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外活动的设置与实施论文_梁艳娜

生物课外活动的设置与实施论文_梁艳娜

山东省威海市第七中学 264200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落实生物核心素养既要靠课堂教学主阵地更需要课外活动的支撑,课内外相结合,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课外活动的设置与实施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特点和学校的资源特点进行设置并实施,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从三个方面回顾一下我的做法。

一、利用海边资源优势设置探究类的课外活动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它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利用海边资源开发恰当的生物课外实践活动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

学生在学完生态系统的组成后,根据学到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选择材料,开展“尝试制作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瓶”的生物探究活动。实验结果是多数学生制作的生态瓶在3天内动物都死亡,有的甚至当天死亡。根据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失败的原因,最终学生分析总结得到的经验教训:

1.要注重实验材料的选择:放虾的比放鱼的活的时间长,体型小的比体型大的活的时间长。

2.要注重生态瓶中各种材料的数量和比例:生态瓶要想长久稳定,生产者、消费者、沙石、水的数量和比例很重要。学生经过本次的自主尝试,对生物实验研究有了科学的依据,于是带领学生在第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对各种成分的数量比例等进行研究,设计对照实验、寻找最佳方案。最终确定材料用具:黑壳虾、蜈蚣藻(黑藻)、500ml广口瓶、河沙。(1)广口瓶中水的量以总体积的2/3—3/4最宜;(2)广口瓶中沙的量以1-2cm最宜。最终实验取得了成功,有的小组制作的生态瓶,黑壳虾的存活时间竟然超过了半年之久。

设置探究类课外活动,学生们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获取学习的效果比理论上的说教要深刻得多,同时实验中学生拥有了成就感,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持续观察生物实验的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利用学校资源优势设置实践类的课外活动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30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大,仅为课程实验田“育菁生物园”就有60多块,每一块相当于一个大卧室的占地面积。每个班级一块实验田,根据各个学科的教学需要种植各种农作物或者花草。如冬季种植小麦、油菜花,春夏种植向日葵、玉米、地瓜、黄瓜、角瓜、西红柿、菜豆等等。“育菁生物园”植物的生长过程用于课堂教学,生长结果是教师的绿色食品。

初中生物课标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如“被子植物的一生,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包括的具体内容有“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在学习完这部分知识后,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我把学生引领到“育菁生物园”,具体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

小麦的种植、成长,我组织学生进入“育菁生物园”开展实践类学习,观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如小麦抽穗开花时节,观察花的结构,亲历小麦生命中几个重要的阶段,体验被子植物的一生。春季学生们栽种向日葵,孩子们在家里育苗,到育菁生态园栽种,分两组进行对照,一组向日葵进行施肥、浇水,另一组不作为,通过对比,学生感受绿色植物的生存条件——水和无机盐。“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进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亲本”,这个重要概念的学习,指导学生开展无土栽培地瓜,培育不同品种的地瓜苗,进行扦插等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帮助概念构建。利用广博的学校资源,生物实验课、探究课得到深入开展,学生受益匪浅。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设置STEM教育类的课外活动

STEM教育代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的统整的知识领域,不是将重点放在某个特定学科,而是将重心放在特定问题上,实现跨越学科界限、利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TEM教育要求能设计出作品,设计出创意作品是获得成就感的重要方式,也是维持和激发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好奇心的重要途径。因此,STEM课程从工程设计切入,以实践为明线,以学科核心概念、核心知识为暗线,以学习进阶认知能力为逻辑,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突出探究在理解知识中的作用,实现真实践、真探究。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学校作为实验校积极参与到STEM课外活动的开发与实验中,比较成功的活动案例有:以社会热点“雾霾来了”为主题“制作防霾口罩”的活动;以倡导环保为主题的“制作厨余酵素”的活动;以食品制作为主题的“酸奶的制作”的活动”;以手工创意为主题的“叶脉书签”的制作等活动,每一个活动的目标不同,利用的生物学的知识与生物技术也不相同,产品成果自然不同,但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的挑战与锻炼却是殊途同归。

新一轮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指向,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准绳。在初中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开展生物课外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论文作者:梁艳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1月总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生物课外活动的设置与实施论文_梁艳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