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万隆会议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万隆会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亚洲和非洲的独立国家摆脱新老殖民主义的控制,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自主讨论共同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举行这样的会议,在亚非国家历史上尚属第一次。这次会议史称第一次亚非会议(亦称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的发起国是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和缅甸五国。它们于1954年5月在锡兰首都科伦坡举行的会议上进行过讨论。同年12月,上述五国总理在印尼的茂物再次举行会议时,就召开亚非会议达成协议,规定会议的被邀请国必须是“具有独立政府的国家”。当时参加会议的29国中,亚洲除5个发起国外,还有阿富汗、柬埔寨、中国、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叙利亚、泰国、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国、南越(注:今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南部地区。)、也门等国。非洲有6个国家参加会议,即埃及、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今加纳)、利比里亚、利比亚和苏丹。(注:事实上,当时黄金海岸和苏丹的政府属于英帝国内的自治政府,它们都还不是独立的国家。那时的中非联邦(1953年10月由南部非洲的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等3块英属殖民地的白人统治当局联合成的)曾受到邀请,但没有参加会议。)此外,非洲还有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喀麦隆等国正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民族主义政党,以及南非反对种族主义统治的政党都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了会议。它们主要是突尼斯新宪政党、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摩洛哥独立党、喀麦隆人民联盟、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南非印度人大会等。
与会的29个国家,拥有16亿多人口,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2/3,有着世界最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它们实际上分为3种类型,即:大批的和平中立主义国家;极少数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少量已经参加西方国家组织的地区侵略集团的国家。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隔阂与矛盾,对于国际形势和国际问题的看法也有不少分歧。至于对参加会议的社会主义中国,不少国家更是会存在疑惧和误解,有的还抱敌视的态度。
会议使大家聚集一堂,彼此增进了解,讨论和解决亚非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十分难得的。很清楚,会议虽历经周折,但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在中国的积极倡导下,与会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互相了解,求同存异,努力合作的结果。其成果集中体现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公报分为“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其他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7个部分。(注:参见裴坚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237页。)它表明了与会国就共同面临的一些有着重大利害关系的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了决议。公报内容所体现的是努力促进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共同斗争的精神(后来被称为“万隆精神”)。
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更应该指出的是,在处理各国间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著名的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它又被简称为“亚非会议十项原则”,原载于最后公报的第七部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十项原则即:(1)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2)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3)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4)不干预或不干涉他国内政;(5)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6)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7)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8)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9)促进相互的利益与合作;(10)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应该说,这些原则的制定,不仅对于与会亚非国家,而且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友好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环顾当今风云变幻的世界,它们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二
万隆会议后,在会议期间亚非国家孕聚的团结合作精神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传承和发扬。可以说,万隆精神的直接结果是为第三世界的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万隆会议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和反帝、反殖斗争很快有了新的发展。1957年12月~1958年1月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了亚非人民团结大会,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代表参加,这是亚非国家历史上首次规模空前的民间集会。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地提出要进一步联合、协调和加强亚非人民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加速民族独立和促进亚非独立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还专门建立了总部设在开罗的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联系、协调和宣传工作。1960年4月继而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举行了第二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将理事会改称亚非人民团结组织。1963年、1966年又先后举行了第三届、第四届大会。以后,亚非两大洲的地区性国家会议和民间集会不断举行,进一步推动在反帝、反殖基础上的团结合作的发展。像在非洲,受万隆精神的鼓舞,从1958年起的4年中,先后召开过两届非洲独立国家会议和3届全非人民大会。第一届非洲独立国家会议于1958年4月15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召开。当时非洲所有的独立国家(加纳、埃及、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还有尚未独立的阿尔及利亚、喀麦隆和多哥等殖民地的民族解放组织代表出席了会议。在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情况下,非洲国家独自举行会议讨论自己的事情,这在非洲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会议通过了宣言和多项决议,反映了非洲国家争取和保卫独立自由的强烈愿望。“非洲必须由,不许干涉非洲”是会议发出的最响亮的声音。这次会议不仅促进了非洲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也加强了各国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力量,对当时仍处在殖民奴役下的一亿多非洲人民的斗争也是一大鼓舞。为了纪念这次会议,非洲国家把4月15日这一天确定为“非洲自由日”。至今,非洲国家每年在这一天都要搞纪念活动。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东西方冷战的严重对峙,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世界上许多新独立国家表示要走“和平中立”的道路,弘扬万隆精神,联合自强。经南斯拉夫、印度、埃及、印尼、加纳等国多年的酝酿、筹划和协调,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宣告成立。这次有25个国家领导人参加的会议发表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指出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和平中立政策,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加强成员国的团结和协商,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数十年来,它定期举行首脑会议、部长会议等,其成员国由开始的25个发展到21世纪初的110多个,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不少国家。不结盟运动已经在国际舞台上成为反帝、反霸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亚非会议结束后数十年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壮大。毛泽东早在1974年2月先后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阿尔及利亚主席布迈丁时,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注:《毛泽东同卡翁达谈话记录(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同布迈丁谈话记录》,均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8页。)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的这个战略思想,指出“从国际关系的变化看,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三
《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确认“人民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障碍”。同时还特别提到要支持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巴勒斯坦、印度尼西亚、也门等国人民的斗争。(注:参见《中国外交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386页。)显然,这对于仍处在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下的众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来说,上述号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它们深受鼓舞,增强斗争胜利的信心,推动着民族独立运动高潮的到来。史实证明,万隆会议后,亚非地区的民族独立斗争迅速高涨,其影响所及在全球范围内殖民地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史无前例的新浪潮。非洲人民的斗争站在最前列。南非有色人种民族主义政党与会。会后,它们在国内积极开展争取人权和种族平等权利的斗争。1955年6月,来自南非各地的3000名代表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克利普镇召开了大会,通过了著名的《自由宪章》,宣布“南非属于在南非居住的全体人民,黑人和白人”,号召一切民族立即团结行动起来,为实现各民族集团享有“应有平等权利”、“人民应当做主”的目标而奋斗。这标志着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统治具有更鲜明、更准确的斗争方向。在南非制定的《自由宪章》是非洲人民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的第一个有力行动。
万隆会议后,非洲人民的斗争普遍不满足于实现内部自治的主张,要求真正的独立,这是政治觉悟提高的表现。随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呈现出3个特点:一是斗争规模空前扩大,波及地区很广,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形势。二是参加民族独立斗争的群众更加广泛,斗争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三是非洲独立国家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推动着尚未独立国家人民的斗争深入发展。(注:参见陆庭恩、彭坤元主编:《非洲通史现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313页。)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非洲的农民、工人、民族知识分子、一些部落酋长和开明封建主,还有民族资产阶级都积极投身斗争行列。他们把改善生活,提高社会地位,争取经济、政治权利的斗争同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结合起来。在斗争的方式上,因国情不同和殖民地宗主国采取的不同的政策,有的国家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有的国家发动群众进行和平斗争方式,也有的采取上层斗争迫使殖民当局做出让步,还有的国家广泛开展宗教运动形式的斗争。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由民族知识分子起核心作用的民族主义政党和组织。万隆会议后,它们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末非洲约有130个民族主义政党和组织,其中有80多个是在万隆会议结束后的5年里建立的。
苏丹、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和加纳等国的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逐渐走上胜利的道路。苏丹在1956年脱离英国的控制宣布独立。阿尔及利亚解放战争的火焰燃遍全国各地。1958年9月,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为后来迫使法国在1962年不得不承认其独立创造了条件。摩洛哥和突尼斯的反法武装斗争同政治斗争相结合取得胜利,法国在1956年被迫先后承认它们的独立。英国在1957年正式承认加纳独立。加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取得独立的国家。西非的几内亚不屈不挠地进行反法斗争,终于在1958年摆脱法国的控制取得独立。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法属殖民地最早获得独立的国家。加纳和几内亚的独立,影响十分深远。1959年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法属西非和赤道非洲殖民地、英属东非和南部非洲殖民地,以及比属中部非洲殖民地的斗争成连绵不绝之势,声势浩大,震撼各殖民宗主国。1960年非洲终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连17个国家先后宣告独立。1960年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非洲年”。
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积极加入联合国,壮大了在联合国里的发展中国家的队伍。它们在那里积极支持正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殖民地人民的斗争。1960年12月联合国第15届大会通过了《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即著名的非殖民化运动宣言。宣言庄严宣布“需要迅速和无条件地结束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殖民主义”,“制止一切对付殖民地人民的武装行动和镇压措施”,使殖民地人民“能够和平、自由地行使他们实现完全独立的权利”。(注: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230~232页。)1962年成立了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注:该机构的全名是“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执行情况特别委员会”。),负责处理殖民地人民争取自治或独立的事务。联合国在支持和帮助殖民地人民赢得独立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万隆会议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提高了独立意识。殖民地坚持长期的斗争,在非殖民化运动的有利国际环境下,先后获得了独立。据统计,万隆会议之后的37年间,亚洲、非洲和其他大洲的83个国家先后取得独立,建立了主权国家。(注:它们分别是亚洲10个国家,非洲48个国家,其他大洲共25个国家。)西方殖民国家数百年来建立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是发生在20世纪下半期的伟大历史巨变,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变化。
四
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热烈地讨论了促进亚非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取得了广泛共识。在“亚非会议十项原则”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占有显著地位。在“附属地人民问题”部分中提到,殖民地人民遭受外来剥削也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要“积极予以根除”。在“经济合作”部分中强调发展亚非地区的经济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鼓励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并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措施。据笔者所知,万隆会议提出民族独立国家实现经济独立和联合自强的主张在这样庞大的多边国际会议里尚属首次,其意义十分重大。亚非独立国家也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实现经济独立是关系到政治独立能否稳固的头等大事。
万隆会议后,亚非国家在经济上取长补短,相互支持;在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剥削而进行联合斗争中的发展形势已初露端倪。前者如在不少国家之间签订贸易协定和实施进出口的相互优惠措施。后者是亚非独立国家间为维护本国的经济权益相互帮助,进行持续斗争成为它们对外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里树立了敢于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善于斗争夺取胜利的榜样。之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里成立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联合开展斗争。196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石油生产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和掠夺,维护本国的权益。该组织后来不断扩大。目前其成员国已有11个,甚至像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多个盛产石油的非洲国家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第一个原料输出国组织。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联合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其他成员国开展了石油斗争,其中也迫使国际石油垄断组织节节退让,石油输出国组织夺回了制定石油价格的主权,显示了发展中国家只要团结合作,加强斗争,就能够维护自身的经济权益。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当时参加会议的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成为著名的“七十七国集团”。其成立的目的是要在国际金融、贸易、关税、援助和开发自然资源等经济领域,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控制、剥削和掠夺。在以后每届联合国大会和贸发会议期间,它们都要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统一行动。几十年来,其成员国已发展到130多个,但仍沿袭原名。在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七十七国集团专门为会议起草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这表明发展中国家争取平等和公正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斗争进入争取建立新制度、新秩序的阶段。亚非国家在经济领域里建立的国际组织,还有著名的“二十四国集团”。它于1972年成立,主要是在国际金融与货币领域里协调立场,统一行动,抵制西方国家在金融领域里的剥削与掠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在经济领域里加强合作、互相照顾、平等互利的呼声进一步高涨,“南南合作”正是在过去数十年新独立国家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中国家自万隆会议以来,联合自强,维护自身的经济权益,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成为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一个重要特征。
综上所述,万隆会议的召开是亚非国家开创了独立自主地讨论和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先例。会议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推进了第三世界的形成,从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推动着以非洲和亚洲为主的世界民族独立运动走上胜利的道路,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促进新独立国家发展民族经济,联合自强争取经济独立,开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
万隆会议虽然距今已经50个年头了,但它倡导的万隆精神是以其务实、创新而富有生命力而永垂史册的。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亚非会议十项原则”仍是致力于建设和平公正国际社会的国家和人们应该遵循的准则。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瓦希德2000年4月22日在万隆举行的万隆会议召开45周年纪念会上说,万隆精神的实质是为了实现民族自立,铲除任何形式的政治霸权和某些国家对别国经济的控制。这种精神至今没有过时。当前有必要发扬万隆精神,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争取经济自主与振兴。上述这些看法,是很有道理的(注:参见新华社雅加达2000年4月23日讯。)。
标签:万隆会议论文; 英国殖民地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 法国殖民地论文; 非洲联盟论文; 民族独立论文; 殖民地历史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