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V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
方位词“之前”可以用在作为参照基准的时间成分后面与它构成一种复合时间短语,表示另一时间,如“八点之前”、“国庆节之前”、“评审会之前”等。这里充当参照基准的成分都是名词(含名词短语)。除此之外,“之前”也可与动词(含动词短语)和句子形式组合,以它们所表示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作为参照基准。例如:
(1)去之前,一位记者叮嘱我说“千万别骑车去”。(日报:4-6)(注:本文的例句主要来自2001年的《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为节省篇幅,前者简称为“日报”,后者简称为“晚报”,符号“:”后的两个数字分别为月、日。其他未作任何标注的例句均为笔者自拟。)
(2)接电话之前,他正在研究室里修电脑。(日报:2-20)
(3)广安大街修通之前,这里的路只有10米宽,地下市政管线也没通。(晚报:9-23)
例(1)、(2)、(3)的划线部分分别是动词、动词短语和句子形式,它们都能表示一个事件,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就是参照基准,“之前”与它们组合在一起表示另一新的时间,充当后面主句的状语。值得注意的是,充当参照基准的动词和句子除肯定形式外,也可是否定形式。例如:
(4)没说之前,你务必得没事人似的,别给我露了。(刘心武《如意》)
(5)没到柬甫寨之前,记者以为吴哥窟只有一处,即印在柬埔寨国旗上的那座。(晚报:4-8)
(6)我爱人没有练“法轮功”之前,……是一个贤妻良母。(晚报:4-5)
人们不禁要问:同为参照基准,为什么有的用肯定形式,有的用否定形式?肯定和否定的选择是任意的,还是另有理据?它们在表达上又有哪些异同?本文拟就此展开分析和讨论。
为方便叙述,我们用“VP”表示动词或句子形式。因此,将例(1)、(2)、(3)之类的形式记作“VP之前”,将(4)、(5)、(6)之类的形式记作“没(有)VP之前”(以下简称“没VP之前”)。现代汉语中类似“之前”这种用法的还有“以前”和“前”,如果不考虑其他情况,(注:“以前”还可以作名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如“以前这儿是一片森林”、“我们以前根本不认识”、“以前的事儿您就别再提了”,这是它与“之前”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当然,这丝毫不影响本文的分析和结论。另外,从我们的书面语料调查来看,“以前”(不包括前面提到的名词用法)的使用频率远不及“之前”;“前”是单音节词,这一点严重限制了它与动词和句子的结合,特别是在书面语中。)可以说,本文的分析和结论对它们也基本适用。另,本文举例以“之前”为主,辅之以“以前”。
二 “VP之前”和“没VP之前”表示的时间的性质和特点
2.1 语法学家在讨论时间词(或称时间成分)时,一般将它进一步细分为两种下位类型:时点时间词和时段时间词。(参看陆俭明,1991;李向农,1997)前者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时刻),对它的提问形式一般是“什么时候”或“什么时间”等;后者表示时间持续的久暂,对它的提问形式是“多久”或“多长时间”等。如果将整个的时间描述成一条直线,那么所谓时点,就是指这条线上的任意一点,而时段则是某两点之间的距离。假如下面这条直线表示一天中“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那么,A和B分别表示的“六点”和“十点”就是两个不同的时点,A和B之间的时间间隔“四个小时”就是时段:
图1
时点和时段的区分对于认识时间词语、分析相关的语言现象意义重大。对于时段,一般人们不会产生误解,也不会因为单位大小的不同而无法辨别,如知道“三周”、“五个月”和“十年”为时段的人,不会不明白“两分(钟)”、“七秒”、“三十毫秒”也同样表示时段。
但是,语言学中所讲的时点不是一个纯几何概念。在现实世界(real world)中,有些时间词从表示的时间量上来说,它可能会是几个月、若干年甚至是几十、几百年等,(注:如陆俭明(1991:26)就曾说,“作为时间的点(即时点)也可大可小”,大到可以指说话之前或说话之后相对有限的整个历史阶段。)但在话语世界(discourse world)中,人们只是把它们看作一个时间点,而不考虑它的时间量。如“以前”、“从前”、“以后”、“将来”等。这说明,语言学中所界定的时间点并不一定本身就是一个没有量的、纯粹的几何点。可以这样说,所谓的时间点,它应该是语言表达者的某种心理视点的折射,即使它可能有一定的时间量,但在语言编码中,这种量并不重要,可以不加以考虑,或者说,人们对这种“量”可以视而不见,重要的是把这种量加以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对时间进行定位。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人们对于时点的提取,也跟所确立的时间背景(time setting)有关。如当我们以某一天为背景时,则提取的时点通常会是“×点”、“×点×分”或“×点×分×秒”等;当我们以某一月为背景时,则提取的时点通常会是“第×周”、“第×天”或“×日”等。但像“以前”、“从前”、“以后”和“将来”等时间点的提取,人们考虑的时间背景就不再是某一天、某一月或某一年,它是伴随整个人类活动的时间长河,因此,这些时点词具有一定的时间量就不足为奇了。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
(7)a.以前他们就住在北房。
b.从前这儿一直是南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
(8)a.以后我们可能就要长期打交道了。b.你将来少不了要经常两地奔波。
^如果以“O”代表“现在”,那么图2中“O”的左边就表示“以前”或“从前”,“O”的右边就表示“以后”或“将来”。但是还必须看到,“以前”、“从前”和“以后”、“将来”也可以分别指“O”左侧和右侧的某一点,这种情况可用图3表示:
图2
图3
图3的情况可由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9)a.以前我来过这儿,没这么漂亮。b.这事儿你从前告诉过我。
(10)a.以后你见到他,多主动跟他打招呼。 b.等你将来毕业了,你再来找我。
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图2所表示的时点称之为“宏观时点”,将图3所表示的时点称作“微观时点”。(注:“宏观时点”和“微观时点”的划分主要着眼于一般的认知特点,不具有严格的数理意义。“微观”强调的是瞬间性,因此由表示“几点”、“几分”和(或)“几秒”的时点,都归入微观时点,如“十点”、“十一点二十三分”、“十二点四十八分十五秒”等;“宏观”强调的是含有明显的时量(这种量有时是不定量),如“去年”、“明年”、“春节”、“2003年”、“春秋战国时期”。)很明显,像“以前”之类的时间名词所表示的时点既可以作宏观时点用,又可以作微观时点用,但一旦进入具体的句子,它们所表示的时点则是惟一的,即不是宏观时点,就是微观时点,这是由句子中其他成分所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句子的性质决定的。
2.2 跟“以前”、“从前”、“以后”和“将来”等时间词一样,“VP之前”和“没VP之前”也表示时点。为了更好地把握它们表达的时间意义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先从“八点之前”、“九月十五日之前”这类表达明确时间意义的例子入手进行分析。(注:这里只讨论“八点以前”、“九月十五日之前”的微观时点义。)
很明显,“八点之前”的参照基准是“八点”;“九月十五日之前”的参照基准是“九月十五日”。如果只纯粹着眼于数理逻辑,那么可以说,对于“八点之前”,符合条件的时点有很多,如“七点五十”、“七点半”、“六点四十”、“六点半”、”五点五十五”、“五点”、“四点二十”、“四点”、“三点十分”等;对于“九月十五日之前”,符合条件的时点也很多,如“九月十四日”、“九月十三日”、“九月十二日”、“九月二日”、“八月二十五日”、“七月十六日”、“六月十日”、“五月五日”、“四月三日”等。但是在话语世界中,人们一般明显倾向于将“八点之前”、“九月十五日之前”理解为跟它们的基准时点靠近的时点,而不会考虑那些与基准时点相差较远或很远的时点,即倾向于将“八点之前”理解为“七点五十五”、“七点五十”等,将“九月十五日之前”理解为“九月十四日”、“九月十三日”等。请看下面的例子:
(11)明天八点之前你在校门口等我。
(12)全市大型商场九月十五日之前恢复营业。
对于例(11),即使“你”不认为说话人所设想的时间可能是指“八点”到“七点半”之间的某一个时刻,“你”也不会认为对方是指“六点”、“五点”或其他更远的某一时刻。假若某人听了例(11)这句话后,于凌晨“四点”就来到校门口等着,直等到“七点五十九”分,才见对方(即说话者)悠悠走来,于是抱怨对方不守时,说自己已等了近四个小时。试想,人家除了笑他迂腐,还能说什么呢?同理,说“九月十五日之前恢复营业”的,一般也不会在“八月三十日”、“七月十日”或其他更靠前的时间恢复营业。
为什么人们一般将“八点之前”和“九月十五日之前”等复合时间短语表达的时点理解为跟它们基准时点十分靠近的时点呢?(注:当“之前”短语直接充当定语,修饰某个名词成分时,它所表示的时点除了指靠近基准时点的时间外,也指其他一些逻辑上符合条件的时间。如“文革之前的毕业生”,除了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毕业生”外,也可能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毕业生”。但尽管如此,它还是不宜用于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或三十年代等的毕业生”。由于本文讨论的部是“之前”短语充当状语的情形,所以暂不考虑这方面的情况。)原来这是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作用的结果。会话合作原则认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了使谈话能顺利进行并达到相互交流和理解的目的,交谈双方需要遵守若干准则。其中一个是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该准则规定两条:一是双方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参看何自然,1988:78)简而言之,前者要求不能信息不足,后者要求不能信息过量。
现在再来看对“八点之前”和“九月十五日之前”之类的时点成分的解读。拿“八点之前”来说,假如它应该解读为“六点四十”或“六点半”等,那么此时同样也符合条件的“七点五十”、“七点半”等都成了过量信息,这样就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试想,既然是“六点四十”或“六点半”等,而“小时”又是时间的基本表达单位(谈及一天中的时间无疑是以“天”作为时间背景的),因此没有理由不说成“七点以前”。同理,如果要指“五点五十五”或“五点四十”等,根据合作原则应说成“六点以前”;如果要指“三点四十”或“三点半”等,则应说成“四点以前”。“九月十五日之前”的道理同此,不赘述。
会话的合作原则不是先验的东西,它是人类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达成的一种共识或曰默契。它已经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融为一体,成了人的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说,像“八点之前”、“九月十五日之前”之类的时点成分所表示的时间义已经具有很强的规约性,它不会因人而异,也不会因场合而异。
2.3 由以上分析可知,跟“八点之前”、“九月十五日之前”一样,“VP之前”和“没VP之前”所表示的时间也具有很强的规约性。由于两者用来作为参照基准的谓词性结构一为肯定,一为否定,因此,它们的时间规约性是否完全一致还必须作进一步的分析。
2.3.1 就“VP之前”来说,它的参照基准是“VP”所表示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下称“VP发生的时间”)。由我们前面对“八点之前”和“九月十五日之前”的分析可以推知,在话语世界中,人们倾向于将“VP之前”的时间解读为靠近VP发生的时间。也就是说,离VP发生的时间越近的时间,越容易成为“VP之前”所表示的时间。这时“VP之前”所表示的时间为微观时点,可用图4表示(箭头方向表示优先解读);另一方面,还可以将上面一系列微观时点整合起来,以个具有一定时量的整体来表示时点,这就是宏观时点,如图5所示:
图4
图5
2.3.2 再来看“没VP之前”。由于“没VP”是对“VP”事件的否定,因此,这一“否定事件”所表示的时间就不再是一个绝对的点,而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域。也就是说,否定事件所表示的时间不是一个明确确定的时间。如拿“没有结婚”来说,它一般把从成年(甚至少年、儿童时代)到结婚这段时间都包括在内。这可以从下面两个句子的变换关系中得到印证:
(13)没有结婚的时候他一直跟父母住在一起。
→没有结婚之前他一直跟父母住在一起。
(14)他没有结婚的时候,每个月工资都交给父母。
→他没有结婚之前,每个月工资都交给父母。
那么,对于“没VP”这样一个具有相对开放性时间域的结构,它又是如何充当时间的参照基准的呢?
语言中以时间域(即时间段)作为参照基准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如我们常说“三个小时(以)前”、“五个月之前”、“十天后”、“二十年以后”等。对于“三个小时(以)前”、“五个月之前”,我们提取该时间域的起点作为参照基准;对于“十天后”、“二十年以后”,我们提取该时间域的讫点作为参照基准。什么情况下提取起点作参照基准,什么情况下提取讫点作为参照基准,固然与我们用的是“前”、“之前”还是“后”、“以后”等有关,但同时还受时间域成分本身的制约。如这里讨论的“没VP之前”,虽然也用的是“之前”,但它是以讫点为参照基准,它的讫点就是“VP”。也就是说,“没VP之前”的参照基准与“VP之前”的参照基准同是“VP”。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没VP之前”与“VP之前”完全一样呢?问题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考察发现,在话语世界中,“没VP之前”所表示的时间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以VP发生之前的时间整体作为它所表示的时间,它具有一定的时量含义;另一种情况是以VP发生之前的某个时点作为它所表示的时间,但与“VP之前”不同的是,“没VP之前”所表示的时点并不以靠近VP发生的时间为优选(optimal),相反,它对靠近VP发生的时间有一种明显的排斥,靠得越近,排斥得越厉害。
还必须指出一点的是,对于“没VP之前”来说,即使是第一种情况——以VP发生之前的时间整体作为它所表示的时间,它与“VP之前”也还是有所不同。因为“没VP之前”的时间义还包含有一种不可忽视的、也是表达者着意要强调的语用义——VP的未然性(详下)。
下面分别用图6、图7表示“没VP之前”所表示的两种时间义:
图6
图7
2.4 结合上面的分析并进一步考察,可以得出以下三点:(一)在表达微观时点义时,“VP之前”倾向于选择靠近VP发生的时间,(注:这一点在下面的对比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上班之前两分钟/上班之前两年结婚之前五天/结婚之前五年
很明显,左边的表达均成立,右边的表达可接受性大可怀疑。而斜线左右对应的短语只是时段成分所表示的时间量有区别,左边的时间量相对很小,右边的时间量相对较大,时间量小的与“VP之前”相容,时间量大的与“VP之前”相斥,这自然说明“VP之前”倾向于选择靠近VP发生的时间。)即以靠近VP发生的时间为优选;“没VP之前”则选择远离VP发生的时间。(二)在表达宏观时点义时,“VP之前”和“没VP之前”都以VP发生之前的时间整体作为它所表示的时间,而且“没VP之前”还具有表达者着意要强调的VP未然性的语用义。(三)“VP之前”表示微观时点的用法是无标记的,表示宏观时点的用法是有标记的;而“没VP之前”则相反,它表示宏观时点的用法是无标记的,表示微观时点的用法是有标记的。即:
表1
微观时点
宏观时点
VP之前 无标记
有标记
没VP之前 有标记
无标记
这一点从我们的语料中也能得到很好的证明。下表是“VP之前”和“没VP之前”的有标记用法和无标记用法的统计数字(两类例句来自同一单位数量的语料):
表2
无标记
有标记 合计
VP之前
317
56 373
没VP之前
75
34
109
三 “VP之前”和“没VP之前”的互补
“VP之前”和“没VP之前”作为两个独立的表示时间的结构成分,在某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用法上有明确的限制。有的情况下,只能用“VP之前”,而不能用“没VP之前”;有的情况下,只能或只宜用“没VP之前”,而不能或明显不宜用“VP之前”。这两类情况我们称之为“VP之前”和“没VP之前”的互补。下面作具体分析。
3.1 先看只用“VP之前”的情况。
3.1.1 句首或VP的前面带有表示具体时间的历法时间名词。因为历法时间名词所表示的时间是确定的,这就要求与该时间名词具有同位作用的“之前”复合短语也应该具有确定性和肯定性。能符合这个要求的只有“VP之前”。例如:
(15)他们要在7月7日上午10时洪峰到来之前,把这些堤坝加固加高。(日报:7-13)
(16)美国正在努力促成双方在克林顿总统1月20日卸任之前达成一项“谅解协议”。(日报:1-6)
3.1.2 VP短语中含有明显表示事件临近性、当前性或肯定性等特征的标记性词语。这类标记性词语有“临”、“每”、“初”、“第”、“这次”、“此次”、“再”、“(即)将”、最近”、“什么”(表任指)、“天天”、“今天”等。例如:
(17)临上电梯之前,佟老来到大会组委会咨询台前,特意拍照留念。(晚报:11-10)
(18)干什么之前都要先念几段毛主席的有关最高指示。(日报:4-29)
3.1.3 “之前”复合短语作定语。例如:
(19)塔利班对阿富汗伊斯兰教兴起之前的文化毫无兴趣。(日报:3-10)
(20)目前的马斯喀特市一点也感受不到大赛到来之前的气氛。(日报:8-31)
3.1.4 说明操作规程或陈述某项规定等。说明、规定类文字旨在指导人们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前后的动作是紧密相随的,即前后动作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临近性。例如:
(21)在磨菜刀之前,先把菜刀放在盐水里浸泡20分钟,然后把菜刀拿出来,用盐水浇着磨,能将刀刃磨得锋利。(晚报:8-2)
(22)棉织品是天然纤维,吸湿性较强,怕酸不怕碱,收藏之前应洗净晾透,放上一些樟脑丸,以防霉变、虫蛀。(晚报:9-20)
3.1.5 主句是由“没(有)”构成的否定句。例如:
(23)他到阿富汗之前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山岭。(晚报:11-16)
(24)杨天乙的主业是话剧演员,在拍《老头》之前,从未拍过任何影片。(日报:1-14)
3.1.6 “之前”复合短语与时量短语结合使用。例如:
(25)爆炸事件发生之前几分钟,机场管理人员接到一匿名男子的电话,称巴斯克地区恐怖组织“埃塔”在机场里安放有炸弹。(日报:3-28)
(26)在库马拉通知解散议会之前数小时,执政联盟8名议员倒戈投往反对党阵营。(日报:10-12)
3.1.7 “之前”与“之后”对比,或者包含固定结构“自A到B”。这是因为,“之后”不能接在否定结构的后面;固定结构“自A到B”的形式要求A和B应该或者是明确的时点,或者是能将明确的时点作为优选。例如:
(27)京报集团无论成立之前还是之后,都十分注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日报:7-30)
(28)自胎儿6个月指纹完全形成到人体死亡之前,……同一指的指纹线类型、细节特征始终无明显变化。(日报:6-14)
3.1.8 除上面诸多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整个表达不具有上面各类特征,但主句代表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与VP发生的时间间隔很短,具有临近性,或者表达者有意强调二者具有临近性。例如:
(29)为了不把灰土带到工地外面,所有进入工地的运料车离开工地之前都要进行清洗。(日报:6-4)
(30)所有“银主”在将资金存入银行之前,都要签订一份承诺书。(日报:4-16)
3.2 再看只用“没VP之前”的情况。分VP已然和未然两种情况来考察。
3.2.1 VP已经发生,但说话人并不是要陈述或描写跟VP发生时间有伴随关系的另一已然事件,而是陈述或描写VP未发生时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的状况。这种情况下,主句大都是非事件句,(注:关于事件句,请参看沈家煊(1995)。)整个表达是对过去的追叙,重在突显VP未然时的相关情况等。例如:
(31)这四环路地处城乡结合部,没修路之前,四环的周边有的地区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举目四望,不少地方是低矮破旧的平房,百姓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晚报:6-17)
(32)没设卡口以前,这个地段曾一个月因交通事故死亡12人。(日报:2-5)
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发现,VP这一事件与主句所表达的状况之间有某种内在的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表达者要着意强调的,VP事件的发生常常会导致主句所表达状况的消除或改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VP”这一事件是中心话题,它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参照基准,表达者围绕该话题回溯过去,从而进行对比论证,即以“VP”未发生之前的状况来反衬“VP”发生之后的情况。还是拿例(31)来看。这段话取自《话说北京大工程》这个连续报导的第四回“环路贯通环境变,申奥大道展新姿”。这一回目共七百多字,分四段。第一段概述四环路贯通后周边百姓大受其益;第二段的首句就是例(31)这段话,作者的目的是想通过追叙“修路之前”四环周边脏、乱、差的状况,进一步说明“修路”对改善百姓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的意义。
同类的例子从篇章角度来看,也都具有这个功能。
3.2.2 VP尚未发生,有时甚至难以预测它什么时候会发生。说话人关注并强调的是在VP尚未发生的情况下其他相关事情的状况。这种情况下,主句通常也是非事件句。例如:
(33)在没有将“性贿赂”明确规定进刑法之前,官员接受美色服务通常只是“生活作风”问题。(晚报:9-5)
(34)在法律没有对“贞操权”给出明确说法之前,这样的判决会带来司法操作层面的混乱和人们认识上的盲目。(晚报:4-11)
像上面这类情况,表达者意在强调两点:(一)VP在说话的当前时间(time of the utterance)尚未发生,尽管大家都希望它早日成为现实;(二)VP的未发生会影响到其他相关事情的发生,表达者或者关注这一点,或者意欲提醒听话人注意这一点。
3.3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VP之前”之所以不能换成“没VP之前”,主要是因为说话人要强调VP事件和主句所表达的事件是紧密相随的,它们在时间上非常临近。表现这种时间临近性的手段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标记手段,通过指示词、时间词等;另一类是非标记手段,通过主句的事件性等。
“没VP之前”之所以不能或明显不宜换成“VP之前”,是因为说话人并不仅仅是为了界定时间,而是要强调VP的未然性以及在VP未然情况下其他相关事物的状况。很明显,“VP之前”和“没VP之前”互补时各自表示的时间分别是前文图4和图6所表示的时间。
在图4中,“VP之前”表示的是靠近VP的时间,是一种微观时点;而在图6中,“没VP之前”表示的是VP发生时间以前的整体时间,是一种宏观时点。除了微观时点和宏观时点的本身不同之外,与它们各自匹配的主句谓语结构的语法特征也不相同,这种情况下,要使它们互换是不可能或不适宜的。
3.4 “VP之前”和“没VP之前”的互补,还可从它们与副词“就”、“还”共现与否的情况中得到进一步印证。考察发现,“就”只可用于“VP之前”的前面,而不能用在“没VP之前”的前面,相反,“还”则只可用于“没VP之前”,而不能用于“VP之前”,即:
就在VP之前 ‖*就在没VP之前
*在还VP之前
‖在还没VP之前(注:“就”与“VP之前”结合必须加介词“在”。“还”与“没VP之前”结合以加“在”为常。)
3.4.1 “就”作为副词,有一些用法是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如“表示很短时间以内即将发生”、“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加强肯定”等。(吕叔湘,1980:280,281)实际上,后两种用法与第一种用法密切相关,或者说是第一种用法的直接引申。这种用法常常表示一种隐含义:事情发生得比常规或预期的要早,即明显靠近某个参照时间。
“就”的上述特点与“VP之前”的肯定性以及它明显倾向于表示临近VP发生的时间等特征正好吻合。因此二者组合在一起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例如:
(35)就在这个变动到来之前,家族内部的分化就已经预示了衰败的无可避免。(日报:5-6)
(36)就在记者的调查展开之前,该校曝出全国罕见的“成人高考窃密、舞弊案”。(晚报:5-19)
上面两例都用了“就”,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强调“VP”事件和主句表示的事件具有很强的临近性,紧紧相随。既然是强调,当然也就意味着“就”可以省去不用。
3.4.2 “还”的用法相当丰富,但在它众多的用法当中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义,这就是“延续”。所谓延续,是指同一个情状在时间轴上由某个位置进行定向推移。(高增霞,2002)如果变换观察的视点,就会发现,同是延续情状,可以作为不同的表达对象。如拿“都凌晨两点了,他还在看书”和“我还没起床呢,他们就出发了”这两个句子来说,前者由“还”表达的延续情状是焦点内容,它前面的“凌晨两点”是时间参照基准;后者由“还”表达的延续情状却反过来作为时间参照基准,句子的焦点内容由后面“他就出发了”来充当。这也就是说,由“还”表达的延续情状在句子中可以作为时间的参照基准。
前面已经指出,“没VP之前”明显倾向于表示VP未然情况下的整体时间,实际上,这个整体时间的表现形式就是某种情状的延续(即VP未然情状的延续)。因此,“还”与“没VP之前”的结合明显是“物以类聚”,不难理解。请看两个实例:
(37)他想作为一个裁判,也应该站出来,在良心还没有泯灭之前,与人们一起挽救这项大家都深爱的运动。(日报:12-25)
(38)希特勒还没发迹之前曾在此聚众闹事而锒铛入狱。(晚报:10-6)
以上两例中的“还”并不是非用不可,用它的目的就在于强调VP未然情状的延续。与“就”不同的是,“还”原则上可以加在所有的“没VP之前”的前面,这可能与它的主观性(subjectivity)有关。(注:沈家煊(2001)认为“还”表示元语增量带有主观性。)
四 “VP之前”和“没VP之前”的同一
“VP之前”和“没VP之前”除了有互补的一面外,还有同一的一面。也就是说,在有的情况下,两者可以互相替换,而不影响基本意思的表达。例如:
(39)意大利知名女记者诺维拉说,来北京之前,我对北京还有些猜测和怀疑,……北京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日报:7-26)
(40)突尼斯运动员扎吉说,没来北京之前,就知道北京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城市。(日报:9-3)
对于同一个VP(即“来北京”),上面两例一个用“VP之前”(“来北京之前”),另一个用“没VP之前”(“没来北京之前”)。而且,将这两种形式互换后,句子照样通顺,而且意思不发生什么变化。那么,“VP之前”和“没VP之前”的互换受哪些条件的制约呢?
4.1 先看“VP之前”的情况。还是拿“来北京”为例。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41)来北京之前,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让我到车站接他。
(42)没来北京之前,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让我到车站接他。
比较上面两例我们发现,除例(41)用的是“VP之前”形式,例(42)用的是“没VP之前”形式外,两例其他成分都相同。结果却是,例(41)能成立,例(42)难以为人所接受。原因是什么呢?原来主句都表示一个事件,而事件句的时间一般相对来说都是微观时点,因此,这就要求与该主句匹配的时间状语也应表示微观时点,换言之,事件主句只能激活时间状语的微观时点义。虽然“来北京之前”和“没来北京之前”都能表示微观时点,但前者的时点倾向临近“来北京”的时间,后者倾向背离“来北京”的时间(参看§2.3)。既然“没来北京之前”所表示的时间是倾向背离“来北京”的时间,那么它与上面这样的事件主句自然就扞格难通了。
可是例(39)、(40)与此不同,它们的主句都是非事件句,其时间都是宏观时点,由于“来北京之前”和“没来北京之前”表示宏观时点没有多大差异,因此它们可以在句中互换。
由此看来,“VP之前”能否为“没VP之前”所替换,关键是看“VP之前”所表示的时间义。如果“VP之前”倾向于表示临近VP的时间,那么它就不能替换成“没VP之前”;相反,如果“VP之前”倾向于表示VP发生之前的一个整体时间,那么它就可以被“没VP之前”所替换。
那么如何确定“VP之前”的时间义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先看“VP”,如果“VP”本身具有§3.1所讨论的某个标记成分,那么它自然不能为“没VP之前”所替换。如果“VP”本身没有这类标记成分,那么就得看后面的主句。看主句是事件句还是非事件句,主句如果是事件句,它能激活时间状语的微观时点义,这时“VP之前”也不能替换成“没VP之前”;主句如果是非事件句,它能激活时间状语的宏观时点义,这时“VP之前”就可以替换成“没VP之前”。下面再提供两个实例予以佐证:
(43)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多在竹简上写字,用墨比较少,用平薄的砚台就可以了。(日报:2-2)
(44)在体细胞克隆技术出现之前,科学家只能通过流产、死产或人工受精的人类胚胎获取干细胞进行研究。(晚报:1-8)
上面两例都可以无一例外地将其中的“VP之前”换成“没VP之前”,且意思不变。
4.2 再来看“没VP之前”的情况。实际上,由“没VP之前”到“VP之前”是“VP之前”到“没VP之前”的一种逆向过程。因此,由§4.1的分析就可得出“没VP之前”替换成“VP之前”的条件。
当“没VP之前”明显倾向于表示VP未然时的整体时间,即主句激活它的宏观时点义时,它就可以为“VP之前”所替换。例如:
(45)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晚报:3-17)
(46)没住进儿童村之前,他们有的失学在家,有的寄人篱下,也有的因自暴自弃,走上了犯罪道路。(晚报:5-26)
上面各例中的“没VP之前”都可以为“VP之前”所替换。变换例略。
4.3 综上所述,“VP之前”和“没VP之前”之所以能互换,从本质上说,还是由它们的宏观时点义所决定的。比较图5和图6就不难理解它们为什么会有同一的表现。
4.4 上面说“VP之前”和“没VP之前”具有同一性,可以互换,主要是就基本语义来说的,没有太多地考虑语用的因素。实际语言运用中,语用因素是动态(active)的,也是开放(open)的。有的具有常规性和稳定性,有的则有临时性和变动性;有的作用明显、直接,有的作用隐晦、间接。对于那些具有常规性且作用明显、直接的,我们称之为强语用因素(strong pragmatic factors);对于那些具临时性且作用隐晦、间接的,称之为弱语用因素(weak pragmatic factors)。强语用因素作用的结果一般会造成不可忽视也无法回避的语言现象,弱语用因素作用的结果常常会为人习焉不察(尤其对于一般的语言使用者来说)。如果把造成“没VP之前”不可替换为“VP之前”的某些语用因素看作是强语用因素的话,那么在本节中“VP之前”和“没VP之前”所表现出来的某些语用因素就可算是弱语用因素。大概正是因为这一点,有时说话人对于二者的使用可能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或无意识地凭个人爱好。如下面的两个例子,虽然用“VP之前”并没有明显的错误,但应该承认,如果用“没VP之前”的形式,表达效果会更好:
(47)许多生物甚至在被人类发现之前就灭绝了。(日报:1-5)
(48)在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之前,北大校风不正,学生入学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以便将来能在社会上混得一好的职位。(日报:1-7)
由此看来,真正搞清楚“VP之前”和“没VP之前”的异同,对于一般的语言表达也大有裨益。
标签:vp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