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张天法

探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张天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度上升,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也倍受关注。由于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企业也加强了对建筑工程安全的管理和监督。本文主要探究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述,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管理也应该越来越重视。但是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还是频繁的出现,使得建筑施工中人人自危,建筑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在人员出现严重伤亡后,影响企业的口碑,造成十分不良的社会影响,建筑的安全问题绝对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在关注经济利益的同时,导入合理化、科学化的安全方案,针对性的化解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维护施工的稳定性。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工程建设政府主管部门、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人员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的活动。我国工程安全管理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政府监察、群众监督的管理机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工程安全管理是依照现有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充分使用现有的资源,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人员、设备、材料和危险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消除因管理缺陷造成的安全问题,从而保证人员、设备及环境的安全。安全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的动态综合管理。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

当前的建筑市场秩序总体来说是比较复杂的,这主要是因为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往往由多个分包商来完成,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严重的工程转包问题。而且,目前针对我国的建筑施工特点并没有相应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导致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没有发挥它的效应,比如当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出现安全事故时,很难确定事故责任,因为实施建筑工程的主体一般是经过层层转包的,它们一般没有相应的建筑资质,而要追究建筑总包,却又因为它们不是具体的实施者,不能对它们进行严厉的惩罚。

2、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大问题,由于建筑工程现场作业人员来源较广,有许多作业人员都是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过来的农民工,而这些作业人员又没进行过高等的教育,更没有经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因而增大了违规操作的可能。再加上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没有对这些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更没有给这些作业人员配备齐全的劳动防护装备,还无故延长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等,致使作业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劳动强度过大而发生安全事故。

3、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

政府在整个的市场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工作,但是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很好的体现。首先,我国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所谓监管,只不过是走走过场,有些工作人员甚至连最基本的监管规定和流程都搞不清楚,更不用提监管的质量;其次,我国的监管机制已经落后,不能够适应房地产市场的新变化、新要求。比如,质量监管部门与招投标管理中心没有建立很好的衔接机制,导致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反馈,造成严重的安全管理漏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1、完善建筑市场安全管理体系

为解决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不够被重视的问题,建筑单位应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科学建立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监理部门根据工程管理制度标准,严格进行检查,对出现问题的人或事必须及时纠正,制定安全事故紧急预案,将事故的发生率及损失降到最低。如发现施工人员不带安全帽上工时,管理部门必须及时加以制止。除此之外,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分享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手段的先进性与人性化,以保证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管理是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职责,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是施工单位必须强制性执行的活动。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于这项内容的认知水平,从而确保安全管理策略的执行力度。若发现安全管理经费不足、安全生产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应予以行政处罚。同时,监理人员应对工程材料和工艺技术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通过检查才能开工,施工途中还要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施工方要认真整改,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完善建筑市场安全管理体系,将团队的管理效率以及质量进行提高。

2、加强企业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保障体系是建筑安全管理的灵魂,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建筑施工安全的方针,应进一步重视企业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注重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机构监督工作的保障体系,力求安全生产组织到位,教育措施到位,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是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使他们自觉地提高施工的执行标准和操作规程。此外,施工企业应充分对外来务工人员利用教学资源好的学校,改变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让农民工建立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应鼓励技术人员通过参加技术水平培训来提高职业技能。同时要规范劳动合同行为,避免农民工合同缺失现象。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每年都要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和质量必须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安全教育要注重实效,不要只是形式工作,要认真落实。

3、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

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部门加快培养一批优秀的监管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监管水平;第二,政府部门应该针对市场的新要求进行监管机制改革,明确职能,分级管理,提升监管质量;第三,监管部门应该实现监管系统的信息化,实现与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提升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就是指在施工活动进行中,施工单位和工程项目部门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的有效控制,清除施工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保障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建筑施工项目效益的最大化。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建筑工程管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所以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优化管理理念,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定期安排安全技术讲座,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继而推进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绍邦.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7):128-129.

[2]李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探讨[J].居舍,2018(30):129.

[3]宋建平.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6).

论文作者:张天法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探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张天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