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719000
摘 要:本次论述了生态修复的基本内涵和实施的必要性,及其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最后分析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方面具体的实施途径,为各个地区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 引言
环境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难题。在环境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水土流失问题,因为各个地区胡乱开垦土地、砍伐树木、破坏植被等的行为,导致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西部地区,出现很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降低了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虽然我国一直在提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措施,对水土保持起到一定作用,但近年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水土灾害依然多发,带来严重的人身生命安全和财产威胁。基于此,有研究人员提出利用生态修复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优化,并据研究有良好效果,本次就对此进行分析。
2生态修复的基本内涵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生态修复指的是通过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其他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等措施,通过优化组合,提升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和组织能力,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技术。生态修复是希望借助最低的耗费,实现最优的成果,修复被破坏的环境。生态修复的实施,涉及到生态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因此技术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生态修复从根本上说就是借助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辅助以人为手段的干涉,充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提升这个自我恢复能力,逐渐恢复自然环境。
生态修复的应用,对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国目前的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在科学发展进步到今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情况,会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目前来说水土流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水土流失面积较大(而且不加以控制会继续扩大),强度较大(比如西部地区,形成沙漠化),流失的泥沙总量不容客观,造成的危害很大(生态环境恶化等)。因为水土流失这些严重的情况,进行生态修复十分必要。这是一种新的生态建设方式,对生态环境没有害处,是在生态学原理上进行修复,遵循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对于水土保持有很大益处。
3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发挥的优化作用
3.1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两点,其一就是对人们思想认识的提升,其二就是带来明显的生态实施效果。对人们思想认识的提升是生态修复带来的优化作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用。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任何不合时宜的人类活动都可能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是依靠人类开展,需要借助人类的科学手段辅助进行。因此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和生态修复的认识的提升,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正确的行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规避不良的行为,可以促进人们提高水土保持工作得效率和质量。人们可以通过对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为生态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3.2取得理想的生态建设成果
生态修复最直观的优化作用,就是能够明确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水土流失情况。首先,提高修复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植被的保护,因此提高植被覆盖率对于水土保持有积极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陕西、福建、内蒙等省份的一些地区,实施生态修复措施之后,植被覆盖率有明显的提升,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土地进行检测,发现水土流失速度降低,水土保持情况良好。其次,保土减沙和蓄水保水效果明显。通过对不同时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域实施生态修复措施,进行对比后发现,实施生态修复的地区,水土流失的速度和面积在逐渐减少,保土减沙效益也十分明显,土地沙漠化的趋势被遏制,一些作物的产量也出现提升。而且这些地区的蓄水保水能力提升,在面对洪涝灾害是有更好的应对能力。植被和土壤相互作用形成更平衡的生态系统,可以对水源有良好的涵养作用。再次,区域小气候明显改善。生态修复措施主要是以种植绿色植物为主的,绿色植物增加,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毒害物质等,改善区域小气候,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比如四川的巴中地区,持续十几年的封山禁牧措施,大大改善了区域小气候。最后,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地区一般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动植物稀少,可发展的产业较少,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实施生态修复措施之后,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不仅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地方经济也出现很大的改良。
4生态修复的主要途径
4.1退耕还林
水土流失的主要发源地就是坡耕地,如果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不退耕还林,水土流失的状况就会一直存在。现在来说,我国正大力推进退耕还林政策,将耕地面积划分清楚,其他土地尽量进行造林,而且还实施以粮代赈的政策,一方面可以保证坡耕地尽快退耕还林,一方面又保证群众的收入。因此这项政策的提出和落实,是保证生态修复发展的基础。为了促进这项政策的实施,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生活费)补助。黄河流域以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100公斤、现金20元,还生态林的至少补助8年,还经济林的补助5年,还草的补助2年。每亩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补助种苗造林费50元。
4.2封山禁牧
畜牧养殖也是某些地区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畜牧养殖,尤其是放养,会降低这些地区的植被覆盖率,破坏植被结构。因此进行封山禁牧是促进水土保持的途径之一。通过封山禁牧措施的实施,避免畜牧养殖对植被的破坏,让植被自由生长,形成乔灌草混杂生长的植被覆盖地表,丰富植被的群落多样性,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起到对水土的涵养作用,这样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封山禁牧、围栏封育、休牧轮牧、舍饲养畜等措施,对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延续,对于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地区,比如说新疆、内蒙古等,有积极的意义。一般来说进行封山禁牧,涉及到的区域包括天然林区、公益林区、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工程区等,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问题,科学确定封山禁牧的范围;同时对畜牧养殖结构进行调整,尽量避免放牧,推广优质牧草的种植。
4.3综合治理
要想保证生态修复的效果,需要重视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主要是要保证退耕还林的效果,确实退耕,稳住退耕,不会反弹等,将不适宜作为耕地的地区变为林地和草地。这样一来,一方面推进生态修复的效果,一方面保证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4.4调整产业结构
农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水土保持也有积极意义。主要是针对可能危及生态环境的一些产业进行调整,这也是农业发展过程的一次重要变革。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农牧民增产增收,恢复和保护植被,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要引导水土流失严重得地区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养殖,提高农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对农田、林地和草地进行人工生态设计,建立防灾减灾的检测预警系统,禁止使用高度残留和有害的药物;发展无公害农作物;实现集约化生产等。
5结语
生态修复对于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保持有积极意义,需要合理进行统筹,保证生态修复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戚世强,张芳.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7):10-11.
[2]铁大梁.论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25):59+61.
论文作者:杨涛 郭学锋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生态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植被论文; 地区论文; 作用论文; 退耕还林论文; 耕地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