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行为规范的内化,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范畴内,企业的成员出于自身需要,在企业的控制下,以及在内化媒介、内化环境的作用下,对安全行为规范进行反映、择取、整合、转化、巩固,使其成为支配自己工作和日常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向有利于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方向前行。
关键词:行为文化;内化;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
前言
员工安全行为内化活动是在企业的控制下完成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是安全行为规范内化过程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企业遵循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企业安全管理实际,制定一系列的安全行为规范, 引导企业员工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内化活动是员工自身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企业安全行为规范制定与实施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是保障企业实现长久稳定的安全发展,这一目的与员工的自身需要相一致。因此,安全行为规范内化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促使员工主动积极地学习认可安全行为规范,并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心的行为准则,形成支配自己工作行为的内在力量。
内化活动是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建立与运行的根本目的是 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安全素养,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不仅要发挥企 业自身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体现全体员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 们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将“被动式管理”转化为“主动式参与”,真正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 安全”的思想认知上的转变。
1安全行为规范“内化”过程的问题及对策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安全行为规范的内化过程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目前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影响这一内化过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行为主体的问题。绝大多数企业安全行为规范的制定与推动均采取“由上而下”的方式,对内化主体的认识上存在“主体单一”的倾向。企业管理过分重视组织的主导性,忽视员工的主体性,安全行为规范由企业少部分管理者或核心人员制定和推行,员工被动执行。
其次,规范内容的问题。目前许多企业现行的安全行为规范存在着内容陈旧、权责不明、覆盖不全、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安全行为规范的内化过程。
再次,教育方法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许多企业的安全培训、安全宣教活动、“三级安全教育”等实施过程流于形式,内容单一、单调,不注重员工的接受度和理解度,直接影响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甚至可能激发员工的负面情绪。
最后,激励机制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对行为规范的执行主要以强制措施和后果评判机制为主,没有建立起有效针对每个人的日常安全行为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因而对员工安全行为表现不能 进行有效地测评和把握。
2安全行为规范的内化,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安全发展的根本理念,应作为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促进安全行为规范内化的指导思想。企业应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基层员工参与到安全行为规范的制订过程中来,凝聚广大基层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员工对制定出的安全行为规范的认可度,从而使员工更加主动地、而非被动地遵守行为规范。员工的主体性是员工作为企业主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的主体性是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基本思想之一。对员工主体性的肯定,就是对其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倡导和肯定,其关键是要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员工主体性发挥的培养上,引导员工主体自觉遵守安全承诺和安全行为规范。
第二,完善安全行为规范。企业应按照前文给出的思路和方法,完善企业安全行为规范系统,改善内容陈旧、权责不明、覆盖不全、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应查清企业现行安全行为规范的缺陷,坚持以“岗位” 为单位建立安全行为规范系统,使得企业每个岗位的员工均明确自身的安全行为和安全职责要求,将传统安全管理主要关注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规程转变到覆盖企业全部岗位和全体人员的安全行为规范系统,真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体系。同时,实现在基本制度性规范的基础上强化高级引导性规范的过程。
第三,开展认可式的宣传教育。针对安全行为规范系统所进行的宣传教育,直接影响其内化效果和执行力度。企业应将安全行为规范的学习宣贯环节融入规范系统的建立过程,在员工现有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上对其进行教育,以求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其安全素养的目的,做到员工对企业安全行为规范的充分认可,实现安全行为规范系统边制定、边学习、边认可、边落实的目的。
第四,创新安全行为评价激励机制。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安全行为规范的执行力度。企业应将员工安全行为规范的日常执行情况纳入安全绩效考评体系,制定切实有效 的考评指标和实施方案,各工作组认真考评员工日常安全行为。同时,建立相应的正向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积极性,逐步促进员工安全行为的固化。此外,还应充分调动员工之间相互监督、 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主动性,以实现员工安全行为的自主学习改进与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三个阶段的学习实践,将人员从表面的顺从行为,规范到行为主体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企业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内在力量,通过内化过程,植根于个人意识之中,达到员工安全行为规范内化。
论文作者:贺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行为规范论文; 内化论文; 员工论文; 企业论文; 过程论文; 主体论文; 主体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