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黄霞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9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49例,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方法)和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加以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自制生活质量量表加以评分)。结果: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未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片评分且提高生活质量评分。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冠心病;(2)心律失常;(3)高血压等[1]。心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但据相关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逐渐年轻化发展趋势[2]。现阶段人们由于生活压力骤加且缺乏合理运动,所以机体新陈代谢速度非常慢,导致血液粘稠度显著上升,继而引发心血管疾病。一般来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情绪不佳,严重情况下会发生抑郁情况,导致患者出现自杀倾向。心血管疾病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庭而言均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所以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9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实验组中有38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8.58±6.36)岁,平均病程时间为(5.14±1.36)年;疾病类型:15例高血压、12例心肌梗死、22例冠心病。对照组中有40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9.11±6.23)岁,平均病程时间为(5.23±1.28)年;疾病类型:16例高血压、11例心肌梗死、23例冠心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有:(1)用药指导;(2)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3)环境护理;(4)饮食护理;(5)运动指导。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方法,具体内容有:

(1)做好日常交接班工作。交接班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基础病情变化和基础生命体征等,对有特殊护理的情况详细告知给交接班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查看交接班基础内容时,还需要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皮肤状况和神志变化,及时回答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疑问,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2)消除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由于心血管疾病的病程时间比较长,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难免会出现一系列负面心理情绪。此时,护理工作人员需主动和不愿意交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沟通,积极鼓励心血管疾病患者,树立治病信心,叮嘱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多花时间来陪伴心血管疾病患者,让其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责任感;对病情明显好转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予以积极肯定,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还需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让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够遵照医嘱用药,护理人员还可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其如何训练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加快疾病的康复速度。

(3)转移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力。积极鼓励心血管疾病患者参与自身感兴趣的活动,便于及时分散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力;在病房内可播放心血管疾病患者喜欢的视频或者音乐等,为其营造一个舒适且温馨的病房环境,放松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缓解焦虑感和抑郁感。告知心血管疾病患者此种疾病可以治愈且能够恢复到之前的生活,继而消除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负面情绪。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加以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自制生活质量量表加以评分)。

2.结果

2.1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未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0.18±3.67)分,对照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2.33±4.51)分,实验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情绪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加上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患病早期听到周围人群议论此病,所以非常沮丧,由此产生一系列恐惧感和抑郁感[4-5]。基于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无法恢复正常生活,拒绝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导致病情持续恶化,最终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方法能够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负面情绪入手,再找到突破口,让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不断消除负面心理情绪。

参考文献

[1]马静,王保海,吴平平等.延续性心理护理对AMI恢复期抑郁症相关的认知及躯体症状改变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6,45(5):716-718.

[2]石在红,武建岭,张彦霞等.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37-38.

[3]段亚娜,仲媛,肖楠等.双心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2):156-159.

[4]陶宝明,梁静,曹癸兰等.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发展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6,31(5):17-20.

[5]张香菊.护理饮食管控联合运动干预对老年痴呆症伴心血管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1):1452-1455.

论文作者:黄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黄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