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4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高危型HPV-DN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针对可疑病灶展开病理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456例患者中,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阳性者共计181例,阳性率为39.69%,不同年龄组患者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宫颈糜烂程度与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本组患者经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无异常者共计80例,构成比为44.20%。结论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高危型HPV-DNA检测;阴道镜
目前临床上,宫颈癌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现阶段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1]。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为宫颈癌的一个主要致病因子。经过相关的医疗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癌前病变早期诊断、治疗为防治宫颈癌的关键[2]。因此,对患者实施HOV-DNA分型检测,可为宫颈癌的筛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临床患者展开高危型HPV-DN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共计选择4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19-72岁之间,平均(35.9±12.4)岁。其中19-29岁患者55例,30-39岁者225例,40-49岁者128例,50-59岁者34例,60岁以上患者共计14例。456例患者中,出现白带增多,合并出现腰骶部酸困不适,或者是劳累后加重等症状的患者共计130例;在月经后,阴道淋漓出血者共计42例;性交后,阴道淋漓出血者共计49例;绝境后阴道排液症状者共计3例,另外患者无明显症状出现。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4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高危型HPV-DN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针对可疑病灶展开病理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2 检查方法
妇科检查:本组456例患者均接受了妇科检查,证实为宫颈Ⅰ度糜烂者120例,宫颈Ⅱ度糜烂者145例,宫颈Ⅲ度糜烂者57例。宫颈光滑者61例,宫颈光滑者或者是颈管增生者33例,宫颈腺囊肿者18例,宫颈癌广切术后16例,生殖道尖锐湿疣者6例。
HPV-DNA检测:以美国HC2HPV-DNA检测方法为依据,设立专门的实验室,按照实验步骤展开高危型HPV-DNA检测;针对高危HPV-DNA检测结果阳性患者,对其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存在可以病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确诊宫颈癌患者,术后进行高危HPV-DNA检测。
1.3 数据处理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经( ±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采取t检查,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取Χ2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危HPV-DNA检测结果统计
本组456例患者中,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阳性者共计181例,阳性率为39.69%,不同年龄组患者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高危HPV-DNA检测结果统计
2.3 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
本组患者经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无异常者共计80例,构成比为44.20%。经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慢性宫颈炎。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宫颈癌已经成为妇科肿瘤死亡的第二个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病例数为50万例左右[3]。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4]。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曾有研究显示,大部分的HPV感染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是表现出亚临床感染,但是其会诱发严重后果。HPV感染可使宫颈癌的发病危险性增加250倍[5-6]。
尽管经普通的宫颈脱落细胞防癌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约有50%的患者,在发现细胞学异常时,疾病已经发展成宫颈浸润癌[7]。相对于传统细胞学检查而言,HPV检测优势明显,对于细胞学正常或者是轻度异常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8]。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临床患者展开高危型HPV-DN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发现,本组456例患者中,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阳性者共计181例,阳性率为39.69%,不同年龄组患者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宫颈糜烂程度与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相关性;本组患者经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无异常者共计80例,构成比为44.20%。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9-11]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利基林,唐艳萍,邓伟,等.2004-2005 年广西女性宫颈癌死亡状况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11,4:213-215.
[2]李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6:346-350.
[3]张蕾山.宫颈病变液基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临床研究,2010,19.
[4]宛利梅.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 HPVDNA 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01-102.
[5]马琳.TCT、高危 HPV 分型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01):67-68.
[6]李萌辉,世霞,刘俊田.两种高危型HPV检测方法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1):1300-1303.
[7]吴小平,林美丽.高危型 HPV 检测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2):110-111.
[8]谢珊艳,任鹏,吕晨君.TCT,HC2-HPV-DNA 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联合应用[J].中国性科学,2014,23(03):82-84.
[9]王长奇,王康,陈燕萍,等.HPV 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的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02):166-168.
[10]辛亚兰,冯晓芬,王卡娜,等.阴道镜联合 HPV-DNA 测定诊断351例宫颈病变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08):1252-1255.
[11]董云灿,耿建祥,张劲松,等.1722例已婚女性宫颈细胞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的分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07):817-820.
作者简介:刘利,女,42岁,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河北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
赵海英,女,42岁,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王杏芹,女,50岁,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黄泽俊,女,43岁,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刘利,赵海英,王杏芹,黄泽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宫颈癌论文; 患者论文; 宫颈论文; 阴道镜论文; 妇产科论文; 筛查论文; 并对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