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论文_朱喜华

娄底市骨伤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患,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抗凝治疗,观察组增加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比两组各项指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前1d以及术后7d时的FIB、D-Dime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互补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够帮助患者减轻肢体不适,促进存在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

【关键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老年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发生率较高的骨折类型,此类患者年龄大、体质差,加之伤情、手术、制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有较高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1]。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近年来参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有定位用药并充分发挥药物效用的优势,获得了广泛认可。本文分析了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患做为研究对象,均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按照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48例患者。两组临床资料:观察组中有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9.3±4.5)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9.8±4.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经排查手术禁忌,均接受择期手术治疗。围手术期,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予以对照组那屈肝素钙治疗,治疗方法:低分子肝素纳,皮下注射,每次用药剂量5000U,于入院开始治疗后用药,在术前12h停止应用,同时在术后12h继续用药,用药持续至术后1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选用传统方组桃红四物汤,方组:熟地黄15g、川芎10g、白芍10g、桃仁10g、红换6g、当归6g。疗法:上述药物配伍后由中药房制作为150mL的水煎剂,每次用药1剂,确保临配临用,治疗时将合适大小的纱布制作为中药贴片,贴敷于患肢大腿后内外侧以及腓肠肌局部,将定向透药仪的电极放置在纱布上,妥善固定热疗袋,在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调节仪器参数,进行20min的治疗,每天治疗两次。治疗持续至术后1周。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开始时、术前1d、术后7d帮助患者进行FIB、D-Dimer水平检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凝血相关指标

两组患者的FIB、D-Dimer水平在治疗开始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前1d以及术后7d时的FIB、D-Dime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互补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凝血相关指标

2.2对比两组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经影像学辅助检查,术前1d观察组存在2例患者发生血流减慢状况,术后7d时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17%(2/48);对照组术前1d存在6例患者发生血流减慢状况,术后7d时10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83%(10/48);观察组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互补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髋部骨折发生后,外科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式多具有一定创伤性,会造成患者的局部血管损伤、血运不畅,加上患者术后常需要长时间卧床,活动受限,常发生并发症[2]。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体质虚弱,加上伤情影响,制动时间更长,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如感染、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此类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对恢复效率造成不良详细,甚至是导致此类患者死亡重要的因素[3]。有报道指出,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在40%以上,主要指在深静脉腔中发生异常的血液凝结,对静脉管腔造成堵塞,适当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患者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治疗难度大增。因此,针对此类患者,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关键[4]。

目前临床传统采用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手段主要是机械性压缩与药物抗凝,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常因此产生不适反应。比如用药可能导致血小板下降或出血,机械性预防可能损伤局部软组织等。

我国中医诊治深静脉血栓有悠久的历史,有医学史料如“备急千金药方”、“黄帝内经”等均有过此方面记载。中医将此症列入“股肿”,“筋瘤”范畴,主要在于伤后加之手术损伤营气,使得气机受阻造成瘀血阻络,治疗方面基本原则是活血化瘀、清热利湿[5]。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是新兴的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的产物,有药疗和电疗双重效果,治疗时通过中频电流形成电子,将中药有效成分以离子形式由皮肤透向体内,从而起到促进局部血供改善,加快炎性表现吸收的效果。本文选用的方组是桃红四物汤,方内其中白芍能养血敛阴;桃仁、红花能达活血、祛瘀、通经络之功效;当归可止痛、补血、活血血;川芎可止痛、祛风止痛、行气、活血;熟地黄能滋阴、养血、益髓、补精。结果提示:观察组在术前1d以及术后7d时的FIB、D-Dime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互补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充分证明了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的优势,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围手术期纤维蛋白原、D-II 聚体水平,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上所述,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够帮助患者减轻肢体不适,促进存在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

参考文献:

[1]余兆仲,吴连堤,万小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防止股骨粗隆间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6,47(9):67-69.

[2]应海丽,江崇凤,张丽艳.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7,18(8):88-89.

[3]张园园,陈晓青.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9):1603-1605.

[4]何花,唐莲宏,熊卿.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局部推拿护理对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评估[J].中医药导报,2016,22(7):117-119.

[5]张园园,陈晓青.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9):1603-1605.

论文作者:朱喜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论文_朱喜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