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130023
摘 要:数学教学的关键之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学习,增加自身的参与意识,在共享资源的互动中,使学生创新意识不断积累,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 求知欲 梯度教学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训练场。这是一直被人们所认同的。可谓数学的关键能量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在数学的学习中建构起来良好的创新素养。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也就是说,数学教学不仅是承载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学习数学知识这个过程,作为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载体,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用原发性知识介入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现行的教材中,每一章都引入了颇具新颖的源发性与启发性并存的知识结构,只要我们对这些内容仔细推敲后,便可以得出“这个知识有很好的导引性”不可或缺;当它被学生浏览或展示在课堂时,学生就会对提供素材有深刻的体验,使得这种应用意识和实践意识、甚至是创新意识骤然而发。
二、用高质量的问题,活跃学生的问题思维。教师在教学时以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思维活动进行直接刺激,可以有效地激发问题意识。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高质量的提问,会使学生不断地产生‘那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那样’等对问题的定向反射。”由此可见,提问不应该是随便搬上讲台或者回荡在课堂里面的;用高质量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延荡,可以长时间地维持学生对问题发生的兴趣,并能促使有目的性地注意参与互动和研讨,会促进学生探究与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而且,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起着推动作用。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中,用一个或几个问题贯穿授课的全过程。
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哪位同学来叙述一下?(进行点评之后)提出
问题2:如图一,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由于一部分被墨水涂抹了,只留下了一个底边BC和一个底角C。请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还原出来?(在进行互动争论以后,学生用“量角器、底边中点和对称”等方法,还原了原图,进行点评后)引出了
问题3:上面的第一种画法是这节课要学的判定定理;第二种则是今后要学以致用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现在我们知道的只有两个底角相等,要求证两条线(即三角形的腰)相等,怎样来证明呢?学生在观望中思考问题,似乎没有路径,思维遇到了屏障。教师相机提出来
问题4:要证明两条线相等,常用的方法是什么?(生答:三角形全等)学生似乎带有疑虑,但也看到了希望,思维反弹又活跃起来。教师顺势引导出
问题5:图上只是一个三角形,谁有办法把它变成两个三角形呢?(生:添一条辅助线)思维活动豁然开朗,问题在探究中获解。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于以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的态度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放弃那种支配、控制、专断的教学形式,采用激励、对话、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尊重、平等民主的关系;在积极互动中寻求共识,实现视界的融合。
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研究几何问题,把学法指导有机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互动、交流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断命题“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次,在证命题时,要引导学生对四个命题进行研判。尽管四个命题都可以运用定义去证明,但教材编排的顺序仍然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和体会生活中曲线的道理。再者是在辅助线的引入上,应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辅助线的产生过程上。使学生不仅要知道添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添。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间内在的联系理解,还可以减缓学生在添辅助线问题上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学好几何。最后是要在研究定理证明之后,必须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消化理解并整理这些知识和研究其解决方法,使学生把新知识与方法一同建构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通过探究、巩固和练习过程,再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尽管可能各人的收获、体验不完全相同,但是通过讨论、交流、互动,让智慧受到启迪,让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四、加强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与交际的工具,是良好思维活动领域里的一部分。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发展,有助于学生自信心与良好气质的形成,对促进各种交往活动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学生对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欠缺,会对学好数学知识起到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腾飞《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论文作者:赵洪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互动论文; 思维论文; 能力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