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256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60例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口服更年安片,并同时进行中医情志疗法;对照组口服更年安片;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显示观察组80例中,显效52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78.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的KI评分显示,观察组改善率为93.8%,对照组改善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
围绝经期综合症是在女性围绝经期出现的引起女性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为主,同时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组症候群,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何改善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已成为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1]。本文通过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总结评价其临床影响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60例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年龄42~61岁,平均(53.1±2.9)岁,病程2~36个月,平均(18.5±3.5)个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合《妇产科学》第6版中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2];改良的KuppermanIndex评分(KI评分)≥15;主要临床症状为月经失调或绝经、暴躁易怒、伴烘热汗出;内分泌测定:雌二醇(E2)降低,卵泡刺激素(FSH)≥20IU/L。排除标准:卵巢肿瘤、乳腺肿瘤、造血系统疾病、心脑肝肾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所有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清心平肝中药更年安片(主要成分:地黄、泽泻、麦冬、熟地黄、玄参、茯苓、仙茅、磁石、牡丹皮、珍珠母、五味子、首乌藤、制何首乌、浮小麦、钩藤;生产企业: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规格:每片0.31克,批号:国药准字Z36021308),每日3次,每次6片。同时给予中医情志治疗,主要包括观看电影、学习绘画、练习太极拳,增强医患沟通、病友交流,同时加以耳穴治疗:失眠加神门穴,烦躁加肝穴,烘热出汗加交感穴,心慌加心穴。操作:用医用膏将王不留行籽贴在单侧耳穴上(左右耳交替),每天按压王不留行籽3次,每次以耳廓发热为佳。对照组仅口服更年安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临床评价指标
参考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评分改善情况≥70%,有效:评分改善情况≥30%,无效:评分改善情况<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KI量表评分标准:转阴:KI评分≤14,轻度:KI评分15~24,中度:KI评分25~34,中度:KI评分≥35[3]。
1.4统计学方法
KI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量表积分的数据经SPSS13.0处理,数据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取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医症候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效52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78.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KI量表评分评价:观察组改善率为93.8%,对照组改善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量表积分和KI量表评分比较显示,两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更显著。详见表3。
3讨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命中必然会出现的生理阶段。这一阶段常会出现心烦失眠、心慌多汗、烦躁易怒等情绪,加上心理方面的负担,容易出现抑郁状态,这种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从而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致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同时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组症候群,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4]。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典型的生理和心理疾病[5],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除了口服更年安片外,同时给予中医情志疗法,通过调节心理和生理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显示,中医综合疗法比单纯的中医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玲艳.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190-191
[2]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9-352.
[3]郑锦,李佶,倪爽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0):30-32.
[4]钟五荣,王俊松,范扬卿.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40例[J].中医中药,2010,7(2):78-79
[5]郑锦,李佶,宋琳奕等.医综合疗法治疗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3):287-288
论文作者:田海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绝经期论文; 综合征论文; 中医论文; 评分论文; 妇女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