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形势和云层的变化--朝鲜半岛问题的问答_朝鲜经济论文

展望形势和云层的变化--朝鲜半岛问题的问答_朝鲜经济论文

风云变幻冷瞻望——关于朝鲜半岛诸问题答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鲜半岛论文,风云变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请问金正日就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之后朝鲜的对内、对外政策有什么样的变化?如果真有变化,其背景是什么?

金正日于1997年10月8 日就任总书记后曾发表政策声明说:“不论我们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开创和领导的革命道路有多么漫长和艰难,我们都必须像他那样坚定不移地坚持这条道路。”近来,朝鲜的对外对内政策还是有些变化。除了1991年开放的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外,朝鲜政府又宣布在元山和南浦建立两个保税加工贸易区,并开放海州、新浦等沿海城市,向所有国家发出邀请,欢迎到那里投资。朝鲜对外经济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文成于1997年10月15日到香港访问时曾经称赞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还表示欢迎所有国家到罗津、先锋这两个带有中国经济特区色彩的地区投资。同时,朝鲜近年来还与美国、日本为关系正常化进行过多次会谈。从1996年底开始进行一些农业改革,同意全国3000个合作农场的收成在上交给国家的最低数量产品后,农民可以自由出售超标部分。如果这些不是一时解救经济困难的应急措施,而是标志着开始转向采取改革开放的方针,并且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向前迈进,那么朝鲜的经济状况就有可能逐步好转。

2.前段时间韩国的经济危机已到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援助的地步。请问这种情况将对韩、美、日对朝鲜的政策(履行日内瓦协议、支援粮食、诱导经济开发等)能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韩国受前一段时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波的影响,从1997年8 月起也爆发了金融危机。韩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P)申请援助后, 经过谈判于12月3日达成协议,取得550亿美元的巨额贷款,促使危机大为缓解。但是这次危机对韩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样不免会使韩、美、日对朝鲜的政策产生不利影响。韩国将更多依赖美、日的援助,也就更靠近美、日,在履行日内瓦协议方面将更加与美国站在一边,对朝鲜的粮食支援与诱导经济开发,也会受到更多制约。但愿韩国能够想方设法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加强合作,这将有助于韩国经济尽快复苏。即便自身处境维艰,也要勒紧腰带,尽力多帮助北方度过难关。因为南北的紧张关系转向缓和与北方的稳定,对于韩国本身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利的。如果南北关系依然紧张,北方内部发生大震荡,必然会波及南方。中国古书《太平广记》上有一句名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此话十分深刻!

3.通过就朝鲜半岛问题的四方会谈首先能实现缓和紧张状态的措施有哪些?

朝、韩、中、美四方会谈在纽约于1997年8月、9月、11月举行三次预备性会议,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终于一致同意于12月9—10 日在日内瓦正式召开。在这两天的会议上,各方本着求同存异、增进共识的精神,在友好、坦诚、合作的气氛中经过充分协商,终于成功地启动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谈判机制。四方确定了两条原则:凡各方关切的问题都可以提出讨论,各方都持灵活态度。这样将对今后谈判进程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能够实现南北缓和紧张状态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措施应该是签署一项保障朝鲜半岛永久和平的条约,以取代1953年的停战协定,结束南北双方40多年来的不战不和紧张状态,为南北双方进入和平谈判统一问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这首次会谈因朝鲜要求首先撤走驻韩3.7 万美军而未能达成协议,但是朝方代表在会上表示准备在和谈框架内与韩国进行双边对话,这是令人高兴的良好姿态。看来四方会议要达成签署保障朝鲜半岛永久和平的条约,还是任重而道远。1998年3 月间日内瓦的第二次四方会谈虽然未有实质性的新进展,但是将来还是可能达成某些协议的。

4.朝鲜认为克服其目前的经济困境的必要条件是美国解除对它的经济制裁。请问美国缓和经济制裁的展望如何?

朝鲜要克服目前的经济困境,主要会从调整自己的对内对外政策着手,而不会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解除其经济制裁上。近年来美朝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和互设联络处进行多次谈判,没有多少进展。看来美国近期不会停止其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如果朝鲜能够满足美国的某些要求,美国有可能稍为缓和经济制裁。关键还在于朝鲜自己明智地进行政策调整。在这方面古巴已经先走了一步,作出了榜样。美国近30多年来一直对古巴实行经济封锁与制裁,但是并未能压垮古巴。古巴长期依靠苏联的援助,1991年苏联瓦解后古巴处境极其困难。1992年是勉强支撑的一年,从1993年起,古巴决定不再依靠外援,而以调整政策、改革开放求生存。主要措施有:改革农业,把原来大批国营农场变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完成向国家交售任务后的多余农副产品可以进入自由市场,多劳多得,鼓励个人经营;城市允许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发展;允许居民拥有和流通几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放宽外汇条例,汇率自由浮动;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已建立3个自由贸易区(计划建立5个);大力对外开放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等等。近几年来古巴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有所好转。《诗经》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值得借鉴。

5.冷战体制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事实上的唯一的超级大国,并掌握着世界秩序的主导权,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很多。另一方面统一的欧洲、日本和中国正在成为新的一“极”。请问21世纪初重组世界秩序的展望如何?重组的结果对朝鲜半岛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已从美苏两极争霸转向多极并立。美国虽然是事实上的唯一超级大国,但是已难于单独掌握世界秩序主导权。它的霸权主义到处碰壁,遭到中国、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和第三世界众多国家的反对。中国、欧盟、日本都已成为新的一极,俄罗斯虽然失去昔日霸气,仍然是世界一极。对东北亚和朝鲜半岛影响最大的是中、俄、美、日四大国、四个极。其中既有双边关系(如中俄、中美、中日、俄日、美日、俄美),又有三角关系(如中美日、中俄美、中俄日、美日俄),彼此既互相协调,又互相制约。最近这四大国领导人频频互访,中俄结成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美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日要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面向未来,实现世代友好。总之,诸大国都立足于求同存异,避免对抗,加强对话,增进了解,互利互惠,共创未来。这样,21世纪初将重组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较为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这既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又有利于朝鲜半岛的缓和与稳定。由于四极互相制衡,所以周边大国不会对朝鲜半岛构成威胁。

6.有些人认为被称为“文人政权”的金泳三政权时期的朝鲜半岛南北关系,比过去军事政权时期反而退步了。请问其原因是什么?1998年2月出台的韩国新政权如何设置对朝鲜政策的方向?

从某些方面来看,金泳三时期的南北关系的确比之过去反而后退了。自1953年停战协定签订后, 南北虽然长期处于不战不和状态, 但是在1980、1984、1985、1989、1991、1992年双方曾经 6次举行高级会谈,尤其是1991年总理级会谈后签署了《关于北南和解、互不侵犯与合作交流协议书》,1992年双方又达成关于基本关系和朝鲜半岛无核区的三项协议。曾经毕业于汉城大学哲学系的金泳三是韩国第一位文人出身的总统,他于1993年 2月就任第14届总统后虽然表示要致力于改善南北关系,并且很快开始南北会谈,但是进展不大,屡现波折。这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南北双方在1993年6月首次发展以货易货贸易,1994年3月首次开通釜山——清津直航线。可是,1993年因朝鲜核危机而使南北关系紧张,3 月,朝鲜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并且针对美韩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宣布全国处于“准战时状态”。到1994年3月,南北双方会谈破裂, 随后朝鲜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核检查,又经美国前总统卡特从中调停,核危机才得到缓解。金泳三也同意为北方建设轻水核反应堆发挥重要作用,还谈妥准备召开金泳三与金日成参加的南北首脑会议。不幸的是,金日成于1994年7月8日猝然逝世。金泳三政府不仅未给朝鲜政府发出慰问电,反而禁止为金日成举行吊唁活动,并在三八线上增设武装部队等,引起朝鲜政府的强烈不满,从而南北关系又趋恶化。到1996年4 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韩时与金泳三共同倡议召开朝、韩、中、美四方会议,于是南北关系再现转机。从目前迹象来看,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在金大中新政权就任后的短时期内获得根本性改善的可能性不大,但出于现实需要,南北的紧张局面将会逐步有所改变。我们希望新政权能够吸取历史经验,推进四方会议达到目标,促进南北关系缓和,加强南北交流与合作,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最终实现民族统一。

7.朝鲜半岛统一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在半岛内部呢,还是在半岛外部呢?您认为朝鲜半岛实现统一的合适时机是什么时候?

朝鲜半岛统一的最大障碍在半岛内部南北双方,而不在半岛外部。南北双方领导人长期存在敌对情绪,互相猜疑。在统一问题上都要以自己为主导,南方担心北方会推行“赤化南方战略”,北方认为南方还在搞“胜共统一”。南北双方应该都有世界眼光。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正日益全球化、区域化,21世纪将是东亚腾飞世界的新世纪,南北早日统一将加速东北亚的繁荣。南北双方应该从目前“两国两制”的实际出发,通过平等、友好、自主的和平协商,以民族大义、统一大局为重,互谅互让,采取分阶段渐进式统一。那么在本世纪末的1999年将可能进行双方高层会谈,下世纪初再实现统一。中国大思想家、大文豪鲁迅在1933年写的《题三义塔》律诗中有这样的佳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但愿南北双方领导人能够谈化过去,把握现在,珍惜未来。只有民族的统一才有利于充分发挥民族的潜力,加速提高民族的综合国力与竞争力,为东亚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多做贡献。

8.韩国经济的不稳定对中国也不会带来好处。立足于这种见解,中国和韩国之间行之有效的经济合作方向是什么?

中国有一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如果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话,中韩则是“半衣带水”的邻邦,理应加强互助合作。许多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金融危机不会妨碍国际经济合作,反而会因祸得福,便于及时调整对策,从加强国际合作中得到补偿。中韩建交5年多来, 两国经济合作起步虽晚,但是步子大、领域广、速度快、项目多、摩擦少。今后行之有效的经济合作方向大致有如下六个。第一,扩大贸易:近几年两国贸易额年均增长近30%,今后需要而且可能继续增长。中国需要从韩国进口更多商品。但是连年中方贸易逆差大,韩国已是中国第二大贸易逆差来源。为此希望韩国不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以利于中国商品更多进入韩国市场,这样从长远来看对两国都有利。第二,增加投资:到1997年6月底,中国共批准韩商来华投资8000多项, 协议韩资金额近200亿美元,可是实际使用才46亿多美元。今后中国要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法制规范,减少行政干预,简化繁琐手续,加强宣传介绍,以利于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技术档次,拓展投资领域与区域,使韩国对华投资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多样化的新阶段。第三,实现资金合作:韩国政府自1993年起向中国提供经济发展协力基金(EDCF)贷款4 批,已陆续投入,有的已建成投产。未实施项目希望韩方派团评估,跨年度项目希望继续提供资金,尽量少受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第四,加强劳务合作:派到韩国的企业研修生和远洋渔工都可陆续增加。第五,加强产业合作:韩国在汽车、高清晰度彩电、程控电子交换机等领域都可更多地帮助中国。第六,加强邻近地区合作。宋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韩国可更多参与鲁、冀、辽、吉地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图们江国际性工程。总之,展望21世纪,中韩应该发展成为亲密的睦邻互信协作伙伴。

标签:;  ;  ;  ;  

展望形势和云层的变化--朝鲜半岛问题的问答_朝鲜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