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魏云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魏云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 江苏 徐州 221600

摘要 : 目的 深入分析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产科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数量为25例。对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于实验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数据表明实验观察组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平均成绩也要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当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顺利分娩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关键词: 产科护理; 品管圈活动; 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由于产科患者容易出现突发状况,分娩时间不能做到准确把控,因此经常需要急诊和夜诊,导致其风险程度更高,任务程度更加繁重,又因为家属和患者对于新生儿的关心和期待,家属的情绪更加急迫,和医护人员之间也更容易产生矛盾。品管圈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促进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对于推动管理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选取我50例产科患者,分析对其实施不同护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旨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的研究数据与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产科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数量为25例。实验观察组中,患者年龄都在21~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1±1.5)岁,常规护理组中,患者年龄都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9±1.6)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并且,本次研究已经征得所有患者的同意。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按时服用药物。对实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品管圈的准备工作。 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前,产科科室主管人员参考权威的专业性文件,对品管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编写,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将科室护理人员依据年龄大小、工作时间长短和个人优势进行对应分组,明确各组的任务,并有针对性对品管圈细节知识进行扩展和掌握。②孕产妇护理品管圈。 依据医院制定的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其严格的巡查制度,护理人员在早中晚加不定时地对患者情况进行查看,随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若是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潜在的风险,应立刻上报,并及时作出应对策略,帮助孕产妇进行纠正。除此之外,在巡查过程中,还应该兼顾孕产妇的隐私[1]。③新生儿护理品管圈。新生儿体型小,且面相不显,放置在保温箱中时难以分辨,一般情况下医院采用手圈和胸牌进行分别。但是,现阶段医院的手圈和胸牌容易脱落,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医院可以采用质量更好的手圈和胸牌,并将其佩戴在显眼并不易脱落的地方。并且,医护人员应该告知产妇手圈和胸牌的重要性,避免在与婴儿接触时发生脱落。④健康教育品管圈。 就在产科护理的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对患者和新生儿的健康有所不利。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在护理人员小组中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学习。另外,孕产妇和家属也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2]。

1.2.2评定标准

本文以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作为评定标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1.3统计学处理运用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标准差(X(—)±s)来显示计量资料,应用X2来检验组间差异。两组资料差异比较,P<0.05,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数据表明实验观察组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是4%,而常规对照组为32%,可以看出实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患者。另外,实验观察组中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平均成绩为94.8,而常规对照组为85.9,可以知道实验观察组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将患者的身体健康作为关注重点。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把控,并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积极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产科科室的特殊性使得其对于护理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一旦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到患者和胎儿的健康,还容易造成家属和医护人员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产科科室的风险管理进行深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3]。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使产科科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和完善,促使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有利于护理工作的严格执行,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患者和胎儿的健康提供保障[4]。本文针对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提高中的应用效果作出研究,发现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更大范围地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尤倩,耿晓平.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提高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8):1475-1476.

[2]郭姗.胃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提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904-1906.

[3]李功基,苏雪琴,刘燕华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6,11(14):56-57.

[4]江晓霞.产科分娩室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4(8):1475-1476.

论文作者:魏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魏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