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古丽娜孜·帕力哈提

诸葛亮《出师表》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古丽娜孜·帕力哈提

古丽娜孜·帕力哈提(新疆伊犁霍城县初级中学 新疆 伊犁 835200)

摘要:在岁月的长河中,总能留下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诸葛亮作为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化身,曾用许多出奇制胜的战役来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火烧赤壁、六出祁山诸葛亮用兵神速堪称一绝。出师表中所体现出来的人间正气以及责任意识,在今时今日也依旧值得我们去学习。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正是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获得的,诸葛亮虽然再世过五十多年,但他却用自己的一生来演绎了正能量,为后人讲述了什么是忠,什么是义。《出师表》符合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次,它也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意志:把忠诚灌输到人民心中,愚忠的思想使封建统治者更好地控制人民。所以《出师表》是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很好地文学工具,所以说出师表在封建社会被评为名篇之一。现在社会研究《出师表》能体现封建社会的人文理念,能让我们知道封建社会人的思想。当然,《出师表》的文学价值也是有的,虽然比不上建安文学。但《出师表》忽略的事物发展的原理,当时汉朝已经不能复兴,而取而代之的魏朝却能适用人民的要求。《出师表》不能反映人民的要求,只能适用君主的要求,所以最后诸葛亮把已经在荆州打败元气大伤的蜀国,更加雪上加霜,加剧了蜀国的灭亡。当然,《出师表》很感人也是现在还没淘汰的原因。

关键词:出师表;责任意识;忠义;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042-03

引言:当前,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的极度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已经出现了匮乏。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领域的教育,不能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德艺双收,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作用,才能提高语文课本打思想性,为学生的德育发展做出贡献。诸葛亮可谓是智慧超群,但它的一生都在演绎着何为“忠义”,这样的人在当前的社会是非常难得的,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所以今天我们就对《出师表》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可以看教师应该借助怎样的方法才能提高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提升他们思想意识领域的层次。

一、文本解读

对于出师表这篇文章的解读,我们从以下两方面的出发,第一个是从历史事件入手,针对诸葛亮邪出师表前后的写作背景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其次是要解读出诸葛亮在写出师表这篇文章时所要表达的情感,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对文体进行解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学习并理解诸葛亮作为大智大勇人物的忠义。

(1)写作背景

出师表这篇文章写于刘备去世以后,是诸葛亮感念刘备临终托孤,将江山托付于诸葛亮之手。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诸葛亮首先是感谢的刘备三顾茅庐对其他知遇之恩,也就是说,诸葛亮出山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刘备成就大业,刘备成立后,诸葛亮被封为宰相,在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并对于诸葛亮进行国事的托付,并吩咐自己的儿子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日后遇到事情需与相父相商议,这也逐渐地刘备对于诸葛亮的重视,从侧面看出来,诸葛亮确实有做帝王之才,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整个汉室的光复,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出师表是在诸葛亮与公元227年,率军北伐曹操时所做,目的是要让后主刘禅亲贤远佞,来光复汉室。

(2)《出师表》所要表达的情感

《出师表》是在公元227年诸葛亮挥军北上讨伐魏前所做,其目的是向后主刘婵进言以表自己的忠心。所以,后世就有了读《出师表》不落泪者其人必定不忠,这篇文章受到了历朝历代人的高度赞扬,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视为表中的代表。其文章的中心就是在劝谏后主,要完成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先帝未完成的事业。同时在文中也表达了自己的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谢。

目前对《出师表》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得出了两个观点:

1、表述自己无自取之意

诸葛亮和刘备临终前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已经进行了道德上的绑架,因为诸葛亮是追求道德完美的,他绝对不会逾越君臣等级制度来取刘婵而代之,刘备说“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句话可以说是诸葛亮心中抹不去的痛,当时他手握重兵,要想取代昏庸的刘婵易如反掌,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尽心尽力地辅佐幼主,并甘愿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诸葛亮在《出师表》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与笔下,表明了诸葛亮一直在表述自己的忠心,甘为汉室奉献一生,这也是给刘婵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是面对乐不思蜀的刘婵,诸葛亮的理想和报复都成了梦幻泡影,他唯有守住自己的道德价值,但是却留给了后人无尽的感慨和遗憾。

2、临表涕零:理想幻灭的现实慨叹

诸葛亮的梦想就是帮助刘备实现复兴汉室,但是刘备去世前对诸葛亮的托付更让他觉得先帝对于他的信任是推心置腹的,是值得他一生为止奋斗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将复兴汉室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但是面对这样的后主他虽然内心失望,但还是寄希望于刘婵的身上,诸葛亮提出了多条治国理政的策略,这也是希望刘婵能够以一个君主的身份来帮助自己为兴复汉室做出一点帮助。但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了,以诸葛亮这样的才能否不能光复汉室,更何况昏庸无能的刘婵。所以,诸葛亮如同一位慈母严父一般地对刘婵进行教育,希望能够激起他匡扶汉室的信心,但是他面对后主听信小人谗言,良言难以进谏等状况后,他仍旧以先帝对自己的托付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既然后主无能他就要挑起兴复汉室的重担,出师表这篇文章实际上也是诸葛亮在历数自己的多年的悲苦,遇人不淑宏伟的志向变成了梦幻泡影,但是还是要为这泡影去拼搏,诸葛亮当时的心境可想而知,从《出师表》这篇文章就能够看到诸葛亮的一生虽然辛苦操劳但是却劳而无功,在最后用“临表涕零”来感慨自己的一生理想的破灭,也让我们后世读者对他的忠心感到惋惜,但是他的崇高的道德价值标准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教学设计的研究

对于《出师表》这篇课文,我们要在目标的设定上注重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发展。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对文体进行了解,掌握表这种文体,这样学生才能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其次,就是要通过学习了解诸葛亮的人物性格特征;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视人文性的培养,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忠心不二的精神品质,树立责任意识。

(1)、当前教学中对于《出师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教材思想内涵挖掘不够深刻

当前,有许多教师在教授出师表这篇课文的时候,对于文章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刻,仅仅是针对于诸葛亮所提出的一些治国建议,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完全没有分析出诸葛亮这些思想背后的责任意识,以及忠贞不二的精神品质。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他做的事情必然是为民族,为社会所谋幸福的事情,所以诸葛亮所表现出来的大忠、大义、大智都是我们今人需要进行学习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去品味诸葛亮大了人格内涵,而不是一些流于表面上的情感内容。

2、对学生的引导不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是非常久远的,所以学生对文言诗词的理解并不是可以通过注释,就能够完全学会的,有些特殊的句式以及文言实词戏词的用法是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的,但是当前有很多教师错误的理解了心课程改革教学手段更新这一理念,完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殊不知,自主探究活动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发现与探索,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有些个知识点就是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的,而且还有很多教师不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翻译,让学生结合可课下注释进行大体的翻译,对于某些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根本就是只字不提?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的。

3、情感上渗透流于形式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要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而且教师需要通过课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完成,就是往往都采取的应付措施,只是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对学生问一句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对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将很多的时间都放在对知识内容的教学上,但是对于情感的渗透,往往在课堂总结时用的短短几分钟完成,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他们学再多的知识也是惘然的。

(2)《出师表》教学设计研究

1、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确立

《出师表》作为一篇千古文章,首先我们必须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课文能够熟读成诵,在送的过程中积累文章中的文言诗词与虚词,并且能够进行独立的翻译,这些是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学习出师表这篇课文在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则是我们这节课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所要培养的,无论是逻辑分析能力还是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都需要在本节课课堂上进行训练;最后才是亲爱的语言,价值观的目标,我们必须让学生理解诸葛亮在当时的政治主张与愿望,看一看他的主张与想法,在当时刘禅所统治的国家中能否实现,体会一下诸葛亮所要表达的情怀。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首先就是要疏通文意,这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也就是说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理解,然后才是对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如此的良苦用心,也能够看出他对汉室光复的渴望,对教学目标中重点的确立,一定要从文章的基础部分出发,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夯实好学习的基础。

出师表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对诸葛亮所要表现出来的情怀进行体会,引导学生来体会诸葛亮知恩图报,忠肝义胆的情怀,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的信守诺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学方法的选择

针对于出师表这篇课文,我们的教学方法选择有很多种,首先就可以让学生以读带诵,通过对课文的熟读,来达到背诵的目的,而且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书读百遍其意义自现的效果,还有就是以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教学为主,在谈话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找出相应的答案,这样的过程能够更加的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趋势与动态,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分析,也有助于学生注意力水平的集中。但是教学是一个灵活的过程,教师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作为基础来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

3、教具的选择

针对于出师表这篇课文,距今时间已经久远,所以我们主要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来帮助教师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来将学生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帮助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在写出师表的时候,内心的感受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我们的交际选择就是以信息化手段的多媒体教学为主,而且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新课的导入教学能够比教师用言语直观的效果更好。

4、导入新课的研究

诸葛亮作为古代先贤智慧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具有许许多多的功绩,所以说我们的新课导入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陈述出师表创作的时间以及背景,这样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了解;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可以借助VR全景视频来模拟当年诸葛亮指挥下所取得成功的战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诸葛亮人物的智慧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还可以给学生截取,不管量在三国演义中写出诗表达片段,让学生来体会一下当时诸葛亮人物的内心情感。

5、讲授新课的研究

①翻译文章,初步感知

要想理解出师表的内涵,就必须要对文章进行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来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与虚词,并且对于文中的特殊句式进行完整的翻译,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对文章内容进行翻译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交流方式进行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对文章中词语的组织翻译不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借鉴学习,这样更有助于他们思维的拓宽。而且,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对诸葛亮所提出光复汉室的措施进行翻译,从中体会诸葛亮,但心情这样当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后,才能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去读,如何去分析。只有掌握了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其他文言文能够快速的解决阅读的障碍。提高阅读的效率与效果,增强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水平。

②精读文章,品味情感

《出师表》是千古流传的一篇经典名篇,作为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完初步阅读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来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北伐之际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在文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情,也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所以要帮助后主来完成汉室的光复,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诸葛亮的责任意识,以及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大智、大勇、大忠、大义。

③拓展延伸

课堂拓展延伸的部分是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加以理解,出师表中暗含了很多内容,我们可以抓住其中一点来进行扩大,帮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主要是以口语训练为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出师表这篇课文进行拓展训练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思路,拓展训练,绝非放羊式的教学教师要在旁边对学生进行指导,所以我们抓住了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知遇的感恩之情进行训练,可以让学生以感恩为话题来进行创作,这样学生就能在一节课堂上学到很多知识,并且能力的提升也是在逐渐积累的。而且,通过拓展训练,还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领域进行教育,将德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相结合,做到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的目标。

④总结回顾

出师表这篇课文的内容是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的,虽然诸葛亮在最后写到自己是因为内心激动而不知所云,但是其内容是非常严密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对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出来的情感进行一一的分析,在总结回顾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来找一找,看一看文章是通过哪些言辞来表达诸葛亮内心情感的,这样的总结回顾往往比较湿,单独一个人站在前面,将版书上所有的内容,机械地重复一遍,更有效果,而且,课堂总结的时间也不是唯一的,有许多教师都认为课堂总结只需要战一二分钟。但是,一个详尽的课堂总结,相当于又带领了学生对课文的知识,学习了一遍,所以说,课堂总结的过程就是对本节课所讲内容的一个综述,作为教师在课堂总结的过程中,可以省略掉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总结,但是对于情感和分析的内容一定要作为重点。

⑤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就算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头头是道,但是如果没有作业的话,学生将很快就会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忘掉,所以针对于出师表这篇经典的名作,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的作业,首先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后的时间将课文熟读成诵,将科学的注释一一背熟;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写一篇读后感,这样学生能够从心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识,而且在出师表中还有很多经典名句,我们可以让学生抄录下来进行分析,与当今社会相联系,看一看我们如今的学生应该怎样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义观念为指导来进行为人处世。

(6)对整节课取得教学效果的研究

本节课教学的个中我严把教学关让学生从“读”“译”“赏”“用”,这几个环节来对文章进行学习,而且突破传统“教师译,学生听”,“盲目读,收效微”的弊端,对训练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省时省力,为学生所接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教材学习的重点,也是指导学生学习鉴赏的范例。设计中,注意处理学法指导与教材的关系,力图突破传统的唯教材论、唯知识论,重在学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成果从学法尝试中获得。最后的拓展延伸,目的是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克服传统教学读写分离的弊端。另外让学生们根据课内课外对诸葛亮的认识和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观,对这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们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但是对文章中重点语段的分析是精读完成的这对于学生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结束语:

诸葛亮所做的《出师表》已经成为名片经典,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教学,人们“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这是苏东坡的话。《出师表》的语句情真意切,用语真诚而恰当,在表达父子样的感情和体现臣子身份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

虽然写作的年代久远,但是对于今人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它是心灵的净化剂,是忠诚的教科书,是感恩教育和敬业教育的好教材。一个读不懂《出师表》,不被它感动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可靠的人,也不是一个可以共患难的人。所以在今时今日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收礼,学生感恩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健全人格的学生,并且也能够让他们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明远,李明月,张伟明.《出师表》该从中学课本里删除吗?——兼谈教材选取范文标准的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版)2018(20):130-131.

[2]王丽杰,魏明亮,吴庆涛.目的论视角下的古典散文英译策略研究——以罗经国《前出师表》英译本为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2018(10)112-113.

[3]王丹丹,张明月,王凤娟.大智?真情?至诚——从《出师表》中看诸葛亮的人格魅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版),2018(12):255-256.

[4]李景奇,张广义,王富民.经典美文是忠孝的彰显——诸葛亮《出师表》与李密《陈情表》对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版),2018(20):170-171.

[5]黄金彪,魏云山,何静华.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汉语散文英译对比分析——以《前出师表》的译文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版)2018(21):0133-00134.

[6]贾广平,李黎明,张贺龙.语文教材中知识分子形象谱系之建构——由胡觉照教授对《出师表》的争议批判引发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专版)2018(10):130-131.

[7] 李君惠.从《出师表》解读诸葛亮[J].文史杂志,2008,(2):61-64.

[8] 罗民介.《后出师表》与诸葛亮[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2):120-122.

[9] 蔡文锦.诸葛亮《出师表》考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28-31.

[10] 崔刚波. 再读诸葛亮《出师表》[J]. 教育界,2013,(11):74.

论文作者:古丽娜孜·帕力哈提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诸葛亮《出师表》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古丽娜孜·帕力哈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