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管理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从社会现代化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提出,表现为一条演绎的逻辑线索。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是历史的,应该从多层面,结合社会、教育等其上位系统来理解。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发生着以人为本、兼顾效率与公平、注重管理过程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现代人的教育目的,我们应该着手于教育管理现代化多种实践路径,让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阶段,是时候该展现出良好的社会现代形态来面向广众。我国教育部门曾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加快教育管理现代化进程,从而促进社会长期发展。社会是由多种元素所构成,这就意味着社会现代化离不开政治、经济、教育这三大主要支柱性力量的相互配合等,同时教育现代化发展也离不开管理的现代化,从社会现代化演变到教育管理现代化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教育管理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现象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变化过程,价值取向也在发生转变。
关键词:管理现代化;价值取向;价值转向;实践路径;教育管理活动
1 我国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价值转向
1.1 从“工具理性”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社会工业生产的加快进程,工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资本金需积累大量资金,进而榨取劳动者更多剩余价值,劳动者获利很少,这是理性异化的表现。工具理性注重直接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快速实现逐利目标。在教育管理上的表现就是追逐目的的模式。在工具理性背景下,教育管理往往太过注重完成教育管理目标,而忽略了教育管理目标本身,教育功利性日益凸显。根据目前教育管理现代化进程来看,教育管理活动逐渐呈现出人性关怀,教育管理以学生为主要发展目标,教育模式不断科学、多元化等,从这里可以看出教育活动从“工具理性”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
1.2 从“注重效率”到兼顾“公平效率”价值取向
我国教育部门推出了相关政策,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于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管理权限,教育管理与效率明显得到提高。但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价值取向引导下,我们可以看到,城乡与地区的教育质量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开始实行“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来缓解“乡镇办学”产生的教育不平等问题,确保公平与效率之间达到平衡。目前我国教育有关负责人已经意识到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整体,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2.1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关于教育现代化,从时间维度讲,它是指从与传统的封闭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教育,向现代的开放的工业社会以及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转化的过程;从价值维度讲,它是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新的时代精神和特征。基于此,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它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和全面进步的过程。
2.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在对教育现代化进行界定的时候,其内涵和外延就指明了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不同学者对其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就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来说,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即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使它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包括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师生观等等。教育要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要先行。②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培养人是以教育的内容为载体对培养对象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培养对象发展某些行为技能。故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方面。③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类似于软件,教学设备和手段好比硬件,软件做得再先进,再出类拔萃,没有相应的硬件支持,其连发挥作用的可能性都不具备,更不要说体现其优越性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施教育设备和手段现代化过程中,根据教学工作的常规及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应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第一,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学习条件,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第二,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第三,提供必需的教学辅助设备,保证教学效果;第四,有利于实现开放教育和开放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愈来愈多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和远距离教学手段、电脑辅助教学、电脑网络、电脑光盘、卫星电视、教育电视、录音机、录像机等;第五,有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一方面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客,另一方面可以用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普及和学生个性化发展。④教育方法的现代化。⑤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在现代教育中,管理渗透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教育管理不实现现代化,学校教育就难以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指从各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理论,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过程。教育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管理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二是管理组织制度的现代化;三是管理观念行为的现代化。⑥教育队伍的现代化。
3教育管理的实践路径之基本实施对策
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对策是建立在对目前阶段教育现代化特征分析基础之上的,其基本思路是:扬“特征”之所长,补“特征”之所短。
3.1活跃理论探索,强化观念转变
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化教育系统理论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当务之急;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明确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首要任务。(1)认真学习中外古今先进教育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充分进行教育现代化理论探索,鼓励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著作的撰写和出版,力图产生中国自己的现代教育理论的权威专家;应在各种教育杂志上开辟“教学现代化热点争鸣”专栏,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一些实践意义较强的热点理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理论概念的模糊性,同时,在讨论中普及现代化教育理论。(2)各基层学校应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当作教育现代化的主体动作来设计。可组织高质量的理论报告,推荐学习报刊杂志的最新理论文章,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中外教育史,从中吸取理论精华;组织“教育现代化理论热点研讨会”,引导教师自己教育自己;建立公开课、说课、评课制度,引导教师从教育理论出发设计教学,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
3.2建立实验基地,典型带动全局
选择少数教学科研力量强、教学设备基础好的学校,扶一把使之先行一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实验基地,以典型带动全局。实验基地应以课堂教学现代化为龙头,以教育管理现代化为保证系统,以教学设备现代化为突破口,按照规范化条件办学,带着超前性意识办学。实验基地不仅应成为教育现代化办学模式的窗口,同时,还应成为教育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培训基地,现代化课堂教学研究和现代化教学媒体使用的演示基地。
3.3激励群体探索,鼓励特色办学
群体性探索是我国实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应充分保护群体性探索的积极性,通过灵活的政策,使广大学校实施教育现代化能够低层次起步,自主性探索,特色性完善。
如果说,教育现代化实验基地一般应采用规范化办学模式,以便其办学经验能大面积推广,那么,在群体性探索中,我们就应该鼓励各基层学校按照自己实施教育现代化的思路形成独立的办学特色,而不应采用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办学模式、规范化人才标准对基层学校的办学特色加以约束,甚至使之夭折
3.4树立责任意识,建立大历史观念
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历史过于接近,便不易了解历史变动的真谛,所谓大历史观就是用宏观的眼光看历史,好比站在未来的时空中用天文望远镜看现在。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广为铺陈的背景下看目前中国教育向现代化的突进——理论的粗糙、概念的模糊、手段的简陋、探索的表浅等等,种种的不如意却只能演化出一个结论——毫不迟疑、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并无它路可行,因为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是一段必然性的历史,我们肩负着的是时代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冯增俊:《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特征》,《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4期.
[2]冯增峻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邬志辉中国百年教育现代化演进的线索与命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8.
[4]朱怡青:《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性与发展趋势》,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论文作者:徐建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教育管理论文; 理论论文; 社会论文; 价值取向论文; 效率论文; 内容论文; 历史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