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探讨论文_王燕林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探讨论文_王燕林

南通明日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中心环节,对于结构稳定性和建筑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提升抗震意识,控制建筑材料的选择,运用结构软件和设计软件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在提升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同时,做到对结构安全性和建筑安全性的保证,形成确保建筑安全性的建筑结构设计体系,发挥系统性、技术性的优势,真正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提高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策略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相关的设计人员不但要提高安全意识,还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做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尽量避免建筑结构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促进我国建筑结构事业的健康良好发展,最大程度的保障工程以及人民的安全。

1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对抗震设计缺乏重视

许多建筑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都缺乏对于建筑抗震性能的充分考虑,许多其它设计考虑都优于抗震性。随着我国地震灾害的不断频发,国家对于建筑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物在遇到小型地震时破坏率应低于60%,遇到中型地震时建筑可修复率应不低于10%,遇到大型地震时不倒率要高于2%。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建筑都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结构设计中对于建筑抗震性的忽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首先原因。

1.2建筑结构中抗震能力不强

建筑自身抗震性能的缺乏是使得许多建筑物存在安全隐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建筑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对建筑的抗震性的考虑都不够深入,不仅如此,许多项目在施工时施工质量非常成问题,这些都会给建筑的安全性带来极大隐患,也是当下我国许多建筑抗震性能不强的一个原因。

1.3施工过程偷工减料

不少开发商或施工单位出于利益考虑会在建筑的设计及后期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的状况,这是构成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直接构成原因。许多开发商为了减少成本开支,在进行项目的前期设计时对于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会一定程度忽略,只是大体让建筑成型即可。另一方面,许多施工单位在建造项目时为了节省成本开支会偷工减料,会选用那些强度不过关的建筑材料,还会暗中降低建筑物钢筋结构的配率。这种做法都是需要杜绝的,这会给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下留下极大隐患。

1.4建筑结构设计不够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也是构成各种安全事件的一个原因。许多设计师会过分追求项目的美观性及艺术性,对于建筑体的本质,即安全性的考虑则一定程度舍弃,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合理的。任何建筑设计或结构设计的基准都应当是建立在项目的安全稳定有所保障的基础上的,如果设计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后面的工作都是空谈。这也是当下许多建筑稳定性欠佳,经常出现安全事故的一个导致原因。

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策略

2.1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能力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设计,保证建筑在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不会受到影响。由于近些年我国频繁出现豆腐渣工程,使建筑结构的质量逐渐下滑。尤其像我国边境线地带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城市,在建筑结构安全性设施中,要根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地质结构进行相应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抗震规范。一定要遵守我国建筑法对我国建筑行业的规定,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设计人员要提高自身设计水平

设计人员是结构设计的直接执行者,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直接关系着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设计人员就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设计水平。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应在设计理论以及实际设计经验两方面进行不断地提高。设计理论是设计的基本,如果一个设计人员对设计规范一知半解,仅仅通过机械的学习,缺乏系统知识,是难以做出好的设计的。同时设计经验也很重要,比如现在很多小的设计单位,缺乏对高层设计设计的经验,如果刚接触高层建筑以及复杂建筑的设计,必定难以胜任,所以设计人员应在自身水平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

2.3严格遵循建筑规范设计进行

设计设计规范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台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设计人员需遵守的规范条文,是大量理论与经验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降低安全隐患,是设计人员必须遵守的。实际设计中不乏设计人员为了某些设计条件而在规范方面做妥协,这种做法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所以设计人员需认识设计规范的重要性,对建筑过程中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行为及时的解决,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4做好建筑结构的计算设计

良好的建筑结构设计不仅仅要与实际建设施工设计相符,更能做到对建筑结构进行精准的设计分析,用最科学的计算方法设计出最佳的结构承载力。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通过设计计算对各个部分的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加以设计。在建筑结构计算设计的同时,可以预期测算出结构设计所能承受的结构应力以及各种施加值数据对其影响,通过这种简单的预算方式,可以对设计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应力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的质量。

2.5重视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现在有这样的倾向: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重视新建筑的建造而不重视旧建筑的维护。因此,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就必须要重视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分析,进而有效提高建筑结构在规定设计年限的安全性能,促进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2.6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新技术的引入

若想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就必须从根本入手,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开发新式软件。大多数设计单位在设计经验中积累的大量工程经验也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绩,可是在新技术的引入方面成绩甚微。很多设计人员仍忙于现有的设计工作,处于一种重复性劳动。另一方面很多科研机构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很多科研成果是非常有价值的。而设计单位和科研机构两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却很少,导致大量先进技术得不到利用,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以设计单位应加大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是需求两个单位之间的合作共赢,这样不仅能尽可能优化社会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设计单位以及设计人员的长远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如建筑中应用的构件承载力设计的不够精确,就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能够对建筑设计水平造成影响的因素还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内容以及功能。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了严重的威胁。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问题,才能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并提高自身安全设计意识,注重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切实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红星.探索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提升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1)

[2]吴志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建筑安全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2)

[3]彭霞锋.建筑结构设计中对安全性能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6)

[4]刘贞林.浅析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J].四川水泥.2015(04)

论文作者:王燕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探讨论文_王燕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