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论文_周淑侠,张永武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论文_周淑侠,张永武

沛县水利局大屯镇水利管理服务站 江苏省徐州市 221600;沛县水利交通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力量越来越强大。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的需要和愿望,人们开始建造各种设施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人们也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地球的生态环境。因此,水利工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是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改变了自然生态。随着水利建设步伐的加快,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水资源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时期,要用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处理水利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实现水利水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生态环境利用、水资源供应、鱼类养殖、灌溉和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目前,中国正面临着能源短缺和水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因此,应大力推进水库建设,提高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发挥水流分配和流域防洪的作用。此外,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垃圾排放,我们必须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努力实现当地经济生产水平的最大化。

2、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体中藻类植物活动频繁且停留时间长,容易导致水体中漂浮物的堆积与水体浑浊,其中经过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钙离子,进而导致水体硬度减小而大大提高了水体毒性,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蓄水后,水流速度的不同对各污染物质的净涤效果不一,使得水质受到影响。此外,水库区域内水体的置换率缓慢、透明度高,有利于水中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更甚至营养物质在水库区域中堆积,为浮游生物的存在创造有力环境,如果水库水量到达一定水位后,这会造成因为活动范围的缩小与水体温度变化等造成大面积濒临死亡,进而增加了资金成本的损耗。

2.2影响局部气候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完成后,会使得当地土壤的湿度大大增加,地表吸水能力也会降低,要是出现强降雨气候,非常容易出现泥石流现象,以及山体滑坡现象。我们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是为了储水防洪,并在旱季对农田进行灌溉,然而,水利水电工程会破坏当地的地质地形状态,地表的植被遭到了破坏。同时还改变了降雨量,地表的蒸发量也有所改变,气温变化幅度也增加了,局部气候发生了改变,直接影响到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3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产生显著效益的同时,对社会环境也有不利影响。在人类健康方面,不少疾病直接或间接地与水环境有关,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多,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古迹和景观带来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也存在一定影响。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并对库区内仅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4水利水电工程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许多水利水电项目附近的蒸发量日益增加,这将直接导致不同季节温度变化范围的显著减小,从而对周围的植被和土地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将导致河流含沙量、营养成分和水温发生变化,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水文条件。此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工人生活垃圾的产生和工业污水排放到河流污染的水体中,很容易损害河流附近动植物的生存,从而导致建筑区域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保护对策

3.1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

所谓的补偿机制是通过生态环境补偿、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等方法平衡保护环境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间的关系,促使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补偿机制向稳定化、可持续化与法律化转变,利用政策引导、实地调研、施工评估等手段全面分析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风险因素,不仅有利于修复环境破坏区域,还能遏制生态资源衰退。再者,党员干部必须要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绿色施工、高效施工、安全施工”理念,更要注重新技术的研发,严格参照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客观精准的评价,全面预测且观察生态环境的影响。

3.2构建完善评价体系

一定要构建完善当地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实地勘察,并进行系统的评论,进而得出当地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我们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经线了全方位评价,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对当地地质水文、动物植被、气候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查与评估,得出非常全面的资料。我们在构建完善生态环境评估体系时,一定要保证这个体系可以全面贯穿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就要全面分析评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会对施工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在结合当地环境的基础上,根据预测结果合理制定解决方案,尽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3.3建立动植物生态保护区

保护区建设人员应不断加大对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以此强化渔业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更应该划分禁止捕鱼区域并扩宽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路径等,强调实现生态环境人工修复的重要性,在水利水电工程鱼类栖息生态环境保护中,对于直线形河道部分,可以进行人工改造成河流的蜿蜒形态,极大的有利于有效提高河床断面流速及水深多样化的分布效果,相关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修复河道的自然断面来改变当前流域的断面结构,更要采用复式断面对河流淤积处形成自然的沙洲,相关人员更要明确放流种类、放流时间及水域、放流苗种数量及标准。

3.4完善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或多或少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了尽量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维护当地生态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增加生态补偿方案。恢复当地生态环境,平衡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生态发展,尽快构建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具体实施中,应严格遵循“谁损害谁补偿”的补偿原则,及时明确生态环境补偿的主体和具体范围。这不仅有利于减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损失,而且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3.5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开展施工区大气、噪声、水体(地表水、地下水、废污水)监测,实时掌握施工期环境状况;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及时处理施工区环境问题;认真做好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治理,做好临时用地的景观恢复和绿化,避免或减轻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4、结束语

在其他发达国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达到90 %以上。然而,中国幅员辽阔,水资源丰富,有两条淡水河,长江和黄河,但是中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到20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跟上国家的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建设和发展,还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祖恩.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9):128.

[2]李波,蓝岳.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148.

[3]彭清平.探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6(23):153-154.

论文作者:周淑侠,张永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论文_周淑侠,张永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