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徐贵宏

简析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徐贵宏

(身份证号码:63012119860828xxxx)

摘要: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合理应用PLC技术,可以有效简化继电器逻辑,简化自动化控制,从而有效提高了控制的运行可靠性,且PLC系统的操作较为简单,有效减少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运行过程中的控制故障,以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稳定运行。本文首先概述了PLC技术,阐述了PLC技术的特征与主要类型,对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

关键词:PLC技术;特征;类型;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

传统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所使用的是接触器和继电器进行控制,这种控制的线路较为复杂,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运行故障,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稳定运行,而用PLC代替原来的继电器控制能够有效减少电气自动化控制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自动化水平。以下就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PLC技术的概述

PLC技术具有反应快、可靠性强、操作简便且功能完善,其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通信、互联网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而开发的一种工业控制装置。PLC技术属于专门为工业体系生产而设计的电子化控制装置,该装置之所以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生产行业之中,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其具有通用性、灵活性、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首先应该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任务进行确定,然后对PLC的功能和价格进行比较,选择比较适合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程控器主机。在选定相应的主机后,技术人员还要对相应的模拟量单元、位置控制单元、显示设定单元进行确定,完成PLC设计的第一步,然后再进行下面的设计,具体来说在确定PLC主机后的步骤主要包括确定I/O地址、设计控制以及调试系统。

二、PLC技术的特征与主要类型

1、PLC技术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反应快。PLC控制系统内部将传统的机械触电继电器替换为辅助继电器,而且去除了内部的连接导线,因此这种继电器的节点变位时间可以近似地认为是零,而不需要考虑传统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这样使得PLC技术反映很快。(2)可靠性强。该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很强,因此可靠性强,适合用于复杂的工业环境。(3)操作简便。该控制技术利用的是简单的指令形式,因此我们往往采用直观、形象的简单程序来适应现场操作人员的技术上的差异,因此操作比较简便。(4)功能比较完善。PLC控制系统不仅适应性比较强,而且配套比较齐全,功能完善,这样容易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因此具有很好的控制性。

2、PLC技术的主要类型。(1)DCS系统。DCS系统的功能是分散管理和集中显现控制过程中的危险性。把现场控制站和检查站等控制用特殊的网络系统相接,再和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相结合,达成控制的分散化控制以及集中性操控,让信息高度会集,在机械电气施工生产过程进行即刻有用的调整与控管。DCS系统的主要用处是分散控制,把装置内危险部分最大可能移除分散,应用集中的方法管理,以此达到对机械电气装置的有效监管。DCS主要由控制、显示装置和通信总线这三部分构成。通信总线的用处在于链接控制部分和显示部分,使他们能进行沟通。DCS系统运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统一调度管理,高度集中信息,优化管理过程,以指定网络把生产部门的控制主站、监测站互联相结合。(2)FCS系统。FCS是现场总线型控制,现场总线型控制的关键功用是达成机械电气装置的智能化和自动化。FCS关键是将现场控制中的数字方法。对分支等不同的结构良好结合,通过控制和管理,多向化、多节点化、总线形的数字通讯,可以在装置内建成优良的网络氛围,利于在生产过程里的数据传达和应用,能改善机械生产活动。FCS的首要功能是能让机械电气装置产生优良的网络服务,为装置的智能化打下根基,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1、PLC机型和功能的选择方面,将PLC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时应该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具体情况和电气设备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机型和功能,同时在选择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机型运行的功能和可靠性情况进行选择,并且注意要留有一定余量,这样才能满足调试和扩展需求,方便以后进行系统扩展,提升控制的控制水平。

2、I/O地址选择方面,I/O地址的确定是PLC技术应用的基础步骤,因而在I/O的选择上技术人员应该格外小心谨慎,首先是对I/O的点数进行明确,技术人员在选取相应的点数时应该从备用和扩充的角度进行考虑,以便能够满足以后控制的运行要求。接着是对离散输入输出进行选择,其中对输入和输出接口应该选择标准输入和输出接口,这样能够在系统中的开关、传感器和控制开关设备等之间进行通用,一般交流输入或输出的量程为24~240V,而直流输入或输出量程则为5~240V,若所安装的控制的电力由不同电源提供,则可选择带有隔离的公共线路。在将输入和输出接口和线路选择完毕后,需要对输入或输出进行模拟,以确定I/O地址能够正常使用,在模拟过程中,输出接口的信号是感知传感器产生的,模拟主要是对输入或输出接口的流量、压力和温度数值进行测量,并将其应用到电流或电压输出设备当中。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元件的设计方面。系统控制元件设计是控制设计中硬件设计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存储器空间进行分配,确定专用存储器,对系统初始程序进行设计,对功能子程序进行编制,并对其他辅助程序进行设计等等内容。具体的设计步骤是先对系统进行安装,并将接触器、熔断器、转换开关以及PLC都安装到配线板上,然后将PLC的各种线路接好。然后进行系统调试,在调试过程中重点是对软件系统进行调试,以使控制元件能够符合控制要求,最后进行试运行,将控制元件安装到相应的控制当中,然后进行试运行,对元件在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若出现问题则需要立即将控制停止,对相应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然后再次进行运行,确认没有问题之后,进行验收。

4、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方面。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上位机软件和下位机编程软件设计上,其中对上位机软件进行设计是PLC系统软件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在软件选择上可以选择RSVIEW32型监控软件,其能够为用户提供直观便利的图形化显示,并能够为用户提供和构造相应的控制方案,且操作较为简单,技术人员容易上手,从而有效简化了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避免了系统故障的发生,有效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运行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PLC对于工业环境较差,控制要求较高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较为适用,其能够取代计算机来辅助完成各种控制任务,其在自动化控制中所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完善,能够完成相应的控制任务,因而对其应用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景辉等.论PLC关键技术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3(24).

[2]张林营.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8)

[3]金军,刘铁中.试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电气控制中应用[J].大观周刊,2013(5).

[4]王帅.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硅谷,2014(19).

[5]罗正延.试论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1).

论文作者:徐贵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简析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徐贵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