看出消费的普适性、层次性及其对消费者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自我认知,“这种改变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的转变,同时也是一种整体性的文化转变”。其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文化消费的比例在不断扩大,它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提升。

狭义的文化消费是指以一定物质或服务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就现有的文化基础而论,文化消费的对象具体包括文学、艺术、图书、广播、影视、网络、科技、教育、体育、旅游等。较之于物质消费而言,文化消费对消费主体的素质要求较高,消费者不仅要有消费欲望更要有消费能力。文化消费的过程就是把已有的认知力、理解力、鉴赏力用于当前的消费客体,通过对该客体的认知、理解、鉴赏等来达到认识、理解、欣赏、享受的目的。所以,文化消费主体的受教育程度对文化消费的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正因为青少年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理应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

然而随着消费所带来的人格、生态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近年来消费的伦理意蕴也日益凸显。经济伦理学指出,消费是一种伦理现象,消费和道德有着天然的联系。人的消费行为从表面上看是个人行为,但作为社会中的人,消费不仅仅是主体需求与消费对象的关系,还涉及到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对他人利益的影响、对社会风尚以及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的影响等。所以人的消费行为因直接涉及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关系而具有了道德意义。

基于对消费既是一种经济事实又是一种伦理事实的认识,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必须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从青少年的特点来看,他们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思想活跃但容易偏激,情感丰富但极不稳定,消费欲望强烈但鉴别能力偏低,因而各种畸形的文化消费都有可能给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带来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当今社会所提供的可消费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日趋多样化,其中必然掺杂着诸多不适合青少年发展的文化内容。因此,需要我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青少年的文化消费问题,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伦理观,把握正确的消费形式和内容,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提升文化消费内容层次强化青少年德育工作

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途径就是以各种方式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消费人类精神文化产品。在消费活动中,健康合理的消费内容才能体现消费的真正涵义,从而增进个人的聪明才智,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但是,现代传媒的迅猛勃兴、大众文化的极度流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使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在消费需要、行为、结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错位。特别是由于文化消费客体——文化消费品的内容鱼龙混杂,使青少年难辨真伪,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因此,为确保青少年文化消费的德育价值,提高文化消费内容的档次势在必行。

文化消费比例的扩大和层次的提升是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与一般群体相比,青少年的文化消费更应该突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文化消费的功能来看,文化消费品必然凝结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如思想价值、审美价值、道德价值和愉悦价值等内容。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毋庸置疑我们要坚持对青少年进行主流文化的教育。主流文化反映国家正统的意识形态,以突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弘扬革命传统、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本特征,是青少年德育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然而由于主流文化消费品形式比较单一,创新成分不够,距离生活较远,青少年主动性消费不够。相反大众文化消费品普遍存在于青少年的生活领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重感观刺激,娱乐性较强,在消费过程中能给人带来轻松和愉悦,青少年消费热情高,需求强烈,甚至部分青少年对一些主流文化、高雅文化消费品望而却步,只愿意消费一些浅层次的大众文化消费品。这将严重冲击主流文化的思想教化、文化启蒙、理性批判等社会功能,导致主流文化的权威性、崇高性和严肃性逐渐被庸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所取代,进而有悖于青少年文化消费的价值追求,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文化消费的实质内容都是观念的即精神的东西,但它必须通过某一载体才能表现出来,进而予以传播,其中最传统的载体就是书,而图书消费目前就有低俗化的倾向。自古以来,图书承担着传播知识、普及文化、引导舆论等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购买书籍一直以来都是青少年最为重要的文化消费项目。“读一本好书,就像在与一位高尚的人士交谈”,书籍是阳光、空气,应当成为青少年的主要精神食粮。通过读书、读好书能够增进青少年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培养审美情趣和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等。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图书由盛载知识的介质转变成了赚钱的商品,完全融入到大众文化的生产消费过程中,图书文化消费出现了消费异化,它的功能和价值趋向多样化,图书内容、推广销售、出版周期、生产模式等方面具有了与传统图书传播完全不同的特质和趋向,图书不再是青少年提升心智的主要手段,而仅仅成了他们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读书的目的变得越来越功利化。这种片面追求通俗轻松、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的阅读,属于“浅阅读”的范畴,这种大众化的、快餐式的消费方式使得图书失去了厚重性和应有价值,进而导致出版内容浅表化。

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消费介质越来越多元化,它们负载着各种各样的价值信息,网络着整个社会生活,构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新世界。青少年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需要借助于大众传媒去理解并从中汲取人生意义和道德观念。然而大众传媒传播是一个价值信息的开放体系,是无数群体、个体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信息有时会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甚至很多信息与课堂所接受的社会主流思想和观点相差甚远,或者完全背离,它容易使青少年价值迷茫、无所适从,同时也减弱了对社会主流传媒的感知能力。总之“信息垃圾”的大量泛滥会毒害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削弱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因此,提高文化消费品内容的档次,增强主流文化的教育力度,是强化青少年德育的重要举措,目前的手机扫黄正是这一举措的具体体现。

三、借助文化消费新型载体创新青少年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德育方法为中介来推进的。德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以及知、情、意、行的发展状况,选择最恰当的德育方法,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成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达到。文化消费深受青少年的青睐,主要就是由于其新颖的载体因应了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使他们能够在消费中凸显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个性。因此有必要借助于文化消费新型载体来创新德育方法,使德育方法更加突出个性化色彩,更加灵活多样。这种德育方法能使受教育者备感兴趣,乐于接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我们要结合青少年的消费热点,有效地利用好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渠道,借助电子媒介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我们知道,较之于书面文化,电子媒介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正如莱文森的“补救性媒介”理论和“人性化趋势”演化理论指出,一切媒介都是“补救性媒介”,补救过去媒介之不足,使媒介人性化,因而人有能动性,能够主动去进行选择和改进媒介。用他的话来说:“整个的媒介演化进程都可以看成是补救措施。”越来越便捷的新型媒介的出现调动了人们主动参与的欲望,新的媒介使青少年在乐于接受的同时带来了道德思维的深度变化。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媒介内容的影响,并在现代媒体所编织的意义空间里自我启蒙。其认知的形成与媒介不断的激活其认知结构有必然的关系。正如弗拉维尔指出:“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并非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导致,而是由于认知结构的功能不断被激活及各元素的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那么各种新的媒介是怎样给青少年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并不断激活他们的认知结构?同时对创新德育方法又有什么启示呢?

首先,广播电视对青少年德育的介入。广播电视有着符号技术上不可思议的进步,它一改文字的分析、抽象、线性和分裂肢解,有助于整合视觉、听觉等感官,模拟现实物性,创造了类似耳闻目睹式的传播形式,使德育内容感性化、形象化、活动化,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当前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该借鉴广播电视的娱乐性、开放型等表现方式,使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其次,网络参与青少年德育。当下青少年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单纯依靠以往的“说教”已经不能为他们所认同和接受,反而会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比如以前青少年可以把读书当作兴致盎然、乐此不疲的过程,而现在虽然出版物很多,但是真正具有可读性,能够激发青少年兴趣的并不多。如今互联网比书籍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他们的精力被吸引到网络上,上网成为了一种活生生的日常性生活体验。在网上,青少年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真正实现了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所以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使德育手段更具先进性,它给德育注入的活力体现在形象、生动和逼真上,让人身临其境,其知识的感知、情感的体验都是传统德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而也就有了无穷的吸引力。

当然,今天的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也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试图阻止青少年接触网络是不可能的,德育工作者要敢于直面挑战,主动运用互联网手段和空间,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认知的激活作用。同时在网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方便、快捷地相互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德育的时效性。因此笔者认为,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消费形式将会成为学校德育方法创新的最佳选择。

第三,运用手机短信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手机短信是德育工作的新型载体,教育者可以通过发送生日短信祝福、节日短信问候,使学生感到温情和幸福;同时利用手机短信私密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的短信咨询,提高学生参与心理健康咨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利用手机短信,对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和时效姓的教育活动,使德育工作更加快捷和卓有成效。

收稿日期:2009-08-06

标签:;  ;  ;  

论文化消费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价值_文化消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