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了安然的员工?_养老基金论文

谁杀了安然的员工?_养老基金论文

谁坑害了安然员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然论文,员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安然大厦”的轰然倒塌,几万安然员工瞬间坠入“人间地狱”——饭碗碎了,前途没有了,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随着安然股价的飞速崩盘,他们费尽心血积攒下来的养老储蓄金竟然也已荡然无存。

一时间,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安然的养老基金操作机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们急切想知道,安然员工的悲惨命运到底是制度造成的,还是人为造成的。

无辜的401(k)计划

先从制度的因素看起。

美国的养老保障制度被称为“三支柱”型,支柱一是国家基本养老金方案;支柱二是私人养老金计划,就是通过税收减免和激励的方式,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养老基金”,并进入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养老金的完全积累;支柱三则是个人储蓄性年金,通常是由员工自愿选择商业人寿保险。

在美国,大多数劳动者和他们的家庭都通过受雇公司的安排投资于共同基金,来实现自己未来的养老计划,其中备受推崇的就是美国的401(k)计划,目前它已成为欧美最流行的养老保险运作模式。

之所以名为"401(k)",是因为这项计划是由美国《国内税收法案》中的401(k)节条款演变而来。401(k)计划运作的主要特点是:员工定期将税前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到401(k)的独立账户,企业也可以为员工的401(k)账户基金搭配一定比例的投入,使员工们率先得到最直接的一笔投资收益。

这项计划最为诱人之处就在于它为员工提供了“巨大的税收优惠”。比如说,一个员工每月把2000美元投入他的401(k)账户,那么美国政府对这2000美元将实行延迟交付税额的政策优待,等他退休后动用这笔钱时再恢复交税。由于员工年老时收入较低,加上有较多赋税优惠,所以届时他们要交的税款要少得多。

根据401(k)计划,企业会把“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中风险、中收益”等各种投资方式摆在员工面前,让他们自己选择。通常可供员工自主选择的投资项目包括共同基金、保证投资合约、公司股票、以及债券等等。

按理说,上述养老保险制度本身是比较先进的,如果投资组合得当,加入401(k)计划的企业员工可以取得很好的收益。但安然公司的员工却为何落得了如此结局?

“底线一抵消”是否合理

没错,根据401(k)法案,企业员工的确有选择自己投资方式的自由,但事实上,安然公司又是怎么具体操作的呢?其中一点值得一提。

与惠普、施乐、航空货运和蒙哥马利—沃德等大公司一样,安然是通过“低线—抵消”的方式,把“员工养老基金投资计划”与“员工股权计划”(即ESOP)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同时参与这两项投资计划的员工,如果能通过其中一项获得更多收益的话,那么他通过另一项获得的收益就会被抵消。到目前为止,“底线—抵消”方式是合法的,被很多大公司沿用至今。而在安然公司中,有近1万名员工既加入了养老基金,又参加了“员工股权计划”。

大公司们之所以选择“底线—抵消”方式为员工运作养老基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可以大大缩减福利开支。安然就通过这种运作方式而削减了上百万美元的社会保障支出。而企业员工们之所以欣然接受这种安排,则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企业的承诺,保证他们可以从那项收益更多的投资计划中得到实惠。就算公司的股价暴跌,他们至少可以通过“员工养老基金计划”获得一个收益的底线。

说到这儿,人们不禁会问,如果说“底线—抵消”方式可以保证企业员工多多少少都能拿到一个收益“底线”,那安然员工的养老基金血本无归又是为什么?是谁拿走了他们应得的收益?

要想找到问题答案,先要看看安然高层管理人员采取了如何“巧妙而独特”的收益计算方法。美国《华尔街日报》前不久详细揭示了这一运算方法的具体步骤。

首先,公司会按照1996年到2000年安然股价迅速攀升时的市值,也就是每股37.75美元到43.44美元,来虚拟计算员工们在ESOP计划中的收益,然后再依照这种锁定高价计算出的高收益来抵消员工们在1987年到1995年间的养老基金收益。而实际上,员工们在ESOP计划中的真实收益根本没有安然公司算的那么高。

最令人发指的是,当安然的股票直线下坠,直到分文不值时,员工们的ESOP账户已不名一文的时候,安然的老总们竟然还在按照原来锁定的高水平股价计算出的收益去抵消员工们的养老基金所得。

按《华尔街日报》的话说,如果安然这种运作方式被证明是非法的,那么其“养老基金投资计划”所欠下的“血债”就远不止目前查出的这个数,而是还要多出几亿美元。如果这样的话,在安然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由纳税人支持的美国政府养老基金保险机构——“养老基金保障公司”恐怕就不得不插手,帮着偿还欠债了。到那时,“纳税人会发现,他们已陷入了安然公司设下的圈套”。

安然员工的悲惨境遇,使人们对这种“底线—抵消”方式的合理性产生了疑问。3月1日,美国审计办公室主席戴维·沃克在参院金融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对这一方式进行了公开的抨击,建议国会废除这种操作方式,同时呼吁企业应向员工们提供更多信息,让他们明确地了解“养老基金投资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清楚地知道,随着事态的发展,他们通过这项计划获得的收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沃克还是劳工部助理部长的时候,他就曾经建议所有“版本”的“底线—抵消”都应被废止,指责这种方式给员工的养老基金收益造成了人为风险。沃克并不是唯一对“底线—抵消”方式发难的人,2001年7月,美国芝加哥上诉法院法官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也曾对一家公司展开过类似调查,最后他得出结论所有采取这种“抵消”方式运作的养老基金都是以“没收差额”为目的的,最终损失的往往是员工,获利的则是养老基金的运作者。

当然,对于这种“底线—抵消”方式,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企业员工。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员工抱怨,他们只能根据公司股价的变化知道自己在ESOP账户中的收益,却不知公司老板是如何计算他们的养老基金收益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根本不了解自己是不是确实拿到了更多的收益。去年,施乐公司的员工为了争取正当权利,对公司提出了民事诉讼,状告高层管理人员非法隐瞒他们计算养老基金收益的方法,从而使员工的利益受损。波士顿联邦法院经调查后认定,施乐公司给员工带来的潜在损失金额达到3亿美元。

暗箱操作推波助澜

除了鼓动员工同时参加两项投资计划之外,据调查安然案件的政府官员透露,当一些员工犹豫要不要拿出大部分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投票时,安然高层管理人员的暗示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与安然破产案调查的众议院政府改革委员会官员韦克斯曼表示,美国国会已于2月22日拿到一盒“污点”录像带,显示安然公司管理层曾鼓励员工把所有的养老基金都投资在公司股票上,据韦克斯曼描述,这盘录制于1999年的录像带显示,当一名员工询问公司高层管理是否应该把所有养老基金都用来购买公司股票时,一位被称为“辛迪”的主管回答说“绝对应该”。当时在场的安然首席执行官斯基林、董事长肯尼思·莱以及副董事长都没有提出异议,甚至对此点头赞同。

这还不算,美国国会调查人员发现,安然高层主管给员工们发送的电子邮件不仅隐瞒了公司的真实情况,甚至还向他们描绘出“安然股票仍然继续攀升”的虚幻前景,欺骗员工继续坚持下去。调查人员透露,去年8月中下旬,就在安然的股价已从85美元大跌到37美元之后不久,安然董事长肯尼思·莱曾在短短几天里连续两次向全体员工发送电子邮件,表示“对公司的前景从来没像现在这么感觉良好”,并称安然目前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恢复公司股价的辉煌业绩,强调他本人对安然“股价大幅上涨”有信心。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莱本人自1998年10月份以来,已总共出售了价值1亿多美元的安然股票,其中去年一年就抛售了4000万美元的安然股份。该公司其他29名高级主管也在股价崩盘之前相继抛出安然股票173万股,兑现了11亿美元的巨额利润。

不知是不是身为公司领袖就能够“目光独到”,懂得未雨绸缪,肯尼思·莱最绝的一招是早在2000年2月就投入400万美元巨资,购买了各种年金保险,为自己铺好了后路。根据美国很多州的法律规定,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完全受到法律保护。也就是说,从2007年开始,莱夫妇二人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享受到年金90万美元的“收入”,而心急如焚的债权人却无法以此为由把他们告上法庭。

最让安然员工愤怒的是,在公司破产之前,安然的股票曾在4周之内快速缩水了三分之二,在这种紧急时刻,包括50岁以上人员在内的所有员工却被禁止抛出个人养老基金账户中的安然股票,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养老储蓄金全部泡汤。而公司高层主管和圈内人士却在接到某些内部消息之后,偷偷摸摸地抛出了手中高达1730万股的安然股票,兑现了几十亿美元。为了讨回公道,安然员工已集体就此事将安然公司推上了被告席。

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

作为对安然公司破产造成员工养老基金严重损失所作出的反应,美国总统布什在他上任以来发布的第一个国情咨文中做出了专门表态:“可靠的工作应该有退休保障。我请求国会制定维护401(K)和养老金计划的新法律,因为辛勤工作、积攒了一辈子钱的雇员不应承担在公司倒闭时一无所有的风险。通过更加严格的会计标准和披露规定,必须让美国企业界对雇员和股东负起更大的责任,遵守最高等级的行为准则。退休保障也依赖于信守社会保障的承诺——我们将这样做。我们必须使社会保障在财务上可靠,允许年轻工人根据自己的选择开立个人退休账户。”

为了进一步表达政府的态度,布什在劳工部2月28日举办的有关“退休储蓄”问题的峰会上,又强烈谴责了那些对高层管理者和员工采取不平等待遇的养老基金运作方式。他说,“在最近几个月里,我们都清晰地看到了无数员工如何因企业的倒闭而损失了毕生积蓄的悲惨一幕。”他表示,政府绝不能允许公司强迫手下员工永久保留公司的股票。更重要的是,不能允许一家公司的头头脑脑在禁止员工抛出股票的同时,自己却在暗中早已把手中的股票兑了现。人们需要法律保证他们的存款不受侵害。

为了证明政府言行一致,3月1日,布什又专门提出了一项退休金制度改革计划,强调其目的是为了更好保护公司员工的退休金,使员工在处理自己的退休储蓄金账户时有更大的自主权。

布什的改革计划取消了针对雇员的一些限制,增加了雇主的责任。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

——在加入公司退休储蓄金计划3年后,员工有权出售公司的股票并选择别的投资方式。

——公司在禁止出售股票时,主管与员工应一视同仁,都不得出售股票。

——在禁止出售股票期间,公司作为受托受理人应对员工的投资账户负更大的责任。

——公司应在禁止出售股票前30天通知员工。

——公司应该每季度向员工报告其退休储蓄金账户情况。

在分析家看来,布什这一系列补救行为暗示出,共和党政府十分担心安然的倒塌以及由此引发的棘手问题会在今年11月5日的国会选举中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

标签:;  ;  ;  

谁杀了安然的员工?_养老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