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及其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格局论文,时期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1)01—0090一06
一、引言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欧美市场受到全面冲击,而中国情况并不如此。从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来看,上海、浙江、广东等最发达的地区都位列倒数,与此相反,中西部经济增速较快,内蒙古、广西、贵州等省区都名列前茅。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距,东部地区充分利用对外开放战略、沿海开发战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地区主要依靠内需、资源开发产业支撑。这样的经济发展差异,在面对世界经济“寒潮”来袭时,就使东部地区患上“重感冒”,而中西部地区只是开始稍有不适“打喷嚏”(沈文敏等,2009)。因此,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冲击呈现出“西暖东凉”的景象。
随着中央政府果断地采取短周期的“救命式”的应急干预政策,犹如给经济疲软射入强心剂,让中国经济迅速回暖。2010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达到11.1%,这预示着中国区域经济进入全面复苏阶段。由此初步判断为:中国经济即将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在全球经济进入恢复调整,外部需求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走向如何,还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其一,东部地区如何在经过这次来自外部的强制性的调整,其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否顺利实现;而中西部地区如何以产业承接为载体进行跨越式发展,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走上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道路?其二,通过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促进东中西互动发展,为实现区域间更长期、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最终形成东中西地区优势互补、产业衔接、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将意味在“十二五”期间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艰巨。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冲击影响
我们采用2005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典型区域① 的GDP增速数据,以考察金融危机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中国区域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2005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均在12%以上。然而金融危机首先冲击的是那些被纳入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的区域,如,浙江,其表现在2008年连续四个季度GDP增速不断下滑,出现经济疲软。进入2008年第三季度,除了广西、内蒙古以外,其他地区也呈现出经济衰退的迹象;进入2009年第一季度后,除了广西小幅度上升以外,其他区域均处于考察期中最低点,这也可以被认为此点是本轮经济周期调整的谷底,或称探底点,这主要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市场不确定因素的预期走向,中国区域经济体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经济疲软态势。
图1 国际金融危机对典型区域的GDP增速的影响(统计口径:各地区的GDP累计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整理
在危机发生后,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如,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新规划等,不仅带来精神层面上的信心,而且也带来了由低谷反弹的走势。进入2010年第一季度,典型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其中吉林以18.9%的速度名列第一,这预示着中国区域经济进入全面复苏阶段。由此初步判断为:中国即将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这已经在学术界达成普遍的共识。从统计数据表明: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与欧美所表现为全面冲击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呈现出“西暖东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经济的冲击如此之大,表象上是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并造成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回落和就业下降,但深层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加剧(王一鸣,2010)。这些结构性矛盾在于东部地区依靠外部需求拉动、在国际分工中属于较低位置,其经济对国际市场冷暖非常敏感。而中西部地区还处于经济起飞的前提阶段,工业化初、中阶段,典型特征就是经济增长潜力大,增长幅度高;区域比较优势产业、重点支柱产业将进入高增长阶段,其经济对国际市场冷暖敏感性较弱。它主要依靠内需、资源开发产业支撑。因此,当外部需求冲击萎缩,首当其冲的区域为东部沿海地区。这也说明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呈现出负增长时,中国却是一枝独秀,呈现增长势头。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抵御本轮金融危机的全面冲击,有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三、金融危机将加快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深度调整
从短期来看,自金融危机以来,东部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与国外市场复苏密切相关,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从中长期来看,在新形势下,金融危机将加快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深度调整。具体表现为:其一,金融危机将加快区域内经济结构调整。借助金融危机之“契机”,东部地区清理与重组在实际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与问题,强迫调整其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金融危机也给予欠发达区域带来赶超发展的新机遇,中西部地区如何承接产业转移,探索出专业化、多样化、竞争化的区域特色发展路径。其二,金融危机将加快新一轮区域空间格局的强制性调整。以产业转移与承接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更加合理的区域间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产业衔接、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新型区域发展格局。当然,我们也要警惕三大风险:一是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产业空心化风险;二是承接地的综合配套能力较弱的风险;三是超出承接地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的项目落户到中西部地区的风险。这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是在新历史条件下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我国形成新型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格局,重构区域发展新版图,形成以内需为主要拉动力的发展模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大发展得益于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加工贸易模式。近年来,随着土地、能源、劳动力、环保成本的提高,沿海地区承载能力正在减弱。为了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拓展市场,企业往往将对土地、资源、劳动力、运输等成本敏感的生产环节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市场潜力更大的区域。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东部地区产业逐步有序转移是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现象,也与外部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产业转移,一般指由于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引起的产业(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或者迁移现象(陈耀,2009)。一般来说,产业转移可以分为整体性产业转移和选择性产业转移两类。整体性产业转移模式,将发达区域某一产业的技术、装备、管理和人才等要素整体移植到欠发达区域,重新组织新的产业生产基地。整体移入式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是跨国、跨区域直接投资。对于转出地来说,由于是生产要素整体移出,腾出空间来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区域的竞争力。对于承接地来说,不仅将资本引入,而且会引入先进的技术、管理方式、市场理念,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受沪皖两地关注的华谊集团的整体转移就是一例。2008年这个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华谊集团投资70亿元,在巢湖市建设无为化工产业基地。华谊无为产业基地的项目技术水平尤其是节能、环保等环节均引进和自主开发了一大批新技术、新设备,这是典型整体性产业转移。随之,杜邦、巴斯夫、拜尔等世界知名化工企业已开始与巢湖市联系,商谈建立合资企业事宜。安徽一批化工企业也在进行着产品的调整和重组,在产业链上与之配套(王正忠等,2009)。
选择性产业转移模式,是指整合各个生产协作企业,将其并入同一公司之内,变外部生产协作模式为内部化分工协作,以节省市场交易费用,提高整体效率。企业把那些有着清晰的和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活动保留在原地,比如设计、研发和营销,只转移生产链上某些环节,如制造、生产,通常属于产业链中低端部分。以服装业为例,理想的模式是低端的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留下高端的手工制作和研发、创意、商贸等环节,就像巴黎、米兰那样成为时装流行趋势的发布地。以温州的康奈集团为典型,由于温州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城市服务功能比不上上海等大城市,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有在更宽广的平台上统筹利用资源的内在要求。温州中小企业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来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产业转移来统筹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姜增尧,2009)。这些企业首先在实现自身升级后,发展了品牌、研发、创意等面向服装制造的服务业,这时才能将制造环节转出去。
无论是整体性产业转移,还是选择性产业转移模式,两者共同点在于: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或者迁移现象。其背后内容是把附加值低的产业或部分环节转出,为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腾笼换鸟”。从产业转移规模看,正呈现出不断加大的趋势,表现为沿海加工工业和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腾笼换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就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集中于纺织、服装、制鞋、塑料等轻工产品及机械制造、铁合金、化工等传统产业,以及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褚晓亮,2010)。从迁移企业来看,把“廉价劳动力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的富士康,随着毛利润的下降和用工成本的增加,将在郑州设立新工业园,随之,英特尔关闭上海工厂并扩建成都生产基地,惠普在重庆设立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海尔、格力、美的、TCL等家电企业启动内地新建生产基地计划……(王一鸣,2010)。自此,分布东部沿海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受到制约的背景下,正掀起一轮西进的产业转移大潮。
(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的思路与路径——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加快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承接的意见与规划。产业承接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建设产业承接生产基地示范区,以工业园区作为载体,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落地项目的集聚效应,引导和促进产业合理有序地转移,从而赢得更大发展空间,推动中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接下来,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阐述产业承接的路径,意图在于如何做好产业承接,进一步深化产业承接的总体思路。
第一,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撑体系。中西部大多数省份出台制定承接相关意见与政策,对未来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项目上,财政、土地、人才、物流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支持政策。以内蒙古为例,首先,能源供应方面,自治区提供优惠的、充足的电力供应,提高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用电可靠性。其次,税收方面,实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以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企业总收入的70%的转移类企业,2010年前按照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最后,提供优质的融资服务。自治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转移项目在银行贷款财政贴息上给予倾斜。
第二,以工业园区为承接产业落地项目的载体。以内蒙古为例,凡是在一年内承接产业转移落地项目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工业园区,自治区给予100O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2010年,内蒙古将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主体作用,调动各盟市旗县的积极性,重点承接优势特色产业延伸配套加工项目、大型装备制造项目、劳动和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等领域。
第三,开辟承接产业转移的信贷“绿色通道”,这意味着各地区、各部门要保障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优先审批立项、优先环评、优先提供以非耕地为主的土地资源。其次,对符合条件的转移企业适当增加贷款额度,放宽企业贷款抵押担保条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担保机构为落户加工贸易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鼓励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为企业融资提供流动资金与担保,解决企业资金问题。
第四,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整合产业链条模式。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加大开放引进力度,并吸引上下游产业入驻,以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坚持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综合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自治区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内蒙古在以资源开发与利用为驱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征与优势,侧重于产业链整合模式,主动承接来自长三角与珠三角的优势特色产业延伸配套加工项目、大型装备制造项目、劳动和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为主攻方向,积极打造“金三角”品牌,形成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与新型工业基地,在中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核心增长极。
不同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思路与路径略有不同。如,皖江城市带依托特殊区位优势,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创新升级为承接模式,以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六大产业为承接重点,积极构筑“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分布新格局,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推动“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而广西依托特有区位优势,以珠三角和港澳为主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发展传统支柱和特色产业,引进培育优势和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聚,打造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工贸易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与泛珠三角——东盟等区域的产业合作,拓展与港澳台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领域。
(三)新一轮区域空间格局面临着强制性调整
产业转移也是后金融危机区域发展格局调整的必然趋势。从国际经验看,每次大的危机都会带来区域发展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在这次危机后,随着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相对地位的提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到企业生产成本。把生产环节配置到成本更低的区位,就成为企业规避风险的必然选择。从中国经验来看,自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东高西低、东强西弱、南快北慢的空间格局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但是,从中长期发展来看,东部地区经济优势在于它已经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以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体系即将建立,并与国际高端区域的对接或超越已经提到了重要议程上,将有可能继续占领市场先机,完成东部地区产业体系从只注重规模数量的简单扩张向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方向的转变,腾出空间让位于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进而促进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此趋势发展下去,东部沿海地区将仍然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
在这个发展趋势的背后,还蕴藏着深层次的内涵。第一,东部地区发展与国际高端区域的对接或超越已经提到了重要议程上,如何在纳入国际经济发展体系中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是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金融危机大大加快了东部经济转型与产业西进的步伐。对于输出地的东部地区而言,需要急迫地消解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与问题,强制性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探索出新经济发展模式;而就承接地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如何应对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纽带,促进区域间政府与企业形成良性合作机制,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发展,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新视野、新格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第二,这一轮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的调整将着眼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发展的要求,将会以产业转移为突破口,提高自主创新,内外需求并举,加快建立和形成新型区域合作的机制。进而,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进行跨区域之间的合作,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科学发展。由此可见,未来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基本走向是:以产业转移为突破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更加合理的区域间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产业衔接、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要实现新型区域发展格局,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必须考虑到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输出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产业空心化风险。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时,投入大,成本高,短期内难以获得收益;而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受到总体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制约和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在创新机制尚未建立,新兴产业不能及时培育发展并形成规模,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还没有完全形成时,东部沿海地区将现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能失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出现产业空心化,并导致结构性失业的现象(王虎,2008)。
第二,存在承接地的综合配套能力较弱的风险。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整体水平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很多产业部门还未得到有效发展。综合配套条件严重不足,缺乏产业对接点和承载地,难以承接产业较发达,产业层次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产业,即使有些企业转移过来,也往往由于中间产品外购成本过高等原因难以形成集群式发展。
第三,在产业转移的项目中,不乏一批以能耗高,污染大,占地广为特征的产业,对转向地原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存在环境风险。这就需要承接地的政府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采取多项措施防止污染企业转入,在产业准入、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方面参照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提出标准,对高污染项目说“不”(《新闻晚报》,2010)。但是,根据逐底竞争理论(race to bottom),政府间不可避免的竞争格局会让这种行为仅仅成为小概率。在现有行政体制的框架下,政府官员升迁与经济绩效存在密切的联系(周黎安,2007;徐现祥等,2007)。虽然说,从各地政府官方网站上都看到,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短视视角来谋求发展的思路已植入地方政府的建设规划中。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欠发达地区会存在“饥不择食”、“盲目引进”的机会主义。此外,财政分权的机制使地方政府拥有了对财政收入的剩余控制权,强化了政府间对经济资源的争夺,随着政府间竞争正面效应不断释放,非理性竞争的负面效应会不会显现出来?如果只是单一的产业转移,只是想缓解发达地区的用地压力,环境压力,转向地的人们也要忍受发达地区人们曾经忍受过的苦闷。转移让当地人失去生存的土地,得到的就是一点土地使用金,这不利于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新型区域合作机制实施,更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旨。
四、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调整的进程。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是:首先,在全球进入深度调整,外需在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寻找到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点,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其次,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形式,促进东中西互动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再次,加快产业转移与承接步伐,优化区域空间格局,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最后,加大对老少边穷、边疆少数民族等特殊类型区的支持,是区域中长期发展的着力点。
第一,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条件。“救命式调控”的短期急救将使政府强行干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成为“双刃剑”。这类宏观调控所产生的短期效应会继续强化政府在经济干预中的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央政府应该逐步弱化“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过程的参与,相反多运用“看不见的手”去营造市场环境、规则和秩序,着力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高政府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区域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形式,促进东中西互动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新型区域合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东部地区保留研发和市场,把加工制造装配等转移到周边地区,从而形成纵向分工。按照产业分工与互补的一般规律,东部地区将在新形势下推进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同时开展跨地区之间优势资源的互补性整合与协同式的联动发展,其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将朝更紧密、更互动的方向发展。虽然新型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但需要警惕区域冲突与市场封锁,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与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因此,要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率先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打破区域市场封锁,推行统一的市场准入政策、统一的产品检验和市场执行准则、统一的市场法制环境,形成若干个区域统一市场(张若,2009)。只有发挥区域资源互补优势,形成错位竞争空间格局,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加快产业转移与承接步伐,优化区域空间格局,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中西部地区需要借助承接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投资,实现其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当然,要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个过程中,不能饥不择食;以降低环保门槛来承接产业转移,对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承接要严加控制;超出环保指数的,坚决予以拒接(李晓西,2009)。其次,要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产业转移,而不是采用国家统配方式的计划模式,明确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尊重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与承接地实际需求相对接,从而形成东中西联动发展。最后,落后地区政府应提升综合配套能力,对承接重点产业给予信贷、财政、税收扶持。同时,建立健全跨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通过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实现区域间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从而实现各方共赢。
第四,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老少边穷等特殊类型区的支持,它是我国区域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着力点。解决这些特殊地区仅依靠市场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制定出分别适用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专门性政策,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加快基础实施的建设,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结合本地比较优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增强与发达区域的经济联系(林家彬,2004)。对于那些过去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在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和制度的创新(周良民,2007)。通过体制改革,使援助对象与目标清晰,援助渠道透明,援助监督规范,援助政策运转规范。这将不仅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而且能优化特殊区域的空间格局,促进跨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2010-10-02
注释:
① 选定区域的依据:我们先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划分为东部、中部、东北、西南、西北五大区域进行分析,根据五大区域在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情况,将其作为典型区域来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以点到面的研究思路,突出区域研究的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因而,东部地区确定为浙江;中部地区选择为江西;东北地区确定为吉林;西北地区选择为内蒙古;西南地区选择为广西。
标签:中西部地区论文; 金融风暴论文; 金融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项目成本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