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汪鹏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汪鹏

浙江建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300

摘要:做好市政道路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代市政道路建设多采用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形式,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耐用性,同时其在行驶舒适度、行驶噪音和路面平整度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做好市政道路建设构建城市道路体系将有助于化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沥青混凝土道路是一种良好的道路形式,其所具有的相关特点能够在市政道路领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新时期沥青混凝土道路将在市政道路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做好其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市政道路施工;应用

一、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原材料控制

1、机制砂和集料的指标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所使用的人造机制砂与其他砂有所不同,需要在搅拌时对集料进行粘结。施工中的机制砂表面不是很圆滑,却非常干净,在碾压作用下会使摩擦力逐渐增加,使其可以具有良好的耐磨力。在对石料进行处理时,可以采用同外力的方式将石料进行粉碎,其会以粉末状进行分布,使其与沥青融合。但是石料中的粉尘会影响压实的效果,影响施工质量,机制砂的选取要符合指标。

2、矿粉填料

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填充时,较小的矿粉可以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沥青混合料在应用过程中会发挥很多作用,不仅可以对骨料的空隙进行填充,而且在沥青进行有效融合后,可以使集料迅速粘合在一起,提高沥青的作用,其强度、稳定性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减少沥青材料的用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对于矿粉的使用量应通过试验进行确定,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以免出现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对碾压效果提升产生制约,若是不能保证碾压工作的有序展开,会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增加施工的困难性。

二、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1、沥青混凝土道路基础层施工

在完成道路路基的挖掘作业后,需要对道路的路基进行夯实加固,如路基为软土路基则需要对软土路基进行排水加固、或是采取换土加固等的路基加固措施,确保沥青混凝土道路路基的稳定性。沥青混凝土道路分为三层,最底层的道路路基、中间层为混凝土层,而表层则为沥青混合料层。在中间层的施工中需要严控施工质量确保中间层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为沥青混凝土道路提供坚实的基础。

2、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在完成了沥青混凝土道路路基的施工后需要在沥青混凝土道路中间层上摊铺沥青混合料。结合市政道路的宽度做好沥青混凝土道路摊铺机的选型工作,确保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在沥青混合料摊铺之前需要在道路中间层上刷一层粘层沥青,刷好的沥青粘层不得被车辆所碾压。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之前需要在接触层上涂刷一层热的沥青结合料,以确保沥青混合料摊铺后与中间层的粘合性。为提高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可以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摊铺机最大宽度可达13m左右,结合路面宽度合理的选择摊铺作业流程,如宽度允许尽量一次摊铺成型,如道路宽度过大则需要考虑两次摊铺之间的接缝问题。摊铺作业参数(如摊铺速度、温度等)需要结合沥青混合料参数及道路路基情况合理的进行选取最大限度的保障道路施工质量。摊铺过程中利用摊铺机所具有的自动找平装置和自动调节厚度的装置实现连续摊铺作业,最大限度的保障摊铺后道路的平整度。对于道路中无法使用摊铺机摊铺作业的部分(如拐角、井沿等)需要及时进行人工摊铺作业,确保摊铺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摊铺后发现凹陷、路面灾害等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对路面进行修补,以确保路面摊铺质量。

3、沥青路面的压实

在完成了沥青路面的摊铺作业后,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压实以使得摊铺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足够的粘合性和稳定性。沥青路面的碾压可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三个不同的碾压阶段针对不同的沥青路面压实目标,需要结合碾压目的合理的选择沥青路面碾压机。针对沥青路面的初压可以使用双钢轮式碾压机,通过双钢轮式碾压机的重压作用以此来促进沥青混合料的初步成型。碾压过程中需要对碾压的温度、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以确保碾压的质量。此外,初压时还可以选用带振捣功能的碾压机,在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压实的同时通过振动来增强压实效果。此外,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压实前,可以在刮板和系统中加入肥皂水,以此来避免沥青混合料粘附在碾压机轮的表面。对于完成碾压作业的碾压机需要及时的撤离沥青混凝土路面,以避免碾压机长时间停留在路面上造成路面变形。对于沥青路面的复压和终压可以使用轮式碾压机进行,使用轮式碾压机进行碾压作业时需要待到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温度下降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温度区间范围内再行碾压作业。避免沥青混合料温度过高粘附在轮式压路机碾压轮上。

4、沥青路面接缝作业

沥青路面接缝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完成了对于沥青路面的摊铺和压实作业后沥青路面已基本成型,需要对沥青路面两端和所留的缝隙及路面与路沿、井沿的接缝进行处理。沥青路面接缝所面临的缝隙多以纵向和横向缝为主,不同的缝隙种类需要采用不同的接缝方案。以沥青路面的纵向缝为例,对于纵向缝的处理多采用的是热接缝处理方案,此种方案是指在沥青路面摊铺后沥青混合料还保有一定温度时在接缝段及时的摊铺上沥青混合料,采用热接缝时一般不对所摊铺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碾压作业而是待到接缝完成后再进行碾压作业,用以确保摊铺后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在具体的摊铺作业时需要将摊铺机相距10-20m以上,并将熨平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进行摊铺作业。除了热接缝外还可以采用冷接缝技术进行施工作业,此方法是在完成一侧道路的摊铺、压实作业后,再在道路另一侧并排摊铺压实另一条车道,对接缝处进行清扫并在接缝边缘涂上粘结沥青,以此完成道路的接缝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冷接缝施工的过程中,另一侧摊铺机的熨平板需要重叠在第一条车道上约2.5-5cm的高度上,且搭接宽度需要控制在100mm以内,在摊铺接缝时需要对接缝处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并控制好松铺系数来完成对于松铺量的控制。

结束语

市政道路建设施工中出现不良土质非常常见,并且已经成为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主要难点,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必须对路基进行正确的处理。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可以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再配合不同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地基的不良变化等问题,对市政道路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需要做好摊铺、压实和接缝等相关工作,不断完善施工技术,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对沥青路面的路面、边坡、排水系统以及路基做好养护措施,为道路交通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蒋思成,蒋云.探讨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6):123-124.

[2]国春萍,张勇.谈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施工技术要点[J].民营科技.2017,(11):266-267.

[3]钟永华.简述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84-85.

[4]俞路升,韦锋.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33):269-269.

论文作者:汪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  ;  ;  ;  ;  ;  ;  ;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汪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