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势分析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90年代,冷战结束,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发展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各区域面临不同的发展形势,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一、发达国家逐渐摆脱经济衰退,开始全面复苏
90年代的头四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处于“山重水复”的困境之中,从1990年—1993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4%、0.6%、1.6%、1.3%。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还相继出现了负增长(见表 1)。1994年,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全面复苏。
表1.西方7国经济增长率(%)
年份
19901991 1992 1993
美国 0.8-1.2 2.1
日本 4.8 4.0 1.3
德国 5.1 1.0 2.0 -1.1
法国 2.2 1.1 1.8
意大利
2.1 1.3 0.9
加拿大 -0.5-1.7 0.9
英国 0.5-2.2 -0.6
美国自1993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1994年经济增长率3.8%,企业设备利用率达到85%的高水平, 失业率降到5.6%,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3%以内,财政赤字已连续三年逐步减少,1994年的财政赤字从上年的2550亿美元降为2033亿美元,预计1995年降到1700亿美元以下。美国夺回了失去8年之久的竞争力强国的桂冠, 重登各国竞争力榜首。 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为防通货膨胀于未然, 从1994年2月4日—11月15日相继6次把联邦基金利率从3%提高到5.5 %,相继4次把贴现率从3%提高到4.75%,商业银行的优惠利率从6 %提高到8.25%。说明对其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德国统一后,从1991年初到1993年底,德国西部向东部注入资金达4000多亿马克,这是德国1993年出现-1.1 %增长和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德国为东部聚集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先进设备,使生产力提高了46%,因此德国能迅速摆脱困境。1994年德国东部经济增长率达8%,西部增长2%。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所在展望未来经济增长时作了乐观的预测,企业充满信心。在德国经济复苏的推动下,加上英国、法国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欧共体12国经济在1993年下降了0.3 %之后,1994年和1995年分别增长2.5%和3%。
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和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经济自1991年5 月进入萧条时期,使日本经济经历了“石油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为刺激经济复苏,从1992年8月到1994年2月,日本政府采取4 次紧急经济对策,共投入资金4525万亿日元。1994年以来,日本经济环境逐渐改善,“泡沫经济”时期充溢各家庭的汽车、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到了更新期;“酷暑特需”使空调机、冷饮销售猛增;所得税减少,收入增多,导致对住宅、个人电脑需求的增加,使曾经衰退的工业生产恢复了生机。1994年9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日本经济停止滑坡,开始复苏。”尽管如此,日本经济仍相当脆弱,工厂设备利用率依然不高。因此,缓慢回升是日本经济的基本特点。但日本处于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良好环境之中,经济发展潜力不可低估。日本政府1994年10月7 日决定,在1995年—2005年内投资630万亿日元用于公共建设, 这预示着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加快。
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财政赤字过大,失业率居高不下(1994年失业率达8.3%,失业人数多达3500万)等, 形成所谓“无业增长。”结构性问题尽管难以在短期内得以改善,但它们在资金、技术设备、科技等方面拥有很大优势,在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亦将不断促进其经济发展。
二、亚洲崛起,东亚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仍将持续高速增长
以东亚为基础的新亚洲已露端倪。亚洲重新崛起始于东亚,5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60年代“四小龙”崛起,70年代东南亚国家经济加快发展,80年代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一浪推一浪,使东亚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过去的20年里(70 和80 年代),亚洲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7%,其中东亚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大大领先于世界经济年均2.8%,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4.3%和发达国家年均3%的增长水平。进入90年代,随各国加快改革步伐,在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和复苏缓慢的情况下,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见表2)
表2,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
东亚地区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1.东亚地区政局稳定,经济改革取得成功,国内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政府能有效地干预,出面组织财力、物力,扶植本国企业参与竞争,协调经济运行;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制定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政府直接经营邮电、通讯、能源、交通、大型水利工程等基础产业,以保证为经济发展提供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在一定的时期内,为了将有限的资源较多地配置在重点产业部门和特定的项目上,政府对这些产业或项目实行按优惠利率分配信贷的政策;为了保护还在襁褓中的工业,政府对涉及这些部门的产品规定了较高的进口关税;为了实现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政府采取了多种奖励出口的政策和措施等。另外,政府积极培育市场体系,确保市场的正常运转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
东亚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互补,普遍实行了公有企业民营化、承包制,注重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经济领域向私人资本开放,还通过内容广泛的宏观经济政策扶植私人经济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首先,私营部门的扩大和私人企业的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微观经济基础的改造不仅使企业成为能够对市场信号作出灵敏反映的独立商品生产者,而且使国家减少了对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和信贷优惠,并取消了企业获得关税和非关税保护的特权,有利于实现宏观管理的合理化,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第三,完善了国内市场体系,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从而使各国有效地实施外向型的发展战略,以便从国际分工中获取比较经济利益。
东亚地区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习惯,崇尚学习,重视教育,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该地区劳动力受教育平均每年增加一年,可使GNP年均增长3.4%,而拉美地区只有2.3%,西亚和北非为1.4%,南亚为0.8%,撒哈拉以南则微乎其微(世界银行《1990 年世界发展报告》)。教育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加上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提高了对经济投入物(资本、资源、劳力)的有效利用,对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东亚居民善于持家,储蓄率很高,平均储蓄率为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远远高于欧美国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2.东亚已形成整体联动的增长机制。内部分工既有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又有产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既能获得垂直分工的比较优势,又能获得水平分工的差别化优势和规模经济。不同层次间分工的追赶一推拉,增添了对外的竞争优势。
东亚内部贸易和投资不断增加,东亚地区的内部贸易额在其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1986年为33%,1989年为39%,目前已超过40%。日本对东亚地区的贸易额已超过对北美的贸易额;“四小龙”出口2/3 以上面向亚洲地区,进口的一半来自东亚;台湾也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东亚各国家和地区间相互投资迅速增加,如日本对“四小龙”的直接投资近几年内增长了8倍以上,对东盟的投资也增加了5倍多。伴随直接投资还有生产设备和技术的投入。
随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日益变好,吸引各区域的资金不断涌入。
东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因素的作用在增强,中国是一个尚未完全开放的大市场,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开放,必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的繁荣。据亚洲开放银行预测,从1994—2004年,东亚经济年均增长率将高达7.6%, 继续领先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4.8%和西方七国经济年均2.7%的增长水平。到2000年,亚洲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将升到35%,高于西欧24.6%和北美18%的比重。随亚洲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投资场所和贸易市场,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不断发展。
三、拉美国家经济低速增长
80年代末期,由于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加剧,拉美主要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经济徘徊不前。进入90年代,拉美国家积极实行改革,推行市场经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实行贸易开放和出口导向政策,投资环境改善,大量外资继续流入;各国采取精简机构、削减预算、减少公共开支等紧缩措施,财政状况好转;多数拉美国家在控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开始低速增长。1992年、1993年、1994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0%、3.6%、3.2%, 预计今后几年经济增长率仍可高于3%。
但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下跌,外贸逆差加大,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达530亿美元;外债负担加重,已突破5000亿美元;社会分配不公, 40%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成为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近两年来流入拉美的多种资金大幅度增加,一些研究机构已经指出,拉美国家要防止再次发生债务危机。
四、非洲经济困难重重
非洲各国摆脱了殖民统治,但却无法摆脱贫困的阴影,贫困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统计,目前全球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有33个在非洲,穷人人数达2.5亿。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失去了大量的自然、 人力资源,殖民者走后给非洲国家留下一个残缺不全、畸形发展的依附型经济,严重制约着非洲国家的正常发展。
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使非洲国家蒙受巨大损失。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国家转嫁危机,国际市场原料、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却相对上升,非洲国家不得不拿出比出口所得更多的资金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而蒙受的损失要比同期他们所获得的援助高出一倍多。随冷战结束,非洲战略地位下降,当年美、苏争相援助、拉拢非洲国家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西方国家对非洲的官方援助日益减少,外商因非洲投资环境欠佳而裹足不前。“援助”已成了剥削非洲的代名词,目前非洲的债务已高达3000亿美元,非洲每年要向西方偿还100 多亿美元的债务和利息,结果是非洲每年还给西方的钱比它所得到的援助多得多。
非洲政局不稳,战乱频繁,(仅在1990—1994年间,非洲先后爆发了24场战争,其中12场仍在继续。非洲国家中小军官发动政变的例子不胜枚举),政权频繁更迭,破坏了国家政策的连贯性,规章制度相互抵触;国家经济政策失误,发展战略脱离实际,盲目借贷,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口高速增长。这都严重束缚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尽管国际金融组织、欧洲联盟等为解决非洲的债务和资金问题做了一些工作,但远不足以加速非洲经济的恢复与增长。要走出困境高速增长,并非近期能达到的。
五、东欧转机,独联体国家依然困难
1989年东欧国家相继发生政局剧变,从1990年起实行私有化和进入建立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经过几年大滑坡(如波兰1989—1992年工业生产下降了46%),国家经济先后达到谷底。自1992年下半年开始,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工业生产开始回升,通货膨胀率回落,投资增加,出口扩大,经济呈上升趋势。其中波兰在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实现经济正增长,1994年增长率达4.5%;匈牙利、捷克1994 年经济增长率已分别高于2%。斯洛文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经济已止跌回升。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波罗的海三国经济复苏的曙光依稀可见。
但独联体国家依然困难。1991年10月苏联解体后,由于原有的协调、联系机制遭到破坏,独联体建立后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进展缓慢,一些国家国内动乱和各党派政见不一,很多国家经济继续滑坡。格鲁吉亚、塔吉克斯坦等深陷民族冲突和战乱的国家,更难以预料经济停止下滑的时间表。俄罗斯经济形势稍好于独联体其他国家。从1992年初俄罗斯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和实行私有化,国内社会动荡,各党派甚至政府内部对经济政策争论不休,导致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其经济在1992年和1993年分别下降19%和12%,1994年上半年比1993年同期下降17%。据俄政府估计,至少到1996年经济才能触及谷底。但是俄罗斯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科技发达,国民文化素质高,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又是军事大国,其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潜力还是很强的。
六、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
从当前形势看,有众多因素有利于经济发展:
第一,冷战结束后,世界主战场转向经济领域,因此,经济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经济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首要的、关键的因素。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在加快调整对内、对外政策和发展战略,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从1993年9 月美国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欧共体、日本、巴西、新加坡、韩国等纷纷提出本国乃至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发展战略。“信息高速公路”作为高度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将为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国防等提供极其广泛的信息服务,将大大提高政府、科研和其他领域的工作效能,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人类社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第三,新的贸易体系包括了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首次将世界贸易规定扩大到服务业、农产品、纺织品等新领域;新的国际贸易规划修改和完善了市场准入、反倾销、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新的国际贸易体制正式成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取代关贸总协定。所有这一切内容广泛的重大变革,使世界贸易更加规范化、自由化、全球化,贸易的发展必将推动经济的发展。
第四,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世界上各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已达24个,参加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 遍布欧洲(欧洲经济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北美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加勒比共同体等)、南美洲(安第斯自由贸易区、南锥体共同市场等)、非洲(马格里布国家自由贸易区、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等)、大洋洲和亚洲(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东盟等)。越来越多的地理上相接近的国家所组成的日益增多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显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集团化、区域化、多元化。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地区,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第五,跨国公司日趋活跃。迄今全球跨国公司已达3.7万家, 它们的分支机构超过20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私有部门资产的1/3左右,1993年全球销售额达5.5 亿美元。 截止到1993年底,全球累计直接投资21250亿美元,其中90% 为跨国公司所有。跨国公司日趋活跃和跨国直接投资扩大将推动世界经济越来越国际化和相互依存。
世界依然充满矛盾,有些地区仍动荡不安,经济、贸易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这些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但比较而言,有利因素大于、强于制约因素,总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