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15日罗城县暴雨过程分析论文_雷新玉

2016年6月14-15日罗城县暴雨过程分析论文_雷新玉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气象局

引言

暴雨是我国各个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气象灾害,因暴雨天气的产生时常会引发地质灾害,其对工农业的正常生产、广大群众的财产、人身安全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往往会构成极其严重的威胁。每年我国部分地区均会因暴雨天气的发生而带来巨大的损失以及惨重的人员伤亡事故。罗城县隶属于广西河池市,位于广西北部,河池东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沿地带。全境西北高,东南低。罗城地处低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温和,降水量丰富,光照充足,夏长冬短。 年降水大多数集中在 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5%以上。暴雨是罗城县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所以,为了有效防灾减灾,必须要加强对罗城县暴雨天气过程展开诊断分析,其对于提高群众对暴雨形成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提升暴雨预报预测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罗城县2016年6月14-15日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暴雨天气发生规律的认知,获悉暴雨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对于暴雨天气预报预测以及防灾减灾决策的制定,减轻灾害所带来的各项损失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天气概况

2016年6月14-15日,广西罗城县境内连续遭受暴雨袭击,受暴雨影响,该地区城区出现内涝,境内多条公路因积水无法通行,部分居民家中受大水侵袭,遭受极大损失,同时此次暴雨天气还对农业、林业、交通等各个领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

2.天气形势分析

本次暴雨天气是因为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高空波动促进低层冷空持续南下而形成的。在500hPa亚欧大陆中高纬主要表现为2槽1脊的形势,在东北北边有一高空冷涡分布,中纬度有东亚冷槽在不断移动,低纬度存在着南支槽,且持续朝东边区域移动,此时罗城县主要处于槽前位置,相对较强的西南气流促使水汽持续向降水落区输送。至2016年6月14日 20:00,该时间段588dagpm等位势高度线主要自孟加拉湾向我国两广一带及其周边区域延伸,且保持稳定少动态势,在此条件下,冷空气渐渐扩散,这属于此次暴雨天气连续发生的关键因素。6月15日08:00,700hPa形势场存在着切变线,主要处在广西-贵州-江西区域;在850 hPa形势场存在走向为东北-西南的切变线,该切变线持续南压,这些均给罗城县暴雨天气的发生给予了较好的条件。

急流对暴雨天气的出现会发挥较大的作用。通过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中各层风场进行分析能够获悉,对流层顶200hPa处有一急流轴处于西北到江淮一带,风速达到40m/s以上,对流层中部区域500hPa形势场在广西北边区域存在风速超过24m/s的西南急流。700hPa形势场在湘南-赣中-桂北分布着风速大于16m/s的西南风急流带。850hPa处在湘南-桂北分布着风速达到15m/s以上的西南偏西急流带。罗城县主要位于低空急流左前方,为水汽输送以及低层暖湿平流输送给予了可靠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罗城县还处在高空急流的右边,高空辐散下沉区域,上下层冷暖空气的交替特别容易导致强降雨天气的发生。系统发展至15日午后,500hPa罗城县上空区域分布着冷平流,在850hPa低空有一暖平流存在,由西南朝东北区域输送,如此的中层冷平流渗入,低层暖平流的持续输送,共同导致垂直层结不稳定,推动了此次暴雨过程的形成。

3.物理量场分析

3.1水汽条件

在暴雨天气形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丰富的水汽条件。通过对本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条件进行分析可以获悉,罗城县对流层中上层一直受到高湿区的作用,2016年6月15日05:00至11:00,低层850hPa形势场存在着较大的相对湿度,特别是在07:00至08:00各层水汽条件均呈良好的配合态势,同实际的降水实况基本相符。对6月15日850 hPa水汽通量进行分析可以获悉,15日02:00,水汽通量大值区主要处在贵州、广西一带,低层辐合带位于广西南部区域,08:00,大值区延伸到罗城县,再加上水汽辐合中心逐渐向东边移动至广西中部区域,丰富的水汽输送以及较强的上升运动共同促进了罗城县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

3.2动力条件

从2016年6月14日20:00起,暴雨区低层的负散度数据便持续变大,同时于 6月15 日 08:00-14:00达最大绝对值,散度的负值中心主要处在925hPa区域,辐合层很低。而罗城县始终处在高空较强的辐散区,这对于水汽的持续垂直输送较好,进而致使罗城县的降水时间维持比较长。此外,罗城县上空始终属于上升运动区,同时由于时间的变化,该上升运动高度逐渐至 400~500hPa中高空区域,04:00至11:00,它的中心值均达到-1.2hPa/s以上,这意味着罗城县的上升气流呈显著增强态势,至6月15日达到最强的状态,降水强度也最大。之后强上升区逐渐降到850hPa一带,同时其中心值是-0.5hPa/s,并且降水强度逐渐减弱。

3.3热力条件

假相当位温场θse随着高度的不同,其分布态势能够将大气层结对流性不稳定的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在本次罗城县暴雨过程出现之前,北纬 30°北边地带持续南侵的干冷气流,以南区域则深受高湿高能气流的作用。通过分析2016年6月15日的假相当位温垂直剖面图能够获悉,700hP处以下对流层假想当位温值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逐渐变小,低层假相当位温值是358 K。这充分意味着暖湿气流以上有干冷气流分布,主要呈上干、下湿对流的不稳定态势,700hPa位置以上大气主要呈对流稳定态势,不利于暖湿气流的扩散,低层存在着大量能量的聚集,由于上升气流的逐步增强释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游飞,陆卫华,吴德平.粤西南山地西南部前汛期一次大暴雨天气浅析[J].广东气象.2011,35(5):24-26.

[2]张官雄,杨爱琼.永顺县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增刊):66-69.

论文作者:雷新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2016年6月14-15日罗城县暴雨过程分析论文_雷新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