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模式”在肥胖儿童管理中的干预_肥胖的成因论文

“网络管理模式”在肥胖儿童管理中的干预_肥胖的成因论文

用“网状管理模式”干预管理肥胖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状论文,肥胖论文,管理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肥胖儿的干预管理是幼儿园卫生保健重要内容,在“网状管理模式”中,保健人员起着“纲领”作用,全园保教人员、炊事员以及家长、幼儿均处在这个整体的管理网络中。其实质是通过保健医积极有效的宣教,科学地分工与协调,使他们由被动参与变成主动积极地管理,由此形成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管理关系网络,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多方联动,编织肥胖儿管理网络

优秀的保健医不仅需要具备卫生保健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以肥胖儿为管理对象,积极编织、构建肥胖儿管理网络。保健人员牵头、主导,园长支持,保教部门配合,保教人员、炊事员、家长积极联动,实现管理目标、管理行为的高度统一。

首先要完善管理网关键点线的管理职责,形成制度化管理。

■保健人员职责:

随时接受上级卫生部门的检查与指导,督促全园肥胖儿干预工作顺利进行。

每月为肥胖儿、超重儿童测量体重、身高一次,向家长公布结果。

为每一位肥胖儿建立档案,填写专用表格,发放家长问卷。

指导炊事员调整膳食、科学分餐。

对体重控制不理想的幼儿,进行动态分析,评价指导。

定期向肥胖儿家长反馈孩子的干预效果,寻求干预对策,总结经验,更新家长的健康饮食观念和生活方式。

■保教人员职责:

保教人员要了解儿童肥胖的危害,了解和积极执行园内干预方案。

了解本班肥胖儿各方面情况和特点。

负责本班肥胖儿每天的进餐、活动、行为等方面的干预指导。

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了解肥胖儿在家中各方面情况,如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

在各项教育活动及游戏中渗透肥胖儿教育内容。

每月要做好肥胖儿日常饮食、行为、活动等方面记录。

肥胖儿离园时,建议家长带孩子在居住的小区内进行户外活动1个小时,逢节日叮嘱家长在家中保持平时的科学养育做法。

注意不要伤害肥胖儿的自尊心。

■炊事人员职责:

根据幼儿年龄合理分餐。

协助保健人员做好膳食调整。

“网状管理模式”在肥胖儿干预中的运用

1.管理网末端向下延伸——将超重儿童纳入干预对象

我园将肥胖儿管理网的末端向下延伸,将每年体检中发现的超重儿童,也就是那些刚刚有肥胖苗头的小宝宝们管理起来,设立了肥胖儿管理的专案表,加以重点关注,便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2.管理网的范围向外延展,从幼儿园扩展到家庭,强化管理效果

对肥胖儿的干预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仅靠园所做工作是不够的,一定要将管理范围由园所延展到家庭领域,想方设法取得家长的配合,巩固管理效果。

(1)与家长建立一对一的交流,找准幼儿肥胖的原因。每年大体检查出的肥胖儿、超重儿童,保健医要本着尊重幼儿隐私的原则,与幼儿家长约谈,进行一对一对的交流。站在为幼儿健康着想的角度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家人饮食观念,找准肥胖形成的原因。

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热能和营养摄入过度。孩子饮食习惯大多与家庭喂养方式有关,家庭不能提供平衡膳食,出现“三高一低”的特点(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膳食纤维)。另一方面运动不足。这里所说的运动,不仅指体育锻炼,更指孩子的“手不勤”。许多家长为孩子包揽一切,不让孩子扫地、抹桌子,不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只吃不动,能量消耗少,就会产生营养和能量过剩。第三是心理行为因素。这一点往往被大家所忽视。肥胖儿童在进食心理方面有不正常的表现,他们常常在非饥饿状态下进食。例如,有的孩子看见食物就想吃,有的孩子喜欢边看电视边吃,有的孩子在情绪不好时通过吃来调节情绪,还有的在临睡前一定要吃东西才能入睡。这些进食行为不是出于机体的营养需要,而是一种习惯,是由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所造成,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过度进食而缺乏运动,从而产生肥胖。

从以上三个导致幼儿肥胖的原因不难看出,孩子的肥胖与成人的教养方式、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关,要想这些胖孩子早日回归正常,不能仅仅在孩子身上下功夫,而是要找准源头,取得家长、教师的配合。

(2)发挥专业优势,为胖孩子量身订制一套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家庭膳食结构不合理的,要从更新家长的膳食观念,为幼儿调配平衡、营养的膳食入手;因为运动量过少而导致的肥胖,就要着力从运动疗法入手,制定一套家庭健身方案。

进餐行为矫治(针对吃饭速度过快的孩子):

调整进餐顺序和速度。正确的进餐顺序是:汤—菜—肉—主食。进餐时间要多于30分钟/餐,少盛多添,每口嚼10下以上再吞咽。

①调整和控制饮食(针对膳食结构不合理的孩子):

调整肥胖儿的饮食结构。多给孩子吃“绿灯食品”,适量吃“黄灯食品”,少吃“红灯食品”。

“绿灯食品”:

西红柿、芸豆、黄瓜、胡萝卜、大蒜、白菜、油菜、香菇、青椒、苹果、梨、桔子、菜花、韭菜、芹菜、苦瓜、薏米等食品。

“黄灯食品”:

米饭、馒头、面条、鸡蛋、豆腐、瘦肉、面包、奶制品等。

“红灯食品”:

洋快餐、干果类、甜饮料、果酱、奶油蛋糕、冰激凌、烤鸡、巧克力、肥肉等。

②把食物,特别是零食放在孩子不容易看到的地方,减少视觉刺激。

③保证每日摄入4~6杯水,清理脂肪,输送营养。

生活行为矫治(针对存在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孩子):

①摸清肥胖儿存在的难以克服的主要高危行为加以矫正。如,边吃饭边玩游戏、吃完饭后立即静卧静坐、爱吃零食、爱喝饮料、出门以车代步等。

②孩子进餐速度过快,食量会逐渐增加,要求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以减少食入量。当宝宝在生气、不愉快时,不要养成以食欲满足来解脱情绪的习惯,应找一些有趣的事情转移不良情绪。

③纠正孩子经常吃甜点、糖块、干果、奶油类食品等高热量零食的习惯,特别是晚餐后不要再吃零食。

④改变餐后立即睡觉的习惯。

运动治疗(适量地增加运动,多参加有氧运动。针对运动量明显不足的孩子):

①运动既能消耗掉多余的热能,又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运动时必须身体移位,消耗大量氧气,如骑小车、跑步、跳绳、爬楼梯、游泳等。

②运动项目的选择及强度大小要合适,要注意幼儿的疲劳承受程度,不是所有的运动都合适,运动量过大,反而会增强食欲。心率应达到每分钟140次,每次运动10~30分钟,一周至少锻炼4次。

在园内编织干预网络,促教合一,夯实幼儿健康饮食观念

我园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从做好各类人群营养知识培训、保健理念的宣教入手,按照“有效培训——适时指导——及时跟进”三步骤在教师、保育员、炊事员等层面逐一展开行动,其目的是让保教人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肥胖儿科学、有效的干预。

学期初,保健部门从关注教师亚健康状态,提升教师健康指数入手,对全体保教人员进行了生动的营养学知识、养生知识及幼儿生理学培训,更新保教人员的健康观念及营养认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关注,进而从主动地调整家庭的膳食结构到主动地关注幼儿的膳食,主动地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各个环节对肥胖儿童进行干预。如今,保教人员能够运用他们所学,生动地向孩子们介绍每道菜的营养价值以及对孩子身体的好处,让挑食的孩子开始尝试接受各种食物,那些原来只对肉类情有独钟的胖孩子们开始接受各种蔬菜。

为了验证健康宣教的效果,在每年一次的庆中秋自助餐上,我们将往年由保健医制定自助餐菜单的形式改为让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讨论、制定自助餐的菜单、自助餐规则、取餐礼仪。师生共同制定的菜单不仅营养平衡,有肉类、有奶制品、有豆制品、有绿橙色蔬菜、还有新鲜水果,师生们甚至考虑到了烹饪方法:减少了油炸食品的种类,增加了蒸、酱、凉拌等做法。在冷餐会上,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每次取适量食物,更学会了平衡膳食搭配,健康饮食观念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家长们开心极了。

事实证明,网状管理模式在肥胖儿的干预、管理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胖孩子减肥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这些孩子们从小对食物的选择有正确的认识,进而逐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这将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奠定基础。

标签:;  ;  ;  

“网络管理模式”在肥胖儿童管理中的干预_肥胖的成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