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用于诊断肾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06月—2018年06月于我院血透科就诊的肾性贫血患者为观察组,共180例,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80例人员为对照组,均开展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BC、Hb、MCV、MCH、MCHC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B组的RBC、Hb、MCV、MCHC和RDW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有助于促进临床诊断和鉴别准确性的显著提高,保证患者能够早日进行对症治疗,致力于贫血状况的改善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诊断与鉴别诊断;肾性贫血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016-02
Clinical effect of blood routine test in diagnosis of renal anemia
Jiang Shaorong.
Sichuan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Danba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Ganzi 62630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blood routine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renal anemia. 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renal anemia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180 healthy persons as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BC,Hb,MCV,MCH,MCHC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and the RBC,Hb,MCV,MCHC and RDW of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0. 05). Conclusion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can carry out early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anemi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Renal anemia
贫血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一旦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不断降低,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为肾性贫血,这是一种受多种疾病因素所造成的贫血,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或血浆中的毒素会对红细胞的生成与代谢造成很大的影响[1],致使患者出现一系列贫血症状,如眼结膜苍白、面色萎黄、唇甲苍白没有光泽等。同时慢性肾功能减退会直接影响到该病的发生,且发病程度取决于减退程度,因该病早期在临床上缺乏典型症状,临床误诊、漏诊的可能性较大,确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致使最佳治疗时机失去,进而不可避免的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鉴别,传统诊断和鉴别方法准确性不高,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局限性比较大[2]。经大量实验发现,在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贫血时,采用血常规检验,有助于促进临床准确率的显著提升,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从而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现选取180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18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就开展血常规检验的价值进行详细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肾性贫血患者进行研究,男109例、女81例;年龄在18到62岁之间,平均年龄(38.7±5.3)岁之间,病程为3个月~4年;贫血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就诊原因为食欲不振和乏力;经血常规检验,病情得以确诊;不存在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同时,选择18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5:4,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9.2±5.1)岁。全部研究人员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同样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同意。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血常规检验,采集血液时采用真空采血法。清晨在空腹状态下取2ml静脉血,添加到EDTAK2(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试管中,进行均匀的摇晃,在检测时借助迈瑞5390检测仪[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人员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即RBC(红细胞)、HGB(血红蛋白)、MCV(红细胞平均比容)、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HTC(红细胞比积)、RDW-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1.4 统计学分析
在软件SPSS19.0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和(x-±s)表示,进行t或者χ2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RBC、HGB、HCT、MCH、MCV、MCHC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RDW-CV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贫血主要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比正常范围低的疾病,因粪尿测定红细胞容量,实际检测多会用Hb水平进行代替,低于正常范围的疾病,在常规检查诊断时多采用血常规检测[4]。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造成该病的发病机制不同,普遍症状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出血性贫血等。根据定义可知,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与数量在单位容积的循环血液中会明显降低,且与全血容量呈正比,极易诱发各种综合症状。任何疾病都会导致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以缺铁性和巨幼儿细胞性为主,这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5-6]。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作为一种遗传性的溶血型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海洋性贫血,与遗传基因缺陷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贫血程度可以分为三类,即轻度、中度、重度等;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与身体铁元素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进而导致红细胞内缺少铁元素,这种贫血受女性月经量过多和营养不均衡等的影响。
但是,肾性贫血是一种肾脏疾病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反应肾脏的具体衰竭情况。现如今,临床上在诊断是时多通过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指数的变化情况,研究证实这有助于对病情和病程进行科学准确的诊断,并且能够预测肾脏疾病的转归。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很好的治疗与控制越来越多的肾脏疾病,由此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极大的提升其生存质量[7]。该病的发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红细胞生成的减少、破坏增多和出血等,具体表现为:(1)红细胞生成减少,主要是促红包生成素较之前相比大大减少、因子因子、缺乏维生素和营养;(2)极大的缩短了红细胞的寿命,多与内分泌激素、尿毒症毒素、脾功g能亢进有关;(3)红细胞丢失增加。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出现肾功能异常的可能性较大且肾脏病史长,贫血作为主要症状,形态上多表现为小细胞性、正细胞性贫血等。
通常情况下贫血患者时正常红细胞蛋白型,严重贫血的血红蛋白会有所下降,至20到30g/L。在肾脏出现损害的情况下,会极大的减少红细胞生成素,再加上衰竭时毒素会影响骨髓,进而能够有效抑制骨髓的生成功能,减少红细胞的生成量,进而诱发肾性贫血。在肾衰竭时,患者的凝血功能会出现一定障碍,诱发患者出现类似于牙龈、胃肠道等出血症状,进而导致贫血症状加重。该病与肾病时间长、肾气衰败和脏腑功能低下有关,因此在临床上的表现非常复杂,治疗时需要按照实际病情进行对症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疑似贫血的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如食欲不振、浑身乏力,医生可以考虑开展血常规检查,如果各项指标降低明显,则可以初步考虑为贫血,然后进一步分析各项指标,对贫血类型进行准确的判定,进而可以保证诊断和鉴别的准确性。
血常规是诊断贫血的常用方法,红细胞指数可以准确反应肾性贫血病情的原因在于肾脏病变发生后,会极大的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进而极大的减少血液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而极易诱发尿毒症疾病;再加上存在于尿液中的毒素对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活性可以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还会损害到红细胞膜,从而极大的降低红细胞的数量[8]。经研究发现,除RDW-CV之外,观察组 患者的其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人员,P<0.05。究其原因,受贫血的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与代谢会出现很大异常,为此在检验贫血和其他血液疾病时,可以开展血常规检验。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贫血类型主要有肾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在临床诊断和鉴别时采用血常规检验的方法,通过对具体检验指标的科学分析,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鉴别的准确性。同时,根据具体检验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可以为每位患者有针对性的完成治疗方案的制定,进而可以帮助患者致力于贫血状况的有效改善,保证患者能够获得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姚文娟,穆启明.血常规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08):1129-1130.
[2]古力加汗?沙都拉,早热古力?司马义.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在血常规中的鉴别诊断[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35(04):128-128.
[3]黄玉佳,蔡许,王金生,等.血清铁调素含量在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08):959-959.
[4]安玉志,王朋,苗文静.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测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5):225-225.
[5]蒋主辉.血常规检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3):1922-1923.
[6]刘雄伟,吴泽,黄衍锋,等.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5):615-616.
[7]王莹,郭栓青,王暖.浅析血液检测法在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效果.当代医药论丛,2016,26(08):53-54.
[8]原旺意,胡彩汀.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7):2554-2555.
论文作者:蒋绍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红细胞论文; 性贫血论文; 患者论文; 血常规论文; 缺铁论文; 肾脏论文; 地中海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