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电力供电作为国家基础供电设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供电网络的线损管理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一大指标,也是为供电企业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降低线损,重视线损管理对供电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总之,做好线损管理,能够对后续的电网发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电网能量消耗计算的准确性,让电网能量消耗计算更加有效,帮助电力企业提高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强大作用。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线损;应用
电力行业通常将线损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其中所谓的技术线损是指在电力的传输中所产生的电能的损耗,管理线损是指再电能的传输中因为计量、抄表等带来的误差,从而导致电能出现损耗。传统的电能计量表已不能满足电力建设和社会的要求,因此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实现对电能精确的统计、分析,从而更方便的为相关部门提供更为有利的数据,找出其中异常的原因。
1、电能计量自动化降低线损四分法的特点
为了方便电力企业以及相关的部门对线损的管理,提出了线损四分法,即在所管辖的电网区域内,将电网线损运用分压、分线、分区以及分台区四个管理模式进行。下面对四种分法详细的介绍:
1.1线损分压管理方法
线损分压法是在线路的管辖范围内,按照电压等级的不同,分别对其线路中的线损进行计量,然后统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考核。这种管理模式,其实就是电力系统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对本辖区的电网线损进行统计,然后按电压级别的不同,分别对线路中线损分析,最后利用专业的方式进行考核,其实就是电力部门对本辖区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电网线损进行了解的过程。
1.2线损分线管理方法
分线管理就是电力企业以及相关的部门,对所管辖区域内的电网中各个电压主设备电能损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考核。对于电网电压主设备的各个元件电能耗损及时地统计并详细地分析,电压主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线路等。进行分线管理法中需要进行考核的电网设备包括主变变损、送电线路以及10kV馈线。
1.3线损分区管理方法
所谓的分区管理方法其实是有关的电力部门,对所管辖范围内的线路,以地方行政为基准单位,将其进行合理的划分。然后再进行每一个划分区域的供电电网线损进行统计以及详细地分析,分别进行考核。分区考核线损率也被叫做综合线损率。
1.4线损分台区管理方法
顾名思义,分台区管理就是对有关电力设备的变电器以及其他共用电力设备按照一定的区域进行划分,然后由所在辖区中的部门进行管理。对于公用配电变压器电能的损耗,有关电业部门首先应该对其进行准确的统计,然后对其相关统计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实施考核。
2、计量自动化系统的阐述
2.1电能计量遥测系统
电能计量遥测系统是个综合性平台,数据通道、终端及基站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系统在电量计数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所以,它会在存储、网络和数据库方面有着较好的表现。在这个系统的工作中,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能够有效地实现在电能计量过程中的信息化控制,从而给公司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撑。
2.2负荷管理系统
负荷管理系统是整个计量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系统能够通过计算将整个电网的负荷和显示实际用户使用电量相结合来实现与以往技术的区别,这有利于对整个电网负荷的更加科学和数字化管理,而网络通信自动化来实现在电费计量中的主要数据进行处理是重中之重,以上能够有效地提高检测结果的正确率以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集中抄表系统
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能够极高地提升整个电网的工作效率。低压集中抄表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在抄表时保证数据的精准度,而且系统集成的程序能够精准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以此来精确计算线损。
2.4检配变检测计量系统
配变检测系统是电网在传输电能和总控制中心之间的传输纽带,它能够在任意时间、任何节点精确的检测电网数据。当传输线路在出现问题时,配变系统能够根据两点之间任意一点对电网的检测精准找到问题所在、解决问题。以此用户用电的体验也会大大加强,在对电能的节省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3、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3.1建立线损模型
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到线损管理当中,辅助建立线损模型。使用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能够高效地分析变电所,各个计量点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形成线损模型。当监控到线损过高的测量点,系统会进行相应调整。将线损模型应用到调整过程中,保障计算过程的准确性,任何单位都应该创设线损模型,并且注重模型的通用性。
3.2线损计算
通过对线损模型的剖析,结合计量点的用电情况,计算出相关的线损慨率,最终可以得出线损的基本计算数据对于计量自动化系统而言,要实现线损的统计功能,必须满足三个关键的要求,即数据的完整性、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统计周期的灵活性其中,模型的准确性最为关键,同时也最难达到,不仅涉及了技术方面的要求,更涉及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配网CIS系统、SCADA系统等多方面的资源,需要电力企业各部门的支持和协调。
3.3形成线损报表
将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到电网传输的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线损数据的统计在整个电网中十分重要,及时获取线损数据来判断电偶的故障及异常就变得尤其重要。传统的线损报表需要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到电网的不同测量点进行统计,而且只能记录瞬时的数据,而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生成的线损报表怎能够对线损的记录精确到每天、每月。这种技能节省了大量人力与时间,而且能够给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精确与及时的线损数据,若在电网传输过程中发生类似于偷电、地电路故障等问题,该系统也能及时反馈。
3.4监测系统的应用
由于电网在实际的应用中,考虑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若想要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对整个电网有高效率的检测系统。多维性是整个电网传输数据的重要特点,在任意时间内对任一节点的电压与电流信息、功率、电表的示数等进行及时的监测和统计,而且利用该系统集成的电子通信技术,对收到的参数进行像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反馈,然后有技术人员分析具体原因来处理发生的故障。在人员处理的过程中,系统通过营销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来对技术人员提供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减少损耗,提高工作精度。
3.5采用自动统计系统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线损进行自动统计。工作人员利用自动统计系统,可以在各种条件下统计线损,设置不同的电压,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周期,开展线损自动统计工作。供电系统的线路较长,节点众多,采用人力统计得到的效果误差大,投入大,效率低。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到线损统计中能够减轻人力工作量,并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结语
在我国电力系统管理中,线损管理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近几年,随着线损管理广泛应用计量自动化之后,可以对不同地点、不同种类的线路线损进行计量和统计,然后又可以根据计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另外,利用计量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对低压线路以及低压配变电设备进行线损的计量、统计以及分析工作。这样就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对线损的计量、统计分析以及考核工作,极大程度上较少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计量准确度。
参考文献:
[1]邹莉.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及意义[J].科技视界,2013,30(18).
[2]李晖.试论如何减小电能计量线损率波动[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15(10).
[3]黄雄伟.应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减少线损率波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04).
论文作者:张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线损论文; 电能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电压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