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_为人民服务论文

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_为人民服务论文

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人民服务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发展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不要提倡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人民服务是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目前,人们对此尚未形成共识。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一切向钱看”,个人顾个人;有人认为,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不适合市场经济领域;还有人认为,为人民服务仅仅是对党员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对广大人民群众标准高了。受此影响,一些人为人民服务思想逐渐淡化,个人主义思想逐渐滋长,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见死不救等不道德行为不仅屡有发生,而且大有蔓延之势。面对这种社会现象,笼统地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同起来,同为人民服务思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区别的。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上层建筑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贯彻和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要求。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上。如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也就背离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必须明确,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不会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社会分工越来越职业化,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只有通过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优良服务才能实现。其次,从市场经济的共性看,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市场主体的这一目的必须通过为他人服务才能实现。市场主体为他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越好,越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没有对他人的服务,就不能实现自身的利益,更谈不上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见,市场经济不但不可能排斥为他人服务,而且恰恰需要通过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市场主体的利己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也只有通过为他人服务即为人民服务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这一点来说,它同市场经济是有着相同之处的。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这一共性不难看出,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统一的关系。

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如何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怎样才能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推广开来呢?

第一,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做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领导干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因为领导干部的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这个权力可以为公,用权为民,也可能为己,以权谋私。所以,领导干部是否忠于党,忠于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其天职,这不仅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信,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我们的领导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越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卓越领导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周恩来,他一生率先垂范,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凡是要求党员和公民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党员和公民去做的,他坚决不做。周总理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心里装着兰考人民,为了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虽身患重病,仍拖着病体跑遍兰考的一百二十多个村庄,规划出改造兰考的蓝图,取得了治沙、治水、治碱的巨大胜利。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人生价值定位。在他因公殉职后,人们看到了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阿里经济发展计划; 一是他仅有的钱款——8.6元。还有张鸣岐、李润五等优秀领导干部, 他们做官不为己,不谋私,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的关系,以人民给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幸福,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与此相反,有些领导干部置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于不顾,置拖欠农民卖粮款和教师工资尤其下岗职工生活于不顾,一心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为了个人的房子、票子、妻子、孩子,贪污腐败、蜕化变质、腐化堕落,走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反面,甚至像王宝森一样走上了犯罪道路,成为侵害、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分子,极大地损害了党在人民中的形象。所以,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和灯红酒绿的影响、声色犬马的诱惑,必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得起严峻的考验。一方面,要严以律己,防微杜渐,拒腐防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真正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和人情关,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干事,清清白白地为“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当官为什么”,“用权干什么”,“工作图什么”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要严格防止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和趋利性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中,搞权钱交易。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时刻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谋私的手段,真正做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是用来谋取私利。另一方同,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总结群众的经验,尊重群众的创造,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尤其要多为群众办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

第二,共产党员要把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终生不渝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在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与阶级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民的翻身解放就没有自己的翻身解放。况且,在艰苦的战争环境,党与人民群众天然地保持着患难与共的血肉联系,因而比较容易做到不忘党的宗旨,坚持革命的人生哲学。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坚持革命的人生哲学却面临着新的考验。特别是面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和刺激,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一些共产党员很可能逐渐淡忘自己参加革命时的初衷,忘记入党时的誓言,忘记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于是,价值取向发生倾斜,理想信念淡薄,单纯追求物质利益。理想、信念、前途,在他们观念中成了“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还有的党员把自己混通于普通老百姓,与民争名争利,正如群众说的“党员社员都是员,区别就在几角钱”(党费)。这些表现,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同共产党员的标准都是格格不入的。

共产党员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生为人民而生,死为人民而死”——这是每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所应当具有的价值理想。在战争年代,方志敏、江竹筠、董存瑞等革命先烈,正是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才毫不畏惧地抛头颅、洒热血,从容献身。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模范团长”李国安带领他的团队在千里北部边疆掘出了一眼眼甘泉,把干涸的戈壁荒原变成了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绿洲,把欢乐撒向了北疆的军营村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为人民幸福而辛勤“开泉”、“找水”者的形象,也向我们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人生哲学的全部涵义——为人民开出幸福泉。沂蒙好汉王廷江,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却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抱负——他把自己辛劳挣得的600万元资产无偿地献给集体,决心带领广大农民一同奔小康。正是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决定了王廷江的人生实践准则。共产党员就是像方志敏、李国安、王廷江这样的人。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只能在法律和政策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绝对不能以权谋私,利用执政党的地位捞取个人好处。

第三,在全体人民中要旗帜鲜明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精神。有的同志认为,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对广大群众标准高了。应当看到,为人民服务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不仅把中华民族先忧后乐、注重社会责任的优良传统升华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高度,而且在空前广阔的范围内开创了一代社会新风。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传统和价值观,不仅要求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且要求全体人民推己及人,勤劳节俭,见利思义,以天下为己任,关心社稷民生。然而,在现今社会,有的公民却丢掉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比如,群众对一些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作风不满,称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些与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小人物”动不动搞“吃、拿、卡、要”。对此,群众意见很大,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农村,有的人只管赚钱,不顾全局和社会效益,出现破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有的人用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在棉花、羊毛中掺杂使假,在猪肉、羊肉中注水;有的农民推崇“一切向钱看”,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等等。更为突出的是接连出现的见死不救、车辆肇事后逃匿等违背社会公德和做人道德的社会悲剧。这种社会冷漠症若不根治,让人们尤其是孩子们成长于冷漠的氛围中,生活的热情、责任就将丧失殆尽,民族也将失去其生命力和凝聚力。因此,在全体人民中旗帜鲜明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精神,就有着紧迫的、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

作为广大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也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扶贫帮困,也是为人民服务。在我们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无论何种岗位,不论能力大小,不论职务高低,都能够而且应当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总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道德的某些具体规范会有变化,但为人民服务这个实质不应该变,也不能变。只要每个社会成员都真正在行动上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一定会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能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标签:;  ;  ;  ;  ;  ;  

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_为人民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