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人格研究的中国化——王登峰,崔红著《解读中国人的人格》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扎实论文,中国人论文,王登峰论文,崔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12月,王登峰教授应邀到我校讲学。他报告的题目是“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内容包括为什么要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结构,研究所遇到问题和取得的成果。他的报告内容丰富,很有启发性,深受听众的欢迎。报告后他向我谈起,要把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写成一本书出版,并请我为他的书写序,我欣然地答应了。临走时他把已发表和尚未发表的10篇论文拷在我的计算机里,今年5月中旬又把他与崔红同志合著的《解读中国人的人格》书稿发给我。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这部书稿,常常为这本原创性的人格心理学专著即将面世而感到无比的喜悦。
人格是一个现实的人。汉语中“人格”这个词译自英语personality,来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它是指在戏剧中演员所戴的面具。这种面具代表演员在戏里的角色,于是便产生了一个问题:面具后面是谁?因此“人格”一词蕴含着一个人有两面——公开可见的一面,以及隐藏在它后面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公开可见的一面,即外在人格是一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式;隐藏其后的一面,即内在人格是这个人的内在因素如本能、需要、动机、自我、特质、价值观、认知方式、气质、性格等,这些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视为是这样的因素。人格的定义通常都包含上述这两个方面。虽然这两个方面彼此不同,但却都是重要的。例如奥尔波特(Allport,1937)把人格定义为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珀文(Pervin,1966)把人格定义为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芬德(Funder,1997)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特征性模式以及这些模式背后的心理机制(或外显的或内隐的),等等。
虽然心理学中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人格定义,但人格心理学家对人格的理解基本上都包含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人格的整体性,指虽然外在人格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在人格有多种心理成分,但在一个现实的人身上这些心理成分和行为表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个人的生活模式或倾向不是某种成分运作的结果,而总是与其他成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进行活动的结果。二是人格的稳定性,即人格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例如,一个急性子的人不仅在学习中表现出急性子,在旅游、休闲活动中也表现出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而且不仅在青少年时如此,在成年时、甚至老年时也是如此。三是人格的独特性,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有共同性,但人格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个人生活模式或倾向的独特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四是人格的社会性,指人格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对于什么是人格,不同心理学家的说法不同,见仁见智,但人格或一个现实的人,都有其生理方面的基本因素即生物性,有其心理的内在或先天倾向,更有其社会成分(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这三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即是西方人格心理学家所说的人格内涵。
人格是社会化的产物。它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范畴,而是取决于一个人被视为什么,在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取决于特定的文化模式。心理学家早就认识到人的心理和行为没有哪一种是可以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背景而发生的。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文化心理学在西方的兴起,许多研究发现,不仅人们在动机、兴趣、价值观、自我、国民性上打有明显的文化烙印,而且在一些基本心理过程如视错觉的感受性、记忆方式、情绪表达、思维、决策方式也打有文化的烙印。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已受到西方心理学家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文革”后我国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许多研究领域至今仍停留在“拿来主义”,即把西方文化下建立起来的理论、概念和评鉴工具直接应用于对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例如,目前国内心理学的两大应用领域——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都是主要依据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评鉴工具。这就不得不迫使我国心理学家认真地思考能否可以把西方的人格理论、概念和评鉴工具直接拿来应用到对中国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
西方人格心理学中五因素模型(FFM)的出现被认为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开放性这五个因素,被认为是经过成百上千次用FFM测量研究所肯定了的。五因素模型适用于中国人吗? 王登峰教授勇敢地承担起回答这个学术问题的重任,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探索。这是一项难度大而且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他们的这项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因素模型首先是在使用自然语言提供特质词分类的词汇研究中发现的。作者开始研究的第一个阶段(1984—1994),即对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系统收集和整理,按照西方学者(Allport & Odbert,1936)的做法,从现代汉语辞典中,从报纸、杂志、 小说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以及从大学生用形容词描述他们所熟悉目标人物的结果中收集人格特质形容词,组成探讨中国人人格结构的词库。第二个阶段(1995—1999)将在大陆收集整理的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表与杨国枢先生在台湾采用类似方法收集的形容词表加以合并,重新分类、整理、评定,并从中抽取形容词建立起无偏性的评鉴工具,对我国海峡两岸的被试进行评定,结果发现,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着完全相同的七因素人格结构,表明西方的“大五”人格模型不适合于中国人。而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同文同种,有着相同的人格结构。1999年之后的第三个阶段,王登峰、崔红同志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反复验证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编制了完全本土化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及相关的测量工具,如七因素量表QZPS-SF,大学生人格量表CSPS,以及性别角色量表等),澄清和探讨了中西方人格结构差异及其原因,此外还对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等做了不少研究。摆在读者面前的《解读中国人的人格》一书记录了作者对中国人人格结构20多年来的艰辛探索历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在这本书中既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又有翔实的实证资料,既有继承传统词汇法的研究程序又有论证中国人人格七因素模型的独到见解,既有基础理论的学术探讨又有密切联系我国实际的分析。这是一本论述证据充分、分析缜密严谨的人格研究中国化的优秀著作。
当前,摆在我国心理学家面前的一项任务是扎扎实实地进行人格中国化的研究。由于《解读中国人的人格》一书的面世,使我更加坚信,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必须在以下三方面要多下工夫:第一,要独立思考,不能盲从。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它一直是在欧美(包括前苏联)心理学的主导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已有的研究表明,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评鉴工具不适宜于用来研究中国人的人格问题,而我们则往往习惯地套用西方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评鉴工具。因此要推进人格研究的中国化,要真正研究中国人的人格和社会行为,就必须破除迷信,转变观念,站在中国人的立场,用中国人的视野和思路来研究中国人的人格和社会行为问题。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关于这一点使我想起爱因斯坦讲过的一段话,他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只有发现问题,才有独创性,才能推进人格研究中国化的进程。
其次,要到生活实践中去研究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人格心理学问题。目前我们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迎接民族复兴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在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去开拓前人未曾涉及过的人格心理学领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我国的人格心理学得到快速的发展,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三,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人格并且要持之以恒地探索下去。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它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和行为,并且在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时也是通过科学方法而达成的。我们对人格的研究,除了采用调查法之外,还应采用实验法和个案法,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对人格特点的脑机制和遗传基因进行研究。我们的人格理论必须经得起重复验证,必须具有高的可证伪性。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我们的人格心理学研究,则更需要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的探索精神。只要有恒心,我相信,我们对中国人的人格研究必定会有所收获。
标签:人格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 解读中国人的人格论文; 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中国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