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与实践》心得体会
于莹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边河中学 255400
《朗读的时间去哪儿了》这本书是“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之一。它像一股清泉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丝丝凉意,恰逢继续教育学习,两者碰撞,激起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对7~9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中了解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等。在《中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与实践》中关于中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这一板块,也特别指出“课堂重心下移,把朗读的时间还给每个学生”“结合实际,讲点朗读基础知识”,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价值凸显出来。遗憾的是,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很容易就忽略了本应该最在意的一点儿。
一位老师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可歌可颂的经典词时,学生在课堂上一共朗读了两遍,不管这节课老师设计得如何完美,没有朗诵,这节课就不是一节好的语文课。新基础教育提别强调“任何文章都包含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显然,这个老师是注重了诗词的内容,忽视了内容和情感的载体——语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首词的内容,老师设计了多个问题,老师提问,学生进行补充式回答,一节古典诗词赏析课就变成了一份思品试题,没有一点语文课的感觉。新基础理论指出:“阅读能力的若干次级能力,就是采用自然学习和直接的促进形成的教学活动两条路径相结合的策略进行培养。”朗读能力主要有技能型朗读和理解型朗读,初中阶段侧重培养理解性朗读,以读带学,用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像上面说的这节课,缺少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也就谈不上理解型朗读了。老师不停地说,学生偶尔回答,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暂且不说,单就“重心下移”“把朗读时间还给学生”这一点就没有做到。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就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为什么不能在学生不理解的时候,让学生朗读一下呢?在课堂上这是“舍”,也是一种“得”。
在本书中还点明:“通常情况下,老师把朗读当作一种活动形式,一种课堂讨论后替代总结的形式。”另一位老师讲授《老王》,这是杨绛的一篇散文。《散文怎么教》一书中明确点出:“散文是写实,重在抒发作者的情感,学习散文就是体悟作者的感情。”这位老师教学的重点是体味了作者的感情,但却是对老王的“同情”之情,读到最后一段我们知道,抓的核心词应该是作者的“愧怍”之情。为什么老师让学生读了,但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所偏离呢?就是因为老师“把朗读当作了一种活动形式”,只是形式而已。所以在引导学生读“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这一情节时,学生理解不了作者眼中的“直僵僵”和“镶嵌”,他们没有通过读与之相关的句段来获取信息。老师说有感情地朗读,那应该带什么样的感情呢?这是学生不理解的。书中说“感情朗读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学生得真的理解了,真的是前后文能融汇贯通了,才会读出感情啊。课上除了老师扒拉出的几个词、几句话让学生读之外,你有给他机会读别的内容吗?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总之,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王国,去朗读、品读、诵读、研读;读出真,读出善,读出美。通过读,去发现、去欣赏、去探究、去创造语文童话般的美丽、哲学般的深邃、音乐般的通灵、绘画般的神韵。语文课堂,读为基础,读为特色,读出情感,读出思想,读出神韵,读出高雅,读出品格,读出人生价值,读出人生方向,读出自我风采,读出卓越超凡。语文课之本色——读,唯有读可以铸造语文万紫千红的春天,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天堂,追逐七彩的人生梦想。
古代诗词也好,现代文也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当前最应该做的就是把应该属于学生的朗读时间还给他们,在读中提升理解表达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学习母语的尊严和快乐。
论文作者:于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感情论文; 这是论文; 形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