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地域的相对性衰退与振兴----基于发展社会学视域的思考论文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地域的相对性衰退与振兴
----基于发展社会学视域的思考

姚云云, 东 波, 曹 隽

(东北石油大学 人文科学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摘 要: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分析了乡村地域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我国乡村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乡村空心化、公共服务滞后、教育资源流失、传统文化断裂、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相对性衰退问题。从发展社会学视域探索通过乡村人才保障体系构建、乡村本土文化传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和生态环境整治等举措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途径。

关 键 词: 城市化; 乡村衰退; 乡村振兴; 人口流失; 相对性衰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村发生了巨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不断加速,部分乡村的人口结构失衡;乡村教育资源逐渐流失,乡村文化受到冲击;公共服务因主体不在场而无法下沉;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乡村地域的发展相较于城市出现了相对衰退的态势。党的十九大适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决定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因此,全面系统分析我国乡村地域相对性衰退的表征,提出乡村地域发展振兴之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

高品质的速生桉树产量丰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速生桉在造林过程中施用的基肥适合速生桉生长,且基肥量大,满足速生桉树生长需求。在实际操作中,应将基肥均匀撒入坑内,拌匀,将该坑上方半径70cm以内的全部表土打碎回坑,一般肥量为500g/坑。基肥是确保速生桉树丰产的重要条件,造林技术中对于基肥应进行科学的成分配比,保证速生桉树生长需要与配比高效化。

一、 我国乡村地域相对性衰退的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乡村地域相对性衰退并不是乡村没有发展,而是比较城市的发展来说,乡村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呈现出的一种相对性衰退。乡村衰退也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乡村衰退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驱动的必然结果。新时期,我国乡村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迁,乡村地域发展的社会基础也随之遭遇了新的挑战。

相关专家和学者也关注到了我国乡村地域发生的衰退现象,分析了乡村衰退的表现、原因,并积极提出乡村振兴的策略。早在2007年,学者江涛在考察赣南山区自然村庄的消亡时,从农村社区的变迁视角注意到了我国乡村共同体正在衰落[1]。毕安平提出,随着乡村人口的迁移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乡村出现了以人口骤减、产业衰退、景观退化等为特征的乡村地域系统的退化[2]。蒋天文、李彩云从农村频繁的单向人口流动、生活方式的转变、资源获取的不易、社会关系网络复杂化和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集体行为5个维度全面阐释了乡村的衰退[3]。姜德波、彭程提出,我们不能忽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传统意义上的我国乡村公共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趋向衰败,这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产生了不利影响,乡村社会治理正在变迁且面临新挑战[4]。对于如何应对乡村的衰退和振兴乡村,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田毅鹏认为:地域衰退是一种“逆发展现象”,是以产业衰退、人口流失、生态危机、社会解组等为发端而逐渐蔓延开来的;我们对地域衰退现象不可回避,必须以再生理念寻求治理之道;乡村文化出现衰落迹象,要从文化创新路径来思考如何治理乡村、振兴乡村[5]。张强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是我国乡村从衰落走向振兴的战略选择[6]

从已有研究来看,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国乡村地域发展确实呈现出了衰退的态势,而且“乡村衰退表现愈加明显,且可能出现恶性循环”[7]。相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1990—2011年,中国行政村总数从74.3万个减少到58.9万个,自然村总数从377.3万个减少到266.9万个,21年间自然村消失了110多万个,年均减少5.2万个,见表1[8]

表 1 1990— 2013年我国村落数量 个

随着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不仅仅包括农村的整体布局、村容村貌、生活垃圾排放、环境美化等内容,也包括农村工业企业垃圾、废气废水排放,粮食种植中的农药化肥使用、土地污染,水和森林、矿产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由于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环境治理工具欠缺,环境污染监督缺位,致使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污染问题大量存在。

二、 我国乡村地域相对性衰退的直接表征

1.乡村人口逐年减少,青壮年精英流失严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乡村衰落等问题的及时回应。乡村振兴必须实现乡村在人才、文化、生态及产业等方面的全面振兴。

伴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农村教育资源的严重缺失和不适当的撤村并校,也使得乡村传统文化呈现出衰落的趋势。一方面,大量青壮年人口的流失,使得乡村成为“空心村”。乡村传统的风俗、饮食、节日、仪式等变得冷清且逐渐减少,失去了其传承的主体和土壤;而在城市打工的农村年轻人逐渐适应城市,在城里安家落户,他们与乡村的生活方式逐渐断裂,对农村村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逐渐消磨掉了。另一方面,撤村并校也导致一些乡村中小学校失去了往日的文化元素,寄宿学校也导致了学生与家庭间的亲情断裂、学生与乡土社会的隔离,更加剧了乡村教育和农村的凋敝。“撤村并校带来的亲情的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是更值得反省的问题”[10]。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随着学校的撤并,原来乡村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在很多农村消失,农村越发显得缺乏生气。因为乡村学校不仅是乡村的教育机构,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读书声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的元素,乡村也会因为有学校而变得完整。同时,乡村教师作为农村的教育精英、“知识分子”,在乡村也扮演着无可替代的推崇知识和传播文化的角色,但撤村并校却切割了文化与乡土之间的联系。因此,乡村教育的衰败更加剧了乡村的衰败,而乡村的衰败也成为乡村学校撤并的理由,形成了乡村衰败的恶性循环。[11]

表 2 2014— 2018年我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

数据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编制。

(2) 80、90后乡村精英流失严重。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户籍制度的松绑,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原来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村民开始逐渐走出乡村到城市打工。如果说第一代流动人口是“离土不离乡”,他们只是到城市打工一段时间,赚够了钱,然后回乡生活,他们认为自己的根还在乡村;那么第二代第三代流动人口可以说是“离土又离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虽然没有获得城市市民身份,但是他们也不接受自己的农民身份;他们从不关心乡村的任何事务,他们希望在城市中安家落户成为城市市民,彻底摆脱农村人的身份;他们努力工作,逐渐实现了从农村居民到城市市民的身份转换。他们大多数人是农村中的80、90后,乡亲们眼中的经济“能人”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文化人”。他们逐步走向城市,意味着乡村失去了其建设和治理需要的“文化精英”“经济精英”“政治精英”,不但使乡村流失了治理的主体,而且也弱化了乡村治理的能力。

2.农村教育资源缺失,乡村传统文化断裂

(1) 农村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国家统计局2014—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及占总人口比例逐年减少,而城市人口的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见表2。2014—2018年的5年间,我国城镇人口的数量从2014年的74 916万人增加至2018年的83 137万人,增加了8 221万人;而农村人口从2014年的61 866万人减少至2018年的56 401万人,减少了5 465万人。从城乡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留守村”。

3.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2) 从农村组织化程度来说,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足,产业化组织程度不高。与农村产业已实现现代化的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滞后,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我国农村生产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和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严重不足,无法发挥组织的带动作用。

(1) 从产业结构来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林业、渔业和牧业发展仍显不足,致使部分产粮大县陷入“高产穷县”的经济发展困局。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产品加工能力弱且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的加工环节,缺少农副食品深度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尚未完全得到发挥。第三产业短缺,且多年来一直被严重忽视,农村居民对第三产业的认知只局限在交通运输、商业零售和一些基本的服务方面,多数农村地区的生产性服务、流通信息服务、邮政快递、互联网商业、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消费性服务(如法律、心理、社会救助)等专业服务供给不足。

梁久明,祖籍山东梁山。曾在《诗刊》《星星》《诗探索》等杂志发表诗歌,有作品入选诗歌年度选本,已出版诗集《从1963年开始》《土地上的居住》两部,获第三届“诗探索·春泥诗歌奖”。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从当前来看,我国农村的产业发展还非常滞后。农业产业化缺少龙头企业,农村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足,产业化组织程度不高。

2015年初,由院领导牵头,医院信息中心、药剂科、物资供应处、护理部及相关临床科室人员,共同组成了多部门合作研发小组。通过前期调研、选取有代表性的科室先行先试,及时归纳总结,调整系统,最终建立了覆盖全院各科室的智能化物联网管理系统。

4.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大量存在,生态破坏严重

《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分析指出,随着近些年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旅游开发、工程建设的实施,我国传统村落受到重大冲击。不仅传统村落大量消失,数量急剧下降,同时出现了相当一部分传统村落的古建筑、生态环境严重损毁问题,而依附在传统村落中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后继乏力的危机。由此可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但我国自然村和传统村落的数量急剧下降,同时乡村的衰退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乡村社会的变迁,乡村已经由乡土中国中的“熟人社会”逐渐成为了“半熟人社会”。乡土社会所形成的充满凝聚力、归属感的守望相助共同体也逐渐解体,村民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不断弱化,呈现出社会原子化特征;相应的乡村社会的结构也逐步趋向松散,彼此人情交往趋向利益化并日渐淡漠,一定程度上也使现阶段的乡村社会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原子化困境中[9]

(1) 生活垃圾问题。大多数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和畜牧业养殖垃圾一直是自行处理,多数村民会找一些空闲地方堆放,甚至有很多家庭堆放在自家房前屋后,这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还容易滋生细菌影响身体健康。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见表3):2016年末全国有91.3%的乡镇实现了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在生活垃圾处理上,全国已有90.8%的乡镇和73.9%的村实现了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在生活污水处理及卫生改厕方面,全国只有17.4%的村能够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生活污水,53.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了改厕。

表 3 2016年末乡镇、村环境卫生状况 %

数据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3号)》数据编制。

由于多数农村没有安装上下水设备,所以水冲式卫生厕所比较少,见表4。全国农村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8 339万户,占36.2%;使用水冲式非卫生厕所的721万户,占3.1%;使用卫生旱厕的2 859万户,占12.4%;使用普通旱厕的10 639万户,占46.2%;无厕所的469万户,占2.0%。从地区分布看,我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现阶段主要以旱厕为主,其中东北地区旱厕占9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地区。农村传统的室外旱厕所和无厕所的农户卫生条件更是无法保证。

表 4 2016年末我国农村家庭厕所类型分布状况 %

数据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4号)》数据绘制。

(2) 生产中的污染问题。一方面是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污染问题。由于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部分农民种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品。随意、过量的滥用,虽然农作物产量会增加,但长期大量地使用化学药品不仅严重污染了土壤、水源和空气,还会出现大量食品安全和居民健康等问题。另一方面,城市中淘汰的“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在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不仅占用了乡村宝贵的土地,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12]

三、 乡村振兴的举措

我国乡村衰退在人口上的表现主要是乡村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乡村人口流动规模和速度逐年增加, 乡村精英流失严重, 留在乡村从事生产经营人员主要是以中老年为主且文化水平不高。

1.构建乡村人才保障体系,培育农村人才队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2) 传承乡村本土文化。一方面,要保护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古建筑和文化景观等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乡村”品牌;另一方面,守护好乡村的民俗风情、民间传统手工艺、传统文艺表演和祭祀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优秀的传承人,传承宝贵的乡土文化。

(1) 打造农村人才专门培训基地。根据我国乡村振兴政策,大力支持《实用人才使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及现代青年农场主等,打造“高校+涉农机构+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的农村人才专门培训基地。

将自磨刃强化处理的刀片对称安装在铡草机上,在3个月的秸秆(约40t)加工过程中,刀片没有经过人为磨刀。刀片始终保持良好的锐利度(如图7所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磨刃效果。3种刀片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崩刃现象,在崩刃的地方也出现自磨刃效果。不同渗层的刀片质量变化也有所不同,具体磨损质量如表5所示。磨损质量对比分析:

(2) 利用农村发展的空间和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流农村精英回流,回报乡村。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述,乡土社会中人和地有着感情的联系和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传统使乡土人即使跃登龙门,也并不忘本,他们通常会尽最大可能和努力利用在外面得到的特权和好处为家乡谋福利[13]。乡村振兴,我们非常需要流出的乡村精英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助力乡村发展。

(3)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招引城市人才来乡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积极发挥“驻村书记”“大学生村官”的带动作用和扩大的社会资本网络,每年从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等选派“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才。另外,设立专项政策、品牌项目和资金支持等,引导和吸引城市中的人才来乡村参加项目建设;通过开展“‘乡村振兴,银龄行动’老专家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城市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师和老医务人员等退休人员助力乡村振兴,从而产生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乡村建设。

2.发展乡村教育,传承乡村本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的严重缺失和不适当的撤村并校,使得乡村传统文化呈现衰落的趋势。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振兴。

(1) 振兴乡村教育,为乡村争取大量优质教育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打造城乡教育资源“互联网+”平台共享机制,促进网络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城乡学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国家关于“银龄讲学计划”政策,面向社会招募“优秀退休校长”“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优质教师资源,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公开课、研讨课”,丰富乡村学校教育活动;或通过“农业知识技能”“现代科技信息服务”“乡村文化”等专题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提升乡村居民素质和生产技能。

广大农民队伍是我国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对乡村的发展与振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针对当前乡村精英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必须积极构建“三个一批”乡村人才保障体系:“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吸引回乡一批”乡村精英,“外地招引一批”城市人才力量。

3.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乡村增产增收,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建设好美丽乡村,重要的是加强乡村的有效治理,促进乡村经济的增长。

(1) 振兴乡村产业。我国有着丰富的矿产、水源、湿地、农牧、森林等资源,振兴乡村我们可以积极打造如“寒地”“有机绿色”“野生”“民族特色”等品牌;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吸引一些涉农大企业参与乡村建设,形成乡村“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农户”的特色产业品牌集群。

(2) 依靠龙头企业开发特色乡村产业项目。集中乡村种植、养殖能手和农业大户成立本地专业经济合作社,统一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农户自主参与合作社经营;与龙头企业对接合作,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思路,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乡村和特色休闲度假养老小镇,形成乡村旅游养老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随机抽取60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6例,女性患者284例,年龄8~71岁,平均(37.64±24.37)岁,均符合干祖望教授提出的“喉源性咳嗽”诊断标准[1],且均对本研究知情了解,自愿参与研究。

(3) 发展农村电商与流通平台。积极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和快递物流村村通流通平台,有效对接市场,实现生产、加工、宣传、流通、销售一条龙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实现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的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同时也要实现生态振兴。

2.2.6 不同实验人员对fs/i的影响 考察了3名实验人员对各成分fs/i的影响,结果(表7)各成分fs/i的RSD值为1.18%、2.63%、0.48%、3.04%、1.14%、0.58%、2.37%、1.27%、1.41%,表明不同实验人员所得各目标成分的fs/i无显著影响。

(1) 制定生态环境治理行动计划,分步骤逐步开展整治环境行动。宣传教育等方式培养乡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村民共同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送和处理等管理;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农村“公共厕所建立+农户家庭厕所改造”模式;探索适宜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其运行维护机制;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避免对乡村土地、湿地、森林、矿产等资源的过度开发。

(1) 海外水电项目地下隧洞及洞室围岩分类多采用Q系统分类标准,国内有自己成熟的围岩分类以及锚喷支护设计规范,而Q系统与国内规范对围岩的分类判据有不同的考虑因素和判定标准,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需加强Q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以应对海外工程项目技术需求。

(2) 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特色乡村风貌。加快推进乡村道路建设、破旧农房改造、清洁供暖工程。根据不同乡村特点,打造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特色的乡村小镇,发展乡村民居民宿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 1 ] 江涛. 乡村共同体的衰落:从赣南山区自然村庄的消亡看农村社区的变迁[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增刊1):23-27.

[ 2 ] 毕安平. 乡村地域系统退化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4):112-116.

[ 3 ] 蒋天文,李彩云. 农村社会的衰落:五种观察维度[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437-442.

[ 4 ] 姜德波,彭程.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J].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8(1):16-24.

[ 5 ] 田毅鹏. 地域衰退的发生及其治理之道:一种发展社会学视域的考察[J]. 江海学刊, 2017(1):88-95.

[ 6 ] 张强.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 经济与管理, 2018(1):6-11.

[ 7 ] 廖彩荣,陈美球.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6):102-109.

[ 8 ] 刘馨秋,王思明.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农史, 2015(4):99-101.

[ 9 ] 田毅鹏. 乡村过疏化背景下村落社会原子化及其对策:以日本为例[J]. 新视野, 2016(6):26-31.

[10] 叶铁桥. 乡村教育公共政策正在理性回归[N]. 中国青年报, 2012-12-28(3).

[11] 朱启臻. 当前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3):19-25.

[12] 程全国,张书源.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与治理[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173-176.

[13]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401-403.

Relative Decline and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in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Reflection on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Sociology

YAO Yunyun ,DONG Bo ,CAO Jua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Arts,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163318,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current imbalance and insufficiency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rural areas and points out the relative decline problems that occurs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development, such as village hollowing out, public service lagg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flowing out, traditional culture rupturing and serious ecological pol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sociology, it explores the way to realiz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talent security system, the inheritance of rural local culture, the creation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 urbanization; rural decline; rural revitalization; population outflow; relative decline

收稿日期: 2019-04-02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Y20180075);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SHB071)。

作者简介: 姚云云(1978-),女,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副教授; 东 波(196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石油大学教授。

文章编号: 2095-5464(2019)06-0682-05

中图分类号: F320; S-09

文献标志码: A

【责任编辑 曹一萍】

标签:;  ;  ;  ;  ;  ;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地域的相对性衰退与振兴----基于发展社会学视域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