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自然的矛盾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发展论文,矛盾论文,自然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运动过程,它的发展是由自己内部的矛盾所推动的。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诸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决定作用,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从社会系统本身来讲的。而当我们把生产力作为一个事物、一个系统考察时,生产力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那么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什么是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就此问题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人和自然的矛盾是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的运动是“自己运动”,变化是“自我变化”,发展是“自生发展”。那么,事物为什么能够“自己运动”、“自我变化”和“自生发展”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正是事物内部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即是事物,而事物总是作为系统、作为过程而存在的。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互相联结,即矛盾的同一性,使系统的秩序、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性。在事物、系统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相对稳定性对于促进事物、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互相排斥的斗争性,在维持新的统一体,使它保持相对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当旧统一体成为发展的障碍时,矛盾的斗争性在破坏系统的秩序、结构,使旧事物、旧系统转化为新事物、新系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内部的两个对立面具有转化的可能性;矛盾的斗争性创造出事物转化所必要的条件,使这种转化成为现实。不论量的变化还是质的变化,都是由事物矛盾斗争的状况决定的。没有斗争,事物便是僵死的。然而,斗争总是在一定的统一体当中进行的。
在人类认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我国古代的《易经》把阴、阳二气的“交感”(即相互作用)看作万物滋生发展的根源。我国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天地变化,二端而已”,“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黑格尔则更明确地指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源泉。”他最爱说的一句名言是:“矛盾引导前进”。唯物辩证法概括和吸收了人类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科学地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指明了事物发展的实在内容就是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
(二)生产力系统的内部矛盾是人生存、发展的需求与自然界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即人和自然的矛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每一个事物则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在生产力这个复杂系统中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回答是肯定的:人生存发展的需求同自然界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根据如下:
首先,从生产力的本质来看,生产力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这种矛盾关系。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有衣、食、住等物质生活资料,为了获取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解决的是人同自然的矛盾,即人的生存、发展的需求同自然界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矛盾。因为,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要求自然界提供越来越多的、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但自然界并不会把这些物质生活资料主动地奉献出来,从而产生了人和自然界的矛盾,这个矛盾只有通过人们的生产实践来解决。
其次,从生产力系统本身的内容来看,内在包含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及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劳动资料也叫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它包括生产工具、土地、生产建筑物、道路、运河,以及充当劳动对象容器的物质等。现代化生产中的劳动资料,还包括动力系统、能源系统、运输系统、自控系统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信息传递系统等。总之,除去劳动对象外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资料都属于劳动资料的范畴。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是人体自然器官的延长,是用来对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加工的最重要手段。劳动对象,它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劳动资料进行加工改造的一切物质对象,它也是生产力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劳动对象,生产便无法进行。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入生产过程的那部分自然界,即未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物,如天然水域中的鱼类,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地下矿藏等;另一类是经过人工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如种子、钢材、棉纱、人工合成材料等,劳动者是进入生产过程、掌握一定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它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
从生产力系统中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看到,劳动者属于人的因素,劳动对象属于自然因素,人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要从自然界中去索取,也就是要通过人们利用劳动工具等劳动资料去作用和改变劳动对象而获得。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首要的生产力。劳动者是生产活动中的主体,生产工具的制造、操作和改进以及劳动对象的利用和革新,都是通过劳动者实现。没有劳动者参与,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只不过是一堆死物,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此外,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种日益增长的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在生产力系统中,直接表现在劳动者身上,同时又通过劳动者的生产实践活动得到解决。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
再次,从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过程。在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形态之所以比先前的社会形态达到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归根到底是因为在生产中应用了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在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社会的石器--奴隶社会的青铜器--封建社会的铁器--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现代的自动化机器系统,生产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工工具到机器,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是由人和自然的矛盾推动的。因为人对物质资料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而这种日益增长的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又刺激着人们的生产,使人们不断改进生产工具,达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的目的,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就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既相互同一又相互斗争,使双方力量处在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中。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一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双方的地位便会发生相互转化,于是新矛盾代替旧矛盾,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
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中,矛盾的同一性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趋势上。自然界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化出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同时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离不开自然界,要不断地从自然界中索取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
一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不但互相联系,而且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甚至互相否定。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表现在人与自然界又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各自有着自己的矛盾的特殊性,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而自然界又不会主动地贡献出来,这样就产生了人日益增长的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自然界不会主动满足人的这种需求的对立与冲突。
在人和自然的矛盾中,正是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现实事物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互相依存,共居于一个统一体。这一定的条件不存在了,原来的统一体就会破裂,让位于新的统一体,原来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也要为新的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所代替,所以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然而,矛盾双方互相否定、互相分离的倾向总是要贯彻下去的,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和表现形式
唯物辩证法肯定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不否认外部矛盾(外因或条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就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来说,内因和外因都是不可缺少的,这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得出的必然结论。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是标志着客观世界整体性的范畴。联系是指客观世界中一事物和它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统一整体。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并不是互不相干、各自孤立的,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的思想,任何事物和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之中才能存在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马恩选集》第三卷,第60页)普遍联系是物质世界固有的本性。既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部分,事物的自己运动,不等于孤立运动。所以,我们要从两方面,即从一事物的内部以及一事物和它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对于生产力也是如此。当生产力作为一个事物,系统存在于社会之中的时候,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要受到周围事物对它的影响和制约,即受到外部条件对它的影响和制约。在辩证法看来,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也就等于肯定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条件性。在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诸多条件中,生产关系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条件,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它和生产力一起构成了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为,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过程中,面对强大而又恶劣的自然环境,单个人是无法和它抗争的,必须结群而居,共同劳做,才能达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目的。所以,人类社会的生产始终是社会性的生产。在任何条件下,人们的生产活动都不可能各自孤立地进行,而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生产。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关系。任何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其内容,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和表现形式,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它能够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相适合的时候,它就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不适合的时候,它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唯物辩证法又认为,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部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性、基本趋势和方向。外部条件只是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局部地改变事物发展的面貌。作为生产方式的两个矛盾着的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生产关系虽然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但这是第二位的原因,更为重要的第一位原因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规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恩选集》第一卷第108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与生产力相比,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之后,就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的形式。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或迟或早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每一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诞生、发展和灭亡,都依赖于规定它的生产力的起点线、发展线与饱和线。正象马克思所说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恩选集》第一卷第363页)
总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在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形式下完成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存在的形式和外部条件。
三、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是通过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来实现的
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77页)在客观事物的发展中,再重要的外部条件,其作用也只能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外因不能成为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始终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发展趋势,它表现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辩证统一,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状况相应。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状况不相适应时,这种生产关系迟早要为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适合与否的标志,主要看能否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生产资料的效用,能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说明生产关系作为外因归根到底要通过生产力的内部因素起作用。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形式看,每一种新建立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都是通过生产力的内部矛盾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说明人和自然的矛盾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说明不能很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这种生产关系就要被生产力所淘汰。原始社会的原始公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出来的。原始社会的早期和中期,生产关系是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因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金属工具,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制,生产关系变得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它的反作用再也不能通过生产力表现出来,这样原始公有的生产关系就被奴隶制私有生产关系所代替。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劳动者--奴隶。它的出现曾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一个进步。金属工具的使用,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分工,特别是大规模地利用奴隶的简单协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发展了生产力。但是,奴隶制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极其残酷的剥削之上的,它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很有限的。这种日益腐朽的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形式。由于奴隶主对奴隶的摧残,使奴隶对劳动失去任何兴趣,并采取怠工、逃跑、破坏工具、暴动等形式进行反抗,最后终于摧毁了奴隶制的基础,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便代替了奴隶制生产关系。
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劳动者。封建主采取地租等形式,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和产品。由于金属工具的改进,特别是冶炼技术的进步,使农业和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奴隶相比,农民有了一小部分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自己的经济,这就使得农民对生产有着一定程度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封建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的一段时期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推动作用也仍然是很有限的,由于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不断引起广大农民的反抗和斗争。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并最后战胜了封建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过强大的推动作用。机器生产逐步代替了手工劳动,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在工业中实现了一次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两个世纪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经济上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在政治上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对抗,最后发生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占据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使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变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从根本上消除了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也改变了社会生产的目的,生产不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攫取利润的私欲,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能把生产力推向前进。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生产力这个系统中,生产关系虽然是生产力存在的形式和外部条件,但它归根到底要通过生产力的各要素表现出来。这说明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它内部的矛盾性,而不在于它所赖于存在的外部条件,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标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