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政工建设瓶颈论文_曹召国

突破政工建设瓶颈论文_曹召国

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蒙克山林场

摘要:当前,企业竞争实质是人,政工队伍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员工思想工作的引导者及指导者。在新时期和新的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建设进程与和谐状况。提高政工队伍建设水平,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每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企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与市场竞争状况的重要前提,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关键。企业政工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队伍建设的质量。在新形势下,企业要想提高内部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要提高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的质量,为企业中的每项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企业 政工建设 瓶颈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及环境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当前,企业政工思想主题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上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着更为开放的发展环境,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下面本文就对企业政工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一、当今企业政工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长期以来,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一直是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全体职工思想政治水平。加上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在变革中求发展,在改进中求加强。无论从政工综合素质,还是从政工工作环境来看,相比过去而言有着较大的进步。然而,仍存在一些瓶颈制约着我国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就当前来看,企业政工队伍中仍有以下几个问题,具体表现在:1、青黄不接现象:对政工价值的认识有偏差,国企政工队伍年龄普遍老龄化,后继的青年人才匮乏,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等价交换价值观的影响下。有些企业看重经济效益,不重视政工工作,认为党群工作是非经营性的,认为政工工作抓不抓都行,消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其次政工人员待遇普遍偏低。企业以创造利润为重要目标。政工人员的工作性质比较虚,不会立即带来实际效益,会让人觉得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一些政工人员受到冷遇,在升迁和个人发展方面,得不到与技术人员平等的机会,致使很多政工干部寻找机会改行。最后一些职工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不认可,尤其是年轻的具有高等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把政工职位看作首选,有本能的抵触情绪。2、精神状态不佳:由于企业政工人员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各个企业政工待遇有所差异,致使大多政工人员的思想不稳定,精神状态不佳,在工作上不认真,抱着应付心理,更为明显的是缺乏创新性、进取性。3、思想观念落后:当前大多数政工人员的思想还处于传统思想观念阶段,对事物的看法仅仅局限于表面,没有深层次对其进行研究,更别说创新;对一些新事物接受较慢,甚至不愿意接受,拘泥现状,同时较为保守及陈旧,致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没有突破性。4、业务能力不强:企业对政工人员的培训不足,有些政工干部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受传统思维影响,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政工人员之间由于年龄代沟问题出现思想分歧等。出现这些问题首先是因为企业在政工人员培训方面投入不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投入大量资金,但把政工人员拒之门外,政工队伍人员素质本来就参差不齐,长期得不到再教育,政工队伍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其次政工人员自律性不强,一些政工人员不与时俱进,不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懂办公信息化,工作效率低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突破政工建设瓶颈,提高企业政工建设水平

鉴于当前企业政工队伍现状,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政工建设水平:

1.构建完善薪酬机制

通过构建薪酬机制来提高政工工作的积极性,坚持多劳多得及公平的原则。首先,根据政工的学历、工龄等制定基本薪酬标准,促进政工的再学习;其次,根据政工的科研、创新及深造发放工资,如有些政工人员若做了一些科研项目,相应的完成了这份科研项目,那么他就可以获得较为丰厚的奖金,这种办法可有效激励政工人员积极进行创新研究;最后,根据政工的工作量、工作任务的轻重对薪酬进行调整,对于工作量大且任务重的政工人员,可适当增加薪酬,提高工作热情度及工作积极性。

2.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

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对于政工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位政工干部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素质过硬表现在:一、党性的素养,坚守信念。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时刻和党中央的政策思想保持一致性,同时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党性的思想内涵带动企业职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二、具有全局意识。必须具有远见的目光和宽广的胸怀,首先就是必须把服务我国现代化建设,作为大局观念,善于把握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新走向,积极为企业发展献策,为企业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加强专业化培训

企业要加大对政工干部的培训,提高政工队伍整体素质。以提高政工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不断改进培训工作,适应企业及政工人员发展的需要。企业政工干部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同时还要了解企业各方面的知识。新时期,企业员工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青年员工,大都是高学历、有理想的高素质群体。政工干部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除了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外,还要了解他们所从事的专业知识。这样能切实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解决他们在生活、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了解员工的专业知识,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了解员工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具有说服力,才能提高员工积极性,进而增强其凝聚力。

4.规范政工准入条件

为了确保政工队伍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最为重要的就是规范政工准入条件。一方面,对于从事政工职业的人员,必须要求具有企业政工职业资格证。具有政工职业资格证可相应的减少企业政工时间及培训成本,提供企业政工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严格规范政工入职程序。每一位政工人员在入职之前,需经过企业的层层考核(职业资格考试、招聘笔试及面试等)。在确定录用人员之前,应对应聘人员的性格及身体进行详细的检测,全面及客观评价应聘人员。在测评的同时观察其特长,最终选择出责任心强及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要想稳定政工队伍,就必须推行政工考评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政工队伍。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政工人员进行考核,相应的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考评机制,与薪酬及职称相挂钩,这样一来,能够充分调动政工工作积极性,稳定政工队伍,做一名优秀的思想工作人员。

6.营造学习激励环境

人才的竞争,只有不断学习新方法,创新新思路才能够与时俱进。为此,企业内部应营造学习激励环境,促使政工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形成全体政工人员共同学习的良好局面。

三、结语

近几年,伴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转变,职工价值观存在多元化,利益存在多样化,矛盾存在复杂化,使得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鉴于此种现象,应切实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水平,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为此,以上本文首先分析企业政工队伍现状,然后探讨如何提高企业政工建设水平,以能够为同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论文作者:曹召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突破政工建设瓶颈论文_曹召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