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有机磷中毒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的效果研究论文_徐亮

重症有机磷中毒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的效果研究论文_徐亮

徐亮

(徐州市肿瘤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5)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有机磷中毒治疗中结合应用血液灌流治疗与常规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灌流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灌流组中有效人数26例,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人数20例,治疗有效率为66.7%;灌流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的形式其治愈率高,病程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有机磷中毒;血液灌流;常规方式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088-02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当前临床中常见的急性中毒类型,发生几率近年来逐渐提升。由于有机磷毒性比较强,大量异地转运重症病人中毒量大,病情危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措施逐渐增多,而近年来血液灌流治疗的技术进一步成熟,在各级别医院中广泛应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费用昂贵,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可减轻患者巨大经济压力,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为了探究其在重症有机磷中毒中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性治疗和结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灌流组,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灌流组中男12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在22~61岁,平均年龄(40.8±11.2)岁。对照组中男9例,女21例,患者年龄在19~65岁,平均年龄(42.5±6.2)岁。患者病情危重,临床表现为呼吸衰竭、血压不稳定和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方式,包括洗胃、导泻、抗胆碱、胆碱能复能等综合治疗。在积极清除毒物的同时需要应用阿托品和解磷定,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方式。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或意识障碍,需第一时间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1]。如果患者循环不稳定,需积极扩容、升压,维持有效循环容量。

灌流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的形式,采用XG-2B型灌流器为患者进行灌流治疗,持续时间在3小时左右,正常流速为200ml/min。患者常规治疗一次,但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增加治疗次数[2]。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胆碱酯酶水平变化,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调整治疗方式及药物用量,避免病情恶化、反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临床疗效评断标准

有效: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一周内,患者中毒症状完全消失,意识恢复,胆碱酯酶水平显著上升甚至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具备转入普通病房条件。无效: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一周内,患者中毒症状未完全消失,生命体征没有显著恢复,胆碱酯酶水平仅轻微升高或无变化,不具备转入普通病房条件。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结果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灌流组中有效人数2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人数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灌流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如表。

表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组别 有效无效有效率

灌流组26 4 86.7%

对照组20 10 66.7%

3.讨论

有机磷化合物是当我国农业,尤其是淮海地区广泛应用的药物。有机磷中毒指的是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有机磷农药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疾病,危害性大,死亡率高。因此必须及时对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3]。

对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患者要及时采用综合性处理措施,要最短时间内清除患者体内残余农药,避免继续吸收。现有治疗措施包括清除外表皮肤、消化道残余农药液体及已经吸收进入血液中的游离有机磷成分[4]。要求在第一时间进行洗胃、导泻,同时应用阿托品抗胆碱及解磷定胆碱能复能治疗,需要保证短时间内达到“阿托品化”,并依病情变化合理调整剂量。持续性用药对后续治疗有重要的影响,医护人员要掌握具体治疗方式,按照现有操作程序进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血液灌流治疗作为已明确可有效清除残留血液中游离有机磷成分的抢救措施,成为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重要方式且治疗效果肯定,已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同。随着治疗规范的不断完善,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得到了各级医院的广泛推广。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检查,了解患者病理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做好预后治疗工作,提升临床治疗效果[5]。

在本次研究中,灌流组中有效人数2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人数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灌流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能在短时间内清除毒物,改善生命体征,恢复胆碱酯酶水平,其治疗效果较现有常规治疗措施明显。

综上所述,血液灌流在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中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压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6]。

【参考文献】

[1]陈全超.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J].吉林医学,2010,24(12):4138-4139.

[2]陈全超.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7(01):1781-1782.

[3]邓挺,邱晓明.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142-143.

[4]唐昭喜.66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19:38-40.

[5]严建坤.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7(13):71-72.

[6]杨敏,刘莎,刘冬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食物中毒的经验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0,11(02):58-59.

论文作者:徐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重症有机磷中毒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的效果研究论文_徐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