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通货膨胀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4年通货膨胀的特征
1.物价涨幅最大,价格上涨的商品范围广,价格高位波动。此次通胀是改革开放以来物价涨幅度最大的一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零售指数价格指数全年各月的涨幅均在20%以上,涨幅之高是历年来所没有的,且价格全年居高不下;从价格变动的品种结构来看,各类市场价格全面上涨,其中以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为甚,这对零售物价指数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生产资料价格却回落,在生活资料中食品价格上涨最多,其次是服务、燃料、建筑装璜材料、日用工业品、中西药品等;生产资料供应充分,价格比上年仅有微弱上涨,涨幅逐月回落。
3.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物价上涨差幅趋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为25.0%,农村23.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市为20.9%,农村则为22.9%,反超城市2个百分点。
4.消费品价格猛涨,市场却疲软。据国内贸易部94年上半年对726种商品供求排队看,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占88.4%,供不应求的只占11.6%,不仅生产资料积压,生活资料也积压。(曾康霖《金融研究》94.11)从统计数据可看出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虽比上年增长3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仅增长7.8%,而1988年和1993年虽物价上涨也高,但社会商品零售额实际增长均在10%以上。
5.人民币购买力下降,储蓄存款却大量增加。94年如此高的通胀率,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比去年增长41.5%。有分析认为,在我国居民存款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正真的储蓄,而是私人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货币资金,这部分资金在伺机求得更多的增值机会。(曾康霖94.11)
6.此次通货膨胀反经济周期而行。从往年经验看,通货膨胀的发展是顺经济周期而行的,即通货膨胀随经济增长速度走向的峰值而逐渐加重,然后随着经济增长的速度的周期性回落在经过一定的时滞后逐步缓和。在上一经济周期中,从1988年11月紧缩到次年零售的物价涨幅回落仅有4个月时滞,而从93年7月到94全年,时滞已一年半,尽管其间工业增长速度回落。生产资料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投资从速大幅度压缩,而零售物价总水平仍处于加速上涨态势之中。(裴传智《金融研究》64.11)
7.通货膨胀发展与货币供应结构变动不相吻合。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来看,通货膨胀加剧一般都伴随着M[,0]和M[,1]的高速增长。94年的则相反,上半年货币供应量中M[,0]和M[,1]的高速增长,94年的情况则相反,上半年货币供应量中M[,0]和M[,1]的所占比重显著下降,增速自93年7月份以来逐月减慢。进入94年下半年,尽管M[,1]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但剔除93年同期不可比因素后其增长速度仍为正常(裴传智《金融研究》94.11)。
8.货币净投放(回笼)和市场物价在经济区域分布上呈负相关。经济发达地区,物价上升较快,但货币发行却呈减少或回笼增加的趋势;相反,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物价上涨较为缓和,货币发行却呈上升的趋势;一些原来落后的地区,因为调整了政策,经济发展快,也呈货币投放减少的趋势。通胀基本上是先由沿海发达地区开始,然后辐射传递到全国的。(林志远《经济研究》94.7)
9.证券市场价格低迷,与商品价格高涨形成鲜明对比。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紧密相联,货币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有高度的流动性,因此,货币数量的变化对两个市场应有等同的影响,唯有工资、利息、地租、赋税和资源成本上升,才可在推动物价上升的同时引起生产企业的利润下降,从而使证券市场价格作背离物价指数的变动。(林志远,94.7)
10.经济效益仍低下,产品库存积压增多,企业亏损面较大,相反拖欠较严重。
11.93年农业丰收,94年农产品价格却高涨。
12.滞胀在一些地区存在。在通胀率较高的情况下,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却出现停滞或缓慢增长的现象。
二、1994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与1994年通货膨胀有直接因果关系,且被多数人承认的原因有:
1.1993年的通货膨胀对1994年的“翘尾巴”影响。由于1993年我国的通货膨胀已为两位数--13%,且通货膨胀压力在1993年末仍有继续释放趋势,这种物价上涨的惯性,成为1994年物价上涨的高起点。
2.价格调整。1994年是我国物价改革步伐较大的一年。价格放开程度加大,许多商品合理调整价格连同另外一些商品乱涨价,又加上价格刚性的因素,使整个市场的物价水平明显上升。尤其基础品价格上涨,如政府提高粮、棉的收购价格,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食品价格上涨,进而带动许多其他商品涨价;另外,一些重要的基础品如原油、天然气、电力的价格也调高,也影响了许多产品的成本,从而带动价格水平整体提高。
3.工资上调。1993年底和1994年初政府公务员等工资调改,带动企业工资水平的攀升。这一方面使产品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拉动物价。
4.汇率并轨。1994年1月1日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将原官方牌价从5.8元人民币兑1美元向市场汇率8.7元并轨,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人民币的贬值,更加推动了物价的大幅上涨。从出口来看,虽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但外贸公司相互竞争激烈,对外低价竞销,对内抬价争购,从进出口来看,人民币的贬值使进口商品的成本上升,这样进出口都推动物价的上涨。目前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已很大,进出口对物价整体水平的影响相当显著。另外汇率并轨后实行统一的结汇制,使外汇增多,相应人民币投放也增多。
5.税制改革。1994年是中国税制改革出台措施最多的一年,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制,虽在总体上不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但对于不同企业、不同环节有所不同。税负增加的企业必然千方百计地通过涨价来转稼负担,而税负减少的企业则由于价格和利益的刚性的而拒绝降价,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物价上涨。而且在我国市场不成熟,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利用实施增值税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对物价上涨推波助澜。所得税制改革对物价水平也有影响。新的所得税制不但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33%),而且规定按“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适当提高了固定资产折旧率;按国际惯例,人工费用(包括发放的奖金等)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息全部进入成本。这样,加大了企业的成本,从而推动物价的上升。
6.1992、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货币发行量过大及金融秩序混乱的滞后影响。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到1993年更进一步发展形成投资膨胀、1993年全国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992年增长37.6%。1993年M[,0]与M[,1]分别在1992年增长36.45%及37.8%的基础上又增长35.3%及30%。再加上1993年上半年金融秩序混乱的恶劣影响,对1994年的通货膨胀都造成了不可忽略影响。
7.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我国对通货膨胀的公开承认及经历了1988、1993年通货膨胀,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意识已不淡薄。这必然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及企业决策者的生产、定价过程。这种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互相影响,反过来又容易加剧通货膨胀。
8.其它因素。由于社会的富有阶层显化,他们会起到部分高消费带动的作用,带动部分商品涨价以及造成社会总体高消费的错觉;有人认为94年夏季反常,农产品减产,炎热的天气使人们对部分消费品的大量需求也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一因素。三、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分析
从不同的出发点及进行深层次分析,可将通货膨胀成因归于不同的种类,我们将主要的观点分为以下几类,这种分类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以强调的因素为主,有相交叉的部分。
(一)从经济学角度说,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和混合型。(1)认为我国94年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型的观点是:我国投资需求膨胀,投资需求超过储蓄。现有的生产能力已充分利用,过旺的投资需求无法增加供给,只能造成总需求膨胀;由于工资、福利水平的提高速度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迅度,从而造成求大于供的拉动通胀,我国改革开放来的几次通胀都具有这种特点。(2)成本推动型观点认为:此次通胀主要原因是由于95年物价上涨,工资改革、税制改革、汇率并轨等,在直接原因中已说明推动成本的上升而导致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3)结构型说法认为:94年的通胀并非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造成。因为许多产品的供给能力大于需求。甚至一些商品市场已疲软。投资需求扩张是事实,但其有正常的扩大,也有过度的、低效和无效的扩张,只有后者才对通货膨胀起作用。这就要对需求作进一的结构分析,而成本推动方面不同时期、不同产品的作用也是相当不同的。这也必须进行结构分析。我国的结构性通货膨胀主要是部门经济结构,在经济转轨时期,最值得关注的部门结构是国有部门同非国有部门的关系。(李晓西《经济研究》94.10)国有部门的约束机制不强,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资金陷阱”,即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吃掉了不少资金却没有相应产出;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收入的攀比,从而使收入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通胀的深层次原因,目前体制转轨中还有一明显的新特点。转轨中市场化过程与货币过程出现了结构矛盾。货币化进程,使本应是商品的物品和劳务、服务等,进入了通过货币的媒介的交易之中,由产品变为商品。据有关的研究成果,1992年M[,2]/GNP已超过105%,货币化过程已完成(谢平,1994)。市场化进程,要求市场价格普遍化,要求非国有经济进一步的发展,这还正在进行之中,远没有结束。市场化过程滞后,货币进程过快,货币供给就会过大,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压力。市场化一些重要的新的领域(如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甚至出现了停滞,货币就从这些领域被挤出,对零售价格指数产生了巨大压力。(李晓西)。另外,我国经济中落后的小生产为基础的农业与城市现代经济的二元结构性矛盾;基础部门增长缓慢,加工工业生产相对过剩;一方面资源供给紧张,另一方面资源大量闲置,浪费严重等。(4)混合型:认为我国此次的通胀同时有需求,供给及结构的因素。从笼统意义上,此次通胀确实是多种因素综合并发的结果,但关键是必须在这些因素中分清轻重缓急。
(二)从体制角度分析。(1)投资体制。投资需求的膨胀是与我国投资体制分不开的。现在,几乎没有不超预算的投资项目,投资项目普遍超预算40%到50%,多的超过原预算投资额好几倍。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资金除一部分靠自己筹集处,很大一部分还是靠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归根结底还是国家贷款。投资效益主要归地方和企业,投资风险则主要留给了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和企业自然都有争项目、上项目的积极性。这是投资规模一再失控的根本原因。而投资体制的缺陷,主为还在于没有强的约束机制,导致了投资规模的膨胀,投资效率的低下以及投资方向不合理。(2)金融体制。金融部门是经营货币的部门,其运行状况与通货膨胀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从金融宏观调控方面看,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其独立性在不断加强,对经济、金融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在经济转轨中,旧的体制未完全打破,还需动用一些老的调控手段,如信贷限额,此时旧的手段已不再那么有效;新的体制在形成,又需要用新的工具,如三大政策工具,而新的工具的使用又缺乏能力及良好的环境。加上情况的复杂性增大,经济信息及政策传导中可能出现较大偏差,使得宏观调控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次,从经营货币的各个金融主体看:国有专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产业的支柱,其商业化还远未实现。94年虽已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但政策性业务仍在很大程度上未从商业性业务中分离。专业银行信用的过度扩张趋向仍得不到很好地抑制,信贷的质量仍不能得到很好保证;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补充部分,其发展虽迅速但也是不规范的,加上对它们监管的不力,在金融秩序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最后,从金融市场看,近年来金融市场发展迅猛,已建立起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等。但这些市场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市场状况还较为混乱,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还未能很好贯彻。对于94年通货膨胀,金融市场的影响应该是一个新的因素。我国的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成份较大。有人估计,全国至少有3千亿元投机资本,若其中十分之一是以游资形式存在的话,那么至少就有300亿元投资本可随时冲击市场,兴风作浪,导致我国经济中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在已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机资本的预期作用以及投机性更容易对通货膨胀雪上加霜。(3)财政税收体制。财政体制上,长期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强化了地方的经济利益,导致了“诸侯经济”,从而导致了不可遏制的由地方政府发动的扩张冲动。另外不能认为现在通过国家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就根治了财政扩张对通胀的作用。从长期来看,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造成长期通货膨胀压力。税收制度漏洞较多,偷漏税严重,所谓“倾斜”政策、优惠政策的不当使用,造成税收制度的软化,还造成不公平税负。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未彻底实行。目前划分中央企业地方企业的作法容易造成中央财政税收减少,地方扩张的冲动。同时缺乏税收征管的透明度、缺乏社会监督,也是税收制度不能严格规范实施的原因。(4)企业体制。尤其是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自我约束机制不强,在资金需求上有一定刚性,不考虑资金成本,给银行造成了“国有企业资金陷阱”。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足,工资收入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这些一方面会逼使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另一方面会产生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将引起通货膨胀。在体制原因中,最主要的还是软约束竞争机制对通货膨胀有巨大的作用。软约束竞争机制包括:(1)“钓鱼型”投资机制。(2)收入攀比机制(3)工资侵蚀利润机制。(4)货币倒逼机制。(5)地方自我膨胀趋向。软约束竞争机制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软约束竞争机制的存在,是由于我国产权关系不明晰,利益关系未理顺。
(三)经济改革过程产生通货膨胀
这主要是指:(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货膨胀被人为压抑着,潜伏着,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通货膨胀也就暴露出来,由物品配给转变为物价上涨。(2)经济改革中,体制转换时期存在新旧体制的摩擦和矛盾,还存在着许多无序的,非规范的,甚至是不合法的现象,经济增长还主要以投资扩张为主要特征,这就容易连动到信贷扩张及货币扩张,从而导致通胀。(3)体制转换本身,也会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包括价格机制转换的物价上涨以及结构转换、企业机制转换对物价上涨的影响。(4)现行的宏观调控机制滞后各项改革进程,使得宏观调控乏力。(5)目前改革正处于转轨阶段上的一个转折点,经济货币化过程已基本完成,而经济市场化却比较落后,政府为了补偿改革过程中受益相对少的利益集团和填补“国有企业资金陷阱”所发行的货币,已不再会被转轨中商品领域扩大而吸收,只会产生强烈的通货膨胀压力。(李罗力《经济研究》95.2)
(四)产业结构失衡
我国国民经济存在畸型增长而造成的结构性比例失调问题。一是工农业发展比例的失调,1994年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导因。我国长期以来存在投资结构向非农产业倾斜的偏向,农业资金领域分流情况严重,农业的滞后状况往往在国民经济供需矛盾尖锐暴露出来,是冲击经济运行的基础。二是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产业相对加工工业发展滞后,二者的结构失衡在经济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导致供给不足,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洪银兴、《经济学动态》64.12)
(五)低效率说。低效率是中国经济运行的第一特征。从投入产出的关系看低效率使长期经济运行和发展需要相对高的投入,而获得的却是相对低的产出。中国经济运行的第二个特征是增长的高目标和地区及部门之间的增长攀比,此特征使产出水平的下降是不可容忍的。为达到既定的增长目标,会用更多的资本投入替代经济低效率造成的损失。预算和信贷的软束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经营管理低效率的一个可能和必要的环节。通货膨胀压力是由太多的资金生产子太少的商品和服务造成的,多余的货币是由替代低效率“倒逼”出来的。低效率说使我们认识到不能简单将通货膨胀归因于投资需求的大幅度增长。若这种增长是以效率为基础的,有多大投入就有相应的产出,那么多大的投入也不会造成通货膨胀。而若将投资建立在高速度的基础上,以规模扩张为主,不重视效率,通货膨胀自然是要产生的。(周天勇《经济研究》94.9)
(六)国民收入超分配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存在过快增长的因素,主要有:经济高速增长,投资规模偏大,相当部分要转化为消费基金;市场物价高位攀升,一些地方在收入上实行补贴政策;政策措施拉动,如调整工资,放开粮价等。与此同时,政府对居民收入的调控能力大大减弱,以上因素,使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形成通胀压力。(徐凤臻)
(七)通货膨胀的非货币成因
有人认为对1994年的通货膨胀,可以从非货币的因素对其进行深层次分析,物价上涨的非货币因素主要有:(1)经济市场化条件下的价格制度更新,价格市场化,肯定会在一段时间内推动物价上涨;(2)社会的高价格预期,生产者的高价格预期会促使其不断提高自己商品的价格,居民的高价格预期会使居民提前实现购买;(3)地方定价攀比和部门价格垄断,由于我国劳动力、资金和物质商品在区特别是省际间的流动性低,为获得更多利益各地区都倾向于将本地区的价格定得高些;我国目前通行的是部门定价,在竞争不发育、市场透明度低,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垄断有效力,部门和企业都有提高产品价格的动机和行为。(李习纯 真明《经济学动态》94.6);(4)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选择以及消费与储蓄之间的选择增多,形成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消费开支和物价水平的变动。(林志远)。
(八)价格放开以及流通领域混乱的影响
(1)1994年供求市场状况的好转,使得原来在市场疲软状况下价格低于实际成本的消费品价格到位。(2)价格改革步伐大是1994年的特点,但由于不加约束地放开价格造成了价格主体盲目定价,需求的价格弹性则由于消费者无法弄清市场情况、了解物价是否合理的很少,尤其对于一些垄断性产品更是如此。我国市场发育不成熟,地区垄断、行业垄断还具有相当强的力量,经常在政府放松价格控制后出现垄断性提价,向企业传递错误的市场信息和投资导向,加剧资源配置失误,短期内拉大供求缺口,加大通货膨胀,长期造成经济大幅度波动。(3)生产要素价格的初步放开对价格体系产生较大的冲击。价格的放开过程中,流通领域的混乱现象很严重的,流通领域是1994年通货膨胀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九)通货膨胀政治原因
还有人从政治的角度阐述通胀的成因。(杨龙,《新华文摘》94.7)一是政府过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投资摊子铺得过大,造成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于是求助于发行货币;二是群众迫切要求提高生活水平的压力,过多的引入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使消费水平超出了经济实力;三是地方利益的非正常发展,在中央政府调节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靠货币超量供应实现地方利益平衡,其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
四、此次通货膨胀与80年通货膨胀的区别
(1)价格改革对物价上涨的影响不同。80年代价格改革步子小,大多数商品价上涨推动小。而94年价格改革幅度大,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放开,且80年代不宜放的粮食、能源等基础产品乃至生产要素的价格逐步放开。基础价格原长期偏低,生产要素价格从无到有情况复杂,这些都容易推动物价大幅度上涨。(2)通货膨胀发生的市场环境不同。在80年代,无论是生活资料还是生产资料都处于短缺状态。而94年的情况是:商品供求关系得到极大的缓解,尤其是生活消费品极其丰富。现在物价上涨的动因已主要不在于供求总量上失衡,而在于供求结构不平衡。(3)金融市场对通胀的影响是94年的特征。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是80年代后期才出现,到目前才初步成形的,此市场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前面已提及。(4)农业的影响方式不一样。80年代通胀的部分原因是农业生产的连续几年徘徊,而此次通胀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提高农产品成本,国家又同时大幅度上调农产品收购价所导致的。对于通胀来说,农业既是受害者,又是起因者。(5)通货膨胀发生的经济过“热”表现不同。80年代,投资比较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加工工业。而近几年的投资热,则不仅表现在第二产业上,而且在第三产业也相当突出。(6)宏观调控及传导机制方面。由于经过十几年改革,我国在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格局、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就要求对宏观调控的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但目前这种改革并未取得实质进展,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需要很不适应。而且现在不同与80年代的是,情况更为多样复杂,信息的反馈以及政策的传导常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偏差。(7)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承受力也有所不同。80年代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承认不太公开,人们对通货膨胀还不太了解,承受力差,也还没形成预期。到目前人们已普遍提高对通货膨胀意识,在经济行为中把通货膨胀预期考虑,而且由于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了对通胀的承受力。(温桂芳,《财贸经济》94.6)。
五、通货膨胀与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如何认识通胀与改革、发展及稳定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热点。
(一)通货膨胀与改革的关系
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通货膨胀与改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理由:1.价格改革形成了长期的成本推进,引起物价上涨。改革之前,我国的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比价结构不合理,但是价格改革不可能使一类产品大幅度降价,另一类产品提价,从而使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而只能使一类产品少提价或不提价,另一类产品提价,使相对价格合理化,这就表现为长期的成本推动,必然使物价上涨。(楼继伟、郭向军《金融研究》94.6)2.经济转型中,旧体制已被打破,新体制尚未产立,中央缺乏充分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企业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建立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使企业有无限的“投资饥渴”;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双轨并行,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同效益好的非国有企业进行的收入攀比;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混合,造成地方对中央的货币“倒逼”机制;这些都使经济过度扩张,投资、消费过大,造成通货膨胀。3.渐进式的改革模式选择,是将在计划体制下长期形成的不合理价格体系进行调整所产生的价格冲击分解为多次,放开供给弹性高的商品价格同时控制供给弹性低的商品价行,而后者的价格调整往往是双方比较利益差距过大问题激化的反映,从而形成价格冲击引起周期性波动,农产品价格即是如此。4.改革在摸索中的失误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当然,改革中的经济转轨也会出现抑制通胀的因素,如经济货币化过程和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持该种观点的人认为,要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与通货膨胀共处的心理准备,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是改革必然付出的成本,不可避免,消除通胀的根本道路在于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另一种观点反对把通胀与改革联系起来,认为目前的通胀压力是90年代初期改革迟缓、增长加速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只要总需求和货币供应不过量,价格改革不会使价格水平提高。不应把通胀与改革联系起来。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的改革,大家都认为恶性通货膨胀不利于改革的进程,通胀会影响改革顺利推进,不利于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长久探讨的话题,认识也很不一样。
1.多数人认为,通胀有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长期中通胀与经济增长没有正相关关系,拉下通货膨胀比拉上通货膨胀要困难一些,我国的经济是一种资源约束型经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常态,利用通货膨胀政策只会使供求矛盾更加尖锐,治理通胀的代价比通胀收益要沉重;并且,通胀还会导致信息混淆,不利于经济发展。(李拉亚《财贸经济》94.6)
2.少数人认为,通货膨胀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当某种资源短缺时,通过其价格的上涨,驱使投资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把资本转向属于稀缺资源的产业,从而扩大稀有资源的生产规模,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量,使供求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均衡。他们主张通胀应低于按现价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通胀的发展以不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改善为前提。(陆涌华、齐桂珍《经济体制改革》64.4)
3.关于经济增长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有的人认为,经济增长和物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经济增长往往带来高物价上胀,因为高经济增长要高投资来推动,而高投资增长的伴生物是物资供应紧张和货币供应超前增长,从而推动物价上胀,而物价涨幅下降要靠经济紧缩来实现,因而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经济高速发展通货膨胀难以完全避免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率,作为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来加肯定。(张卓元《财贸经济》94.5)
类似的观点还有,向经济体系注入适量的货币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过多的货币注入导致物价快速上升,对经济的负效应强于正效应,所以应该走稳定的经济增长之路,稳定即指将物价上涨率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方春树 聂建平《金融研究》94.12)
4.也有人认为,经济增长快与慢,对通货膨胀并没有直接影响,增长的速度若是建立在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速度再高一些也不一定导致通品膨胀,但要是建立在高投入基础上,速度稍微高一点都可能招致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需要投资,由于投资不仅形成需求,也增加产出,所以投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投资率与通膨率的关系,而是投资需求与社会资产所能提供的供给的对比关系,只要后者大于前者且结构合理,投资就不会带来通胀。(刘少军《金融研究》94.8)
(三)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1.通货膨胀、失业与稳定的关系问题。
关于1994年宏观调控首要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是物价持续上涨幅度过大的通胀问题,有人认为是失业的问题。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经济稳定的关键环节是控制通货膨胀,因为当前通胀问题极其严重,物价上涨率在20%以上,通货膨胀会打击工薪阶层,使人们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分配不公,矛盾激化,阻碍改革,使社会经济不能正常运行。(丁鹄《改革》94.2)
持后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当前失业问题更严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宏观调控应当是就业优先,兼顾物价稳定。理由是:(1)目前我国失业率较高。如果把城镇未工作青年、国营工厂领不到工资的以及离开农村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都统计为失业人口,那么我国失业问题事实上十分严重的。而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其他转轨经济国家相比,相对是较好的。(2)通货膨胀与失业造成的受害者情况不同,通胀几乎使绝大多数人受害,大家都苦,所以一般不会有人带头闹事,失业只是一部分人受害,心理不平衡,矛盾易激化,演变为社会治安问题,易引发社会动荡。(3)针对两者可采取的“挽救性措施”不同。假定通胀率很高,社会不满,政府可采取冻结物价、工资指数化、存款保值、凭票供应等手段挽救;而失业者主要靠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和需求结构的变化来消化,政府对严重的失业问题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挽救性措施”。(4)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不同。在通胀下,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还不致于严重干扰宏观运行;但是失业严重可能导致经济崩溃。所以,从经济稳定的角度来讲,失业是比通胀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厉以宁,《改革》94.2和95.1)
2.通货膨胀与就业
有的人认为,用货币扩张缓解失业是一种短期手段,最终只会造成“滞胀的恶果,只有通过宏观紧缩,使企业通过痛苦转换,才能提高效益、扩大生产、增强竞争能力进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也有人认为,在国家没有能力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时,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依然要服从社会稳定的目标,为缓解人口就业的压力,其职工规模增长超出生产增长,职工福利增长超过利润增长,大量的流动资金贷款为消费基金侵蚀,增加社会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国家只能在承认一定的通胀水平下,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通货膨胀是缓解失业问题的成本付出,需要在较长时期里忍受。(李罗力等《经济研究》95.2)
六、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和手段
针对1994年的通货膨胀,当时有三种治理方案:第一种是采用慢刹车、软着陆的方式,投资、财政、货币政策一定程度地实行紧缩,同时确保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收购所需要的资金,抑制通胀的同时也要考虑不能使经济大滑坡;第二种是采取全面的、严历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把拉下通胀作为头号目标;第三种方式的基调是只要经济还能增长,人们还忍受,通货膨胀就不急于治理,只是采取一些抑制性措施。实践中采取了第一种方案,并基本取得了成效。如何进一步地、较根本地治理通贷膨胀做了许多研究,得出多种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政府要实行稳定增长的经济政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政府在保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应该把防止经济过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政策目标,保持货币的稳定。治理通胀的代价要远大于通胀的短期收益,宏观调控不能寄希望于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后的调整,在转轨时期,一定程度的通胀难以完全避免,政府应实行稳定的发展政策,采用各种微调措施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李拉亚、洪银兴)
(二)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在体制改革方面最要做的是建立起合理的约束机制,包括外部约束以及自我约束机制。外部约束机制即要靠完善法规、加强监管、完善市场机制等规范经济主体(包括企业、银行、地方政府)的行为。自我约束机制则需要将经济主体的行为同风险意识挂钩,不能盲目扩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应得到贯彻。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要以产权改革为前提,只有理顺产权关系,明确利益关系,才可能从根本上加强经济主体的风险意识及自我约束意识。应该认识到,合理的约束机制建立,应该在企业、银行、地方、部门同时进行,因为它们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于金融体制中金融市场的问题,金融市场是个新生事物,它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它对资金有效流动配置是有利的,对宏观政策引导是有利的,应以积极的态度稳定发展。
(三)在改革中调整国民经济内部比例关系,实现产业平衡。
1.务必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市场农产品价格是否合理、稳定,对稳定币值、稳定人心举足轻重。一定要增加财政、银行的农业投入,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江河治理和保护耕地等措施,一定要落到实处。2.发展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治理通胀的紧缩政策应该是结构性的,对基础产业不能紧,反而应该支持,在增加国家投资建设的同时,可以鼓励民间兴办。
(四)货币、信贷、投资规模控制的问题,应该说,80年代以来历次通货膨胀与货币、信贷及投资规模扩张都是有关的。但不能简单地对三者进行压缩。此次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92、93年的规模扩张的时滞影响,94年对三者的宏观控制效果较好,稳中略有些松。适当的压缩是必要的,但幅度不可过大,而且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对投资规模不可一概压缩,对于瓶颈产业还应加大投入,对于盲目上马,效益不高的项目则应该严加控制,要根据产业政策,对已开工的项目进行排队,分出重点和非重点项目,集中资金保证重点项目按时完工。对非重点项目,由地方政府及企业自筹资金,货币发行不宜做大幅度的压缩,信贷规模1994年控制得也较好,年初的计划没有突破多少。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就业状况稳定,目前对这三者的压缩一定要适当。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加强对流通领域的管理
价格改革中首先必须处理好放开价格与管理的关系。对于竞争性较强,市场较完善的商品,可以充分地放开价格,让市场进行调节。对于垄断性产品、国家重要物资的价格,则要加强管理,不能由定价主体任意定价,因为这些产品多是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的,且缺乏竞争对价格主体的约束。对于几种价格上涨带动大的基础产品价格要控制住,甚至可以用财政补贴等办法来稳住其价格,因为有些基础品的调动幅度并非是合理的,若放任其价格自由波动,对价格体系会造成不确定的动荡。因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中央地方两级重要商品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和商品储备体系,可以通过吞吐调节,使商品价格的变动由长期的供求关系调节,少受短期的有时是人操纵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减少价格波动幅度;二是制定法规约束企业和其它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如反对垄断价格,反对追逐暴利等;三是完善市场经济下的物价监控制度,加强成本管理监督,加强审计的作用,对放开后的物价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监控,还要建立物价检查制度纠正各种违法涨价、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国家统计局自94年11月来每月公布各省市自治区的物价指数,旨在互相比较,互相监督,以加强地方对物价的管理。但也有人提出这会导致地方虚报数字以瞒劣绩或赢得表扬,这不仅达不到比较监督的目的,还会歪曲信号,使中央宏观决策建立在错误的信息基础上而导致偏差。对于流通领域的混乱现象要予以治理。要制定完善的流通制度及法规,加强流通领域的透明度,如对出厂价、抛出价、零售价都明码标价,有据可依,对于不合理的流通环节应予以取消,对于流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严肃整顿。
(六)加强财政建设
治理通货膨胀,首先要端正政府行为。1.要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特别是增加中央财政收入,逐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真正使财政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和保持经济稳定的职能。2.合理的控制财政支出的规模,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增加财政支出的透明度。财政的建设性项目支出应主要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保证财政支出的公平性。3.加强财政投资管理。(楼继伟郭向军《金融研究》94.9)
(七)进出口政策的使用。目前,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比例。进出口状况对我国经济、对通货膨胀情况都是有很大影响,恰当运用进出口政策也有利于治理通货膨胀,如通过出口供大于求的商品,进口紧俏商品来解决结构性价格矛盾对农产品价格的“蛛网”变动特征,可适当通过进口来引导合理的价格水平。我国目前对于进出口还缺乏有效的指导及监控。部门、地方进出口的权力很大,造成一定的盲目性,建议成立一个权力较大的“进出口委员会”来协调部门地方利益,对全国的进出口状况进行整体指导。
(八)改变低效率状况。低效率的存在与高速度增长的要求是一对矛盾,这必然导致资金的缺口以及预算软约束。因此从提高经济效率的角度来治理通货膨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高效率,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方面要靠技术的进步来支持,另一方面要靠加强经济管理,高效利用资源,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来促进。
(九)改善收入政策
要摆正收入、物价、发展三者关系,从长远出发,不搞超经济的高收入增长,摒弃收入与价格指数化的作法,把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要改善对居民收入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推进工资改革,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鼓励和引导居民将收入用于投资积累;加强对社会集团消费的控制。(徐凤臻)
(十)对提高利率的认识。在发生通胀时,提高利率,收紧银根从而降低社会总需求,是一个常用的对策。对于此工具的使用,说法不一,不赞成提高利率者认为:这样会加重国有企业(尤其是困难大的国有企业的负担);目前利率的弹性较小,对于增加储蓄、抑制投资的作用不大。提高者认为:目前我国实际利率已达到负的两位数,这是不健康的,不仅导致资金的浪费(因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压力不大),而且容易出现资金市场混乱,甚至会出现不正之风及金融秩序混乱。适当提高利率对鼓励储蓄、抑制投资还是有相当影响的,对非国有经济约束还是较硬的而且这传递了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信号,有利于降低人们的通胀预期。有人提出,应提高短期利率、新老贷款利率分别对待等措施。
(十一)通货膨胀的政治治理
针对通货膨胀的政治成因,有人提出了政治治理的内容:各级政府要端正发展的指导思想,克服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倾向;要端正中央和地方收入关系,地方财政应该支持国家财政;克服地方主义倾向,地方只在取得综合效益发展的时候才能从中央得到更多的支持;加强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减少政府对中央银行系统工作的干预。
标签: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价格机制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