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陇南配网;运行管理;评估与改进
一、现状目标描述
1.1陇南电网情况介绍
陇南市地域面积广阔,幅员面积2.79万平方公里,甘肃省地州市排名第三,总人员约280万,排名第五。但由于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区、秦岭山脉交汇区域,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
陇南电网位于甘肃电网最南端,承担着陇南市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供电任务,承担境内约180座水电站上网任务。截止2019年12月,全网共有变电站127座,10千伏配电网线路358条,长度11914.61公里,其中架空线路10156.32公里,架空绝缘化率10.92%,电缆线路17.64公里,电缆化率0.16%。其中农网线路270条,长度9187.765公里,平均供电半径34.03公里,架空绝缘化率5.1%,电缆化率0%,联络率10.74%。
1.2配调职责
承担县域35千伏公网变电站、用户变电站及10千伏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调控管理,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提出改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措施;负责指挥各县、区电网所辖设备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负责电网经济调度及网损工作;负责继电保护定值计算、收资等相关工作。
1.3 存在问题
1.3.1 配调自动化系统尚未建成
陇南电网自动化系统使用烟台东方电子DF8003系统,2011年投运,目前正在进行D5000系统改造中。配网调控自动化系统未建成,配网调控仍存在“盲调”情况。
1.3.2 配调停送电时间精益化程度不高
陇南配电网联络率较低,10千伏以上设备停电,大部分都会直接影响到配网侧停电,由于地处山区,天气多变,停送电时间精确管控程度不高。
1.3.3 配网分布式电源信息未上传
陇南经10千伏上网的分布式小水电共有141座,接入19座,接入率13.48%,未接入122座,装机容量均在2MW及以下,信息未上传直接造成调控管理手段缺乏,给安全管理埋下隐患。
1.4 目标
根据《国调中心关于印发2019年配网调度控制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调技〔2019〕51号)文件要求,陇南公司大力开展配网调控运行精益化管理,全面实现配网调控管理水平提升。主要完成以下三项指标:
配网
运行
管理 指标内容 完成率
配网安全管控 100%
核心业务管控 100%
技术支撑系统建设 100%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零投资”实现分布式小水电信息上传
陇南境内未上传信息的水电站共计122座,由于装机容量小,建成时间久远(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造难度大,同时地处大山深处,有线信号未覆盖,自动化信息上传调度的难度相当大。为了提高陇南电网小水电运行管理能力,2019年,在营销人员的大力协助下,通过电能表、无线终端采集器等设备实现小水电实时信息(电流、有功、电压)采集、前日信息(有功、电压、电量)综合查询等功能,基本实现分布式小水电信息集中监视。(见图1、图2、图3)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2.1.1 做好分布式小水电信息排查。一是对网内122家小水电计量点编码、表计编码等信息进行逐一核对,确保数据一一对应;二是组织营销人员对分布式小水电无线采集设备进行排查、整治,确保采集信息正确可靠;三是集中力量对信号传输较差的采集器专题分析,更换采集模块,解决信息传输易掉线问题。
2.1.2 做好分布式小水电信息集中展示平台开发。一是组织营销、调度人员分析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梳理调控运行所需的监控信息。二是将小水电信息采集展示平台系统建设项目纳入2019年公司成本项目,加强过程管控,确保项目落地。三是加强项目开发过程管控,与开发单位共同解决平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陇南小水电信息集中展示。
2.1.3 做好分布式小水电信息展示平台后续功能开发。一是结合2019年项目情况,梳理后续开发项目,力争实现小水电报表自动计算、展示,提高信息展示效果。二是全面开展全网小水电、分布式光伏等信息集中展示建设,实现全网分布式电源信息展示全覆盖。
图3 分布式小水电集中展示平台“电量信息汇总”
2.2 配网调控操作全面实现“开关置位”
陇南公司暂未建成配网自动化系统,目前依托配网图模系统实现配网线路设备人工置位操作,受配网设备增容、改造等影响,线路变动频繁,图实不一致问题较为突出,为了解决该问题,2019年以来,陇南公司强化管理,加强管控,实现10千伏调管设备图实一致。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2.2.1 加强制度学习、落实。通过班组安全活动,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国调中心关于印发2019年配网调度控制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调技〔2019〕51号)、《甘肃省电力公司配网电子图异动管理办法》,同时在公司日早会、周会、月度会等会议上进行宣贯,确保相关人员熟知配调管理要求。
2.2.2 建立“源头管控、过程监督”异动管理机制。一是通过停电计划综合管控,结合计划检修开展图模入库前的质量检查,提前管控配电网设备变动。二是加强检修作业批复审查,确保配电网设备异动全部可控在控。三是常态化开展开关置位工作,根据配电网实时变化,及时更新维护配网图模数据,确保图实一致,实现后台、现场“图实一致”,解决配电网“盲调”问题。
2.2.3 强化监督、考核。一是将配电网“图实一致”情况纳入公司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对未经批准擅自变动配网设备的单位严肃考核;二是将配电网“图实一致”情况纳入安全专项奖励,按季度对“图实一致”情况综合评价,并分别进行奖惩,倒逼供电所等单位强化配电网设备异动管控。
2.3 “调控倒闸操作方案”实现停送电时间精准管控
陇南公司境内仍存在单线单变及串葫芦供电问题突出,配网线路手拉手互供能力差,遇到较大规模电网检修工作,方式改变涉及范围广,面积大,调整灵活,同时由于调控一体化的全面深化,调控端远方进行断路器操作,都给快速、按时停送电带来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计划检修作业的停送电操作时间精准度,保障检修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公司建立“调控倒闸操作方案”机制(见图4、图5、图6)。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2.3.1 严格倒闸操作方案编制、审查工作。一是明确倒闸操作方案的编制范围,主要对10千伏主干线以上设备编制倒闸操作方案,公司管控重点为35千伏变电站全站设备、城区重要线路停送电。二是明确倒闸操作编制、审查时间节点。检修前一周完成倒闸操作方案的编写,检修前一日完成倒闸操作方案的修改、审查、下发。三是明确倒闸操作方案三级负责制,调控操作人员负责方案的编制、修改,调控班组长、值班长负责方案的审查,中心负责人负责方案的批准。
2.3.2 严肃倒闸操作方案的执行、考核。一是开展倒闸操作方案宣贯,提前组织各单位开展倒闸操作方案试运行培训,确保各单位熟知相关要求。二是严肃倒闸操作方案下发,对未按时间完成方案编制、下发的责任人纳入中心考核。三是严肃倒闸操作方案执行,对执行过程中无特殊情况造成时间延误的单位纳入公司绩效考核。
2.3.3 加大倒闸操作方案时间的固化、推广。一是加强倒闸操作方案执行情况的分析,安排专人跟踪,按月汇总、分析倒闸操作方案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整改、考核建议。二是加强倒闸操作时间的固化,通过对同一设备多次停送电时间的分析,固化同类设备停送电时间,实现同类设备停送电时间精准掌握。三是加强倒闸操作方案的推广,将方案同步下发至相关电厂、用户,降低用户侧影响,同时将典型经验推广至其他单位。
图6 调控倒闸操作方案流程
2.4 配网调控流程应用实现标准化
2.4.1 强化配网OMS系统流程应用。一是根据公司发布的月度停电计划,每月底前十日完成次月停电月计划OMS系统中的录入工作,发起流程时要求做到OMS系统中的相关数据与自动化配网图模中的数据一致,确保数据提取准确,从而提高配网停电计划执行率。二是配网检修计划OMS系统录入工作,要求值班人员提前一日完成检修计划录入工作,检修计划完工之后及时结束流程。对于检修计划变更的工作,及时在OMS系统中做相应的变更,有效提高OMS系统中检修计划的执行率。三是配电网异动管理流程是在配网检修计划中根据配网新增设备情况,及时在OMS系统中启动配电网异动管理流程,保证异动能关联设备库图模及图元关键数据准确可靠。
2.4.2 强化配网调控管理系统应用。配网调控管理系统中停电执行率和异动执行率的数据来源为OMS系统配网月计划管理流程和图模小系统。为了提高停电执行率和异动执行率严格规范停电月计划及异动管理流程以及图模小系统的及时更新和维护。
三、评估与改进
3.1存在的问题
3.1.1 配网图模方面。由于2019年陇南公司工程改造量较大,个别单位仍存在不能按时完成配网图模修订,造成短时间图实不对应的情况。
3.1.2 分布式电源信息上传方面。个别电站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移动电信覆盖质量差,受天气影响,传输信号仍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3.2今后的改进方向
3.2.1 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对调控、运维、供电所等相关单位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宣贯、落实配网调控运行管理各项要求,确保全员掌握配网管理各项制度,进一步提高责任心,切实服务、推动“三型两网”建设。
3.2.2 加强业务管控。配网调控是服务人民的第一线,按照国调51号文件要求,通过狠抓配网调控基础数据质量、推进主配网协调控制、深化配抢指挥管理、强化配网停电计划管控 、严格配网调控运行管理等方面,将配网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实现配网调控管理能力大提升。
3.2.3 加强应用推广。加强公司内部、兄弟单位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先进经验的推广应用,同时积极参加调控技能比武,开展规范化县调创建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配网调控管控能力。
结语:陇南供电公司通过进一步强化配网调控管理,在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实现了配网图实一致,解决了配调自动化未建成的问题;通过电能采集终端实现分布式小水电信息上传,解决小水电信息盲调的问题;通过开展“倒闸操作方案”机制建设,进一步确保了操作安全、检修质量,提升了停送电时间的精准度,实现协同有力、响应迅速、服务优质的目标。但是,由于自然条件(路况)、基础较差等限制,在业务培训、协同联动、异常响应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制度、流程规范执行,更加注重专业融合和流程优化,不断增强协同管控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为“三型两网”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
论文作者: 江盼, 杜力荣, 宋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4
标签:陇南论文; 操作论文; 方案论文; 信息论文; 分布式论文; 小水电论文; 一是论文; 《中国电业》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