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 法律责任制度变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律责任论文,制度论文,质量论文,CP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为促使注册会计师(CPA)更好地履行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鉴证的职责,以达到有效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目的,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制度来规定CPA的法律责任,这些法律制度主要有: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1996年1月1日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以下简称《独立审计准则》)和1996年4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处理的复函》(又称“56号法函”)。《独立审计准则》基本确定了我国独立审计职业标准,使社会公众对独立审计工作质量有了衡量标准,为识别独立审计有无过失行为提供了依据。“56号法函”成为独立审计出具虚假验资报告的民事责任的第一个专门的司法解释,也使得社会公众对独立审计的民事法律责任有了初步了解。1999年颁布的《证券法》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15通知》)与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1.9规定》),加大了民事责任的惩罚力度。但是否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尽管有规范研究对此持肯定态度,但还缺乏检验证据的支持。
二、文献综述
在国外,Zoe-Vonna Palmrose(1988)通过经验数据测试发现,加大法律处罚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1]Dopuch & King(1992)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不同程度的审计师法律责任对审计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影响,结论表明审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疏忽责任制和严格责任制比无责任制能够提高审计质量,但严格责任制下的审计质量并不比疏忽责任制下的高,即加重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并不总能提高审计质量。[2]Derek K Chan & Suil Pae(1998)的研究结论大致相同。[3]
针对我国的情况,刘峰、张立民等(2002)认为,中国审计市场不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审计师没有动力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也就意味着加重法律责任安排并不一定能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4]吴联生、顾智勇(2002)认为,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责任合约安排能否确保高质量的审计,关键在于责任合约安排是否能让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注册会计师主动地去履行合约安排,合约安排的关键在于必须使注册会计师违反合约的成本大于由此带来的收益。[5]李爽和吴溪(2005)认为,审计师明显地感觉到自身的法律责任越来越重,但审计质量似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6]李明辉、曲晓辉(2005)就虚假财务报告及其法律责任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部门对虚假陈述惩罚不力、缺乏有效的民事诉讼制度是形成虚假财务报告的重要原因。[7]刘成立(2006)的研究认为,具有较高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事务所并没有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其主要原因在于审计师面临的法律风险很低,严厉的法律环境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8]张奇峰、雷光勇(2006)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了独立审计市场中的审计质量均衡状况及其成因,认为现有法规对审计师的激励不足、约束不够,目前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难以达到社会公众的期望要求。[9]
三、研究方法
(一)审计质量的衡量
国外大量研究发现,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操纵性应计利润能够有效地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Subramanyam,1996;Bartov,Gul和Tsui,2000)。[10][11]操纵性应计利润与事务所遭受诉讼、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正相关(Heninger,2001;Bartov,Gul和Tsui,2000)。[11][12]公司具有边际ROE代表其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更高(蒋义宏,1998;Chen和Yuan,2004),表明截面Jones模型在国内市场同样具有适用性。[13]此外,夏立军(2003)在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对多个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其调整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相对其他模型来说,分行业估计并且采用线下项目前总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估计行业特征参数的截面Jones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公司的盈余管理。[14]因此,本文借鉴Myers,Myers和Omer(2003)的研究方法,[15]采用陈信元、夏立军(2006)相同的做法,以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审计质量。[16]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我们选取的研究样本分别是1994年、1997年、2000年和2003年的上市公司。并对这些样本公司执行如下筛选:(1)剔除当年度新上市(距年度报告日上市时间不到1年)的公司。剔除这些公司的原因是,本文需要用到上年财务指标以计算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而新上市公司上年财务数据会引起操纵性应计利润计算的误差;(2)剔除金融保险行业公司。因为它们的应计利润和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独特性;(3)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为了保证每一年份、每一个行业组合有足够的样本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并使分类具有合理性,我们参照陈武朝、张泓(2004)的做法对行业进行了适当归并和调整。[17]
1.删去A(农、林、牧、渔业)、B(采掘业)、I(金融、保险业)三类行业的公司。
2.将C类(制造业)中的行业代码进行适当调整。由于C类公司数量多,除保留C4(石油、化学)、C6(金属、非金属)、C7(机械、设备、仪表)、C8(通信、电子)四类公司外,将其他C类公司全部归并到C9(其他制造业)。
3.保留G(邮电通信业)、H(批发和零售贸易)、J(房地产业)三类公司,而将属于D、E、F、K、L类的公司全部合并到M(综合类)。
经过上述调整,最终得到C4、C6、C7、C8、C9、G、H、T、M9个行业。
(三)检验模型和变量说明
本文构建如下模型检验CPA法律责任安排的制度变迁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
1998年之前,上市公司并未披露现金流量表。为此,本文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额(累计折旧年末余额-累计折旧年初余额)+无形资产摊销额(无形资产年初数-无形资产年末数)+财务费用+递延税款变动数-(流动资产增加额-货币资金增加额-短期投资增加额-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增加额)+(流动负债增加额-短期借款增加额-应付股利增加额-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增加额)
2.测试变量。测试变量D1997,D2000,D2003均为虚拟变量,用来检验不同阶段CPA法律责任安排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若样本属于1997年及以后期间,D1997取值为1,否则为0;若样本属于2000年及以后期间,D2000取值为1,否则为0;若样本属于2003年及以后期间,D2003取值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Tenure为审计任期,审计任期是公司所聘任的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累计年份。具体来说,我们把IPO审计(即三年加一期的上市审计)作为审计任期的第一年,如果以后未发生事务所变更,那么审计任期按年累加;如果发生事务所变更,那么将变更当年作为新任事务所审计任期的第一年;如果发生事务所合并,那么合并前后的审计任期连续计算。Switch是虚拟变量,用以控制事务所变更对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如果负责公司当年年度报告审计的事务所与上一年度不同,则取值为1,否则为0。Big10是虚拟变量,用以控制事务所规模对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我们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客户的数目对事务所的规模进行排名。如果负责公司当年年度报告审计的事务所是国内十大事务所,那么取值为1,否则为0。Growth、Comsize,AdjROA、Lev分别代表行业成长性、公司规模、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Growth为公司主营业务增长率,等于公司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与上年相应数据的比值,Comsize为公司当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AdjROA为公司当年营业利润与年末总资产的比值,Lev为公司年末负债总额与总资产的比值。
四、研究结果
(一)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
表1给出了样本公司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DA的均值为-0.0019,标准差为0.1446,分布大致对称。审计任期最大值为12,最小值为1。Switch的均值为0.062,说明上市公司很少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中由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比例为32.7%。
(二)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
表2报告了相关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从分析的结果看,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D2003具有相关性,说明从《1.15通知》和《1.9规定》发布后,审计质量有明显提高。此外,DA还与Comsize、ADjROA、Lev相关。但还需要进一步做多元回归检验。从整体看,检验模型中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三)多元回归分析
表3是检验模型的多变量分析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D2003在5%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从《1.15通知》和《1.9规定》发布后的2003年开始,法律责任的安排对审计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DA还与AdjROA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调整非营业收入进行。DA与审计任期、审计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等变量关系不显著,因此,从市场整体看,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盈余管理的现象不严重。
五、研究结论及其解释、启示
通过对上述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发现从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实施、1996年出台的《独立审计准则》、1999年颁布《证券法》到2002年发布的《1.15通知》和2003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一系列关于审计师法律制度变迁,只有从《1.15通知》和《1.9规定》发布后,法律责任安排才开始对审计质量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此前颁布的有关CPA法律责任的制度规定对审计质量的促进作用甚微。
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对CPA的法律责任只是做了初步规定,由于审计案件的判定需要专业知识,该法在操作上缺乏技术支撑。1996年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虽然提供了专业判断标准,为识别独立审计有无过失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西方,审计准则可以为判定CPA法律责任提供依据,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关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裁定和执行权归属于人民法院,司法界大多认为《独立审计准则》只是审计界的行业标准,《独立审计准则》的地位在法律上没有得到确认,尽管1999年颁布的《证券法》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进一步规定了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但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仍没有对审计师构成现实的法律责任威慑。直到2002年《1.15通知》与2003年《1.9规定》的发布,对CPA法律责任的追究有了具体规定,CPA开始感觉到了法律责任的威慑作用的现实压力,审计质量才有了明显改善。
标签:法律论文; 审计师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的论文; 盈余管理论文; 财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