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中国每一年都会生产并消耗大量的混凝土。对于现代建筑业的施工来说,混凝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材料,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且混凝土的质量好坏与制作过程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必须要格外注重分析、研究建筑行业工程施工时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与要点,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促进企业施工水平的提升,继而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房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要点
1.1混凝土施工材料准备要点
混凝土施工材料分为多种,有水泥、骨料以及外加剂等。将这些材料与水混合,进行充分搅拌,使之形成结构均匀的混合物。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在施工前必须针对材料配合比进行科学实验,选择混凝土性能最好的配合比,水泥选择必须符合房建施工需求,避免对不同规格的水泥材料进行混用,以免造成混凝土性能减低。对于水这一材料,需要在施工前进行抗腐蚀性检测,保证其性能符合混凝土拌和要求,否则需要换成清洁水。对于混凝土施工的不同需求,要对混凝土施工材料加入外加剂,必须选择质量过关且性能符合需求的外加剂,对于加入混凝土材料中的外加剂,要在施工前做好性能检验。
1.2配比技术
混凝土各部分组成材料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设置混凝土的配合比时,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施工场地的要求,还要考虑施工成本,注意施工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从而进一步依据精确的计算,得出高性价比的配合比。此外,还要注意到施工现场混凝土的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之间的差距,在拌合混凝土进行施工之前,工作人员必须要测试集料的实际含水量,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
1.3搅拌技术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按照配合比来计算混凝土各部分材料的用量,并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详细来说,就是集料的用量误差应该在±2%之内,水的误差应该在±1%之内,水泥与外加剂的误差与水相同。此外,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各用料的投入次序,且把握好搅拌的时间长短。总结来说,冬季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该在三分钟左右,其余季节应该在二分钟左右。
1.4混凝土的浇筑
把混凝土原材料配比好了之后,我们就要对它进行搅拌,采用合适的方法,合适的力度,对配比好的原材料进行搅和,而且搅和的时间也要控制很好,搅和好了就采用合适的方式把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工地上,中途也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行受到影响。接下来就是把混凝土进行浇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决定了施工质量,所以必须把握好。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格外关注重视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其他可能产生影响因素进行把控,争取做到混凝土浇筑的最佳质量。浇筑好了的混凝土还有最后一个工序,就是混凝土的养护,这个工序也很重要,我们要在养护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补救,这样才可以保证最后整个环节都是正确的,才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1.5混凝土振捣关键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关键技术的掌握,直接关系着混凝土振捣效果。若采取插入式振捣的方式,要控制好移动间距,一般在振捣半径的1.5倍以内。在轻骨料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一般令移动间距在振捣半径之内,以达到良好的振捣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应用振捣器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其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以振捣半径的0.5倍作为最大范围,并且在振捣过程中要避免与钢筋、模板发生碰撞,否则会影响实际振捣效果。振捣器使用过程中,所掺入混凝土的深度应当控制在50mm以内,以确保混凝土振捣施工得以规范有序进行。表面振捣器应用过程中,要控制好移动间距,结合已振捣部位实际情况,令振动器覆盖其边缘,从而保证表面振捣质量可靠。附着式振捣器的运用,要通过试验来确定间距,保证设定的科学性,令其与模板规范连接,从而切实提升混凝土振捣质量。干硬性混凝土与轻骨料混凝土在实际振捣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出发,来科学选择振动方式,在这一方面,加压振动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振捣,必须要仔细观察模板、支架、钢筋等具体情况,判断其是否存在变形,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令混凝土浇筑构件质量可靠,能够与建筑工程相关设计要求高度相符,这对于混凝土施工处理质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在混凝土振捣施工中,要科学选择振捣器,并加强其作业质量的控制。在这一方面,混凝土表面不可出现浮浆现象,混凝土不可下沉,进而有效控制振动作业时间,确保其处于标准范围内,不可出现过振的情况,否则极易导致混凝土均匀性受到影响,造成离析与返浆情况,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房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提升施工团队人员的技能水平
由于在混凝土施工中对结构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人是混凝土施工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确保技术人员能够科学严谨地进行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操作,才能确保房建混凝土施工质量。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并保证技术考核通过后才能够进入现场进行操作。
2.2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控
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系统中,关施工环节的控制是核心任务。将施工环节进行精细化的管控,能够把混凝土各项工艺的施工质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利用动态、全方面的管理,提升混凝土的质控力度。第一是在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要指定专人进行科学细致的验收工作;第二是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合时,施工部门要指定专人对混凝土的拌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第三是在混凝土的养护阶段,施工部门要指定专人对混凝土的表面定期洒水,保持湿润。在冬季则需要保温,比如其表面覆盖草垫等物品。
2.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对于整个混凝土结构施工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混凝土浇筑之前的材料养护以及混凝土浇筑之后的墙体养护。材料养护,顾名思义,对材料进行有效的合理保护、保管。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材料的配比,不易存储过多的混凝土材料,因为在过长的存储时间后,材料会出现变质、损坏等情况。另外,对材料的置放环境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浇筑之后的墙体养护指的是在建筑环节结束的前段时间,首先拆除模板,其次对墙体进行有效的检查,检查是否出现裂缝等情况。在浇筑结束的两天后,对直接裸露的墙体进行保护,从而有效避免墙体损坏等不良情况的出现。
结束语
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质量高低对于整体建筑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建筑质量,必须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有效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只有不断完善建筑施工技术,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方能有效推动我国建筑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高层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54.
[2]王兴立,闫竹玲.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1:59-60.
[3]索永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28-29.
论文作者:杨润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