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层面也加大了对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工作的政策引导、制度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力度,旨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在这一教育大背景之下,初中科学课程的设置与开展价值日益凸显出来,愈来愈成为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在其中有效融合生活化的元素,则是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科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6-034-01
引言
科学作为初中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工作开展的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我国初中教育的水平高低。更重要的是,初中科学同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分割的紧密联系,因而发掘其中的生活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全面整合、合理分析以及高效利用,是提升该课程育人价值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探究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概述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学主体打破传统单向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的桎梏,积极探索一条具象且直观,同学生实际生活关联密切的教学道路,进而逐步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科学教学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生活化教学在科学课程中的应用要点。即要求结合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常识,引导同学们充分挖掘实际生活中同其理论学习关联密切的要素,最终逐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实现自身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初中阶段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喜欢在头脑中勾勒出相应的情境与画面,这对于其解决问题大有助益。因而实际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重视生活化教学情景的有效创设,这也是激发广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所在。我们以《食物中的营养素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饮食作为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一个生活环节,但却很少有学生去思考食物中所涉及的七大类营养素以及具体作用,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平衡膳食理念。基于此,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同学们昨天晚上所吃餐食的食物搭配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思考自身营养搭配的合理、科学与否,并结合课本所学理论知识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配置,绘制出相应的健康膳食图表。如此一来,有利于引导同学们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之中,深化同平衡膳食与健康摄入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作为科学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物质基础所在,其编排状况深刻影响着教学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但就我国现阶段通用的科学教材的编排特点来看,受制于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地区、成长经历以及家庭环境,因而教材内容很难同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确保优化、编排后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科学学习之中。
我们以《人体的免疫功能》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课,如果教师依然沿用传统单向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那么就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无从下手。特别是就对人体免疫系统自我和非我的分辨,许多学生并不能较好地理解教材中所列举的风湿性心脏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案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基于此,教师可以抛弃这一案例,以母亲的妊娠反应为切入点,对其进行说明,引导同学们思考妊娠反应的排异反应实质,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再以《质量的检测》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课本中所列举的蜂鸟是许多学生从未见过的动物,因而,他们很难较为直观的感知到这一动物的质量、大小,甚至将其等同于与蜜蜂质量相差无几的一种生物。因而教师可以以鸡蛋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例,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数量级的物体质量。
(三)科学作业生活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之下,作业内容重点在于对学生知识记忆、理解以及掌握的考察,忽视了对其实践能力与情感要素的培养。基于此,在布置科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有效融合生活化的要素,即从知识的整体架构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并检验科学知识,最终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将科学问题放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助于各种同实际生活关联密切的实验、调查以及探究活动。除此之外,还需要充分整合各种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较高的科学素养与研究能力。我们以《厨房中的科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去探究家中厨房所涉及的各类科学知识,例如力学问题——菜刀的刀刃;惯性问题——炒菜时的颠勺;溶液和物质的溶解性问题——炖汤时的调料放置等,逐步培养其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该年龄段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结论:总而言之,基于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有关主体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桎梏,积极探索一条同初中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相契合的道路,否则就很难发挥这一课程在育人层面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有关主体应当从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以及科学作业生活化等层面入手,不断提升这一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科学性,引导同学们在愉快、高效的课堂氛围之中,逐渐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水平,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万春,王慧.在初中科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12):76.
[2]董丹丹.浅议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172-173.
[3]黄海群.思路开放才能促进成长——初中科学如何巧设开放型作业[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173.
论文作者:徐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科学论文; 生活化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同学们论文; 作业论文; 这一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