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潞城市供电公司 山西潞城 047500)
摘要:配网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电能通过配电网输送到用户终端,以供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在此现状下,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深入探讨。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电力系统;配电网络;可靠性
配网是供电系统与用户间的传输设施,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确保了用户的安全、正常用电。该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必定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甚至可能危及到整个区域电网的安全运行。为了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概述
1.1相关技术的特点
从技术上来说,配网系统的功能包括:①统筹安排。该功能主要是针对离线管理体系、实时监督体系、控制管理体系而言,具有高效性和有序性特征;②综合分析。这项功能主要是针对系统中的各种数据而言,除此之外,该系统还能够将线路图与地理环境充分结合起来;③电力配置。配置依据是相关数据和图形。
从整体上看,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集成性,软件隔离效果与硬件隔离效果可以兼顾,并且前者工作时,与后者并未存在太大关联。所以,该系统在多种通讯方式中都适用,其中涵盖了现代化通信、无线通信。因此,配网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安全程度高、开放程度高等显著特点,有助于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1.2提升技术可靠性的意义
对于电力系统来讲,配网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元件之一,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对用户用电有着巨大影响。所以,一旦配网出现异常,电力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由此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而,配网系统可以说是供电系统运行效益的决定因素。调查显示,我国以往发生的电力事故中停电事故占到很高的比例,而停电事故中有近八成与配网异常存在关联。因此,提高配网运行的稳定性,是电力系统高效运行的保证,也是正常供电的基本要求。
2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因素
2.1配网设计因素
配网电力工程在修建之前,需要针对整体的配电区域网络构造以及设备分布区域进行设计,从而保障配网的建设满足区域内的供电需求。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中,主要对配网运行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为配网设计。配网设计属于固定设计,一般情况下出现问题的概率较小,造成配网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为用电户增多、用电量超负荷增加。这将导致配网工程中供电设备超负荷运行,最终造成设备的损坏或跳闸等故障,对配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2外力因素
配网工程在技术整体上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硬件方面主要包括基建、输配线电路、供电设备、发电设备等,软件方面主要包括配网监测系统。一般情况下,软件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少。当前,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中,主要存在硬件方面的问题。配网电力工程基建部分根据居民居住地修建,在此现状下,主要存在的外力影响因素为私拉线路、气候影响(雷电现象、风力作用)、其他偶发事件等。此类现象会导致配网在正常运行中出现问题,严重时可导致供电设备的烧毁甚至人员伤亡。
2.3人员专业性因素
配网电力工程在修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主要施工由外包企业进行,最终造成在具体施工中供电企业的专业人员数量较少。在此现状下,导致施工中的专业水平较低,部分施工无法满足配网安全运行的需求,产生了返工、工程修复等现象,在供电企业的费用支出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对后期配网工程的运行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3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措施
3.1加强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
管理是保证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关键,结合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实际情况,管理工作可分为以下几点:①临时停电管理。临时停电主要是在发现配网电力故障时所采用的停电模式,主要是对停电区域进行管理,确定故障点的具体位置,逐渐缩小停电区域,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②计划性停电,在开展配网电力工程计划工作中,应在降低或避免停电对居民及企业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实施计划性停电;③运维管理。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维管理中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以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故障的发现率和处理率,减少或避免故障风险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造成的影响。比如:某市在供电模式架构建设中充分应用了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等,有利于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如图1所示。
3.2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①结合配网电力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综合水平的要求进行合理调整;②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可结合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以保证培训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③完善评价制度,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确保其综合素质能符合自身所处岗位的需求,同时还需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估,对于一些不达标的工作人员需予以一定惩罚,以此来保证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而为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奠定基础。
3.3提升运行故障处理效率
我国山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再加上山区县级供电企业技术设备落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在山区采用大功率事故发电车是极为困难的,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维修效率,可考虑实行配电器备用的措施,具体内容为:①电压器备用。在负荷较大的县城或中心镇建设一个备用台区,准备一条低压联络电缆,若每个台区配电设备出现故障的话,可在第一时间内联络电缆将该区内的负荷转移到备用台区,并启动备用电压器;②变压器备用。在一般由2~3台配变供电的区域,考虑使用1~2台配变容量较大的用电载荷,准备一条低压联络电缆,若某台配变电压器出现故障的话,可利用电缆将该台下的负荷转移到相邻配电变压器上。
3.4简化电压等级
目前,我国仍采用传统的分步骤逐一降压的方式,这种降压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相对复杂,且在降压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调试,导致降压次数和步骤的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则会增加电力设备的使用频率,不仅会缩短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大量电能的不必要浪费。因此,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对电压等级进行简化,完善降压的措施和理念,以实现减少消耗、提升配电效率的目的,进而不断提高配网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应对停电分析工作予以重视,异常停电也会对配网系统的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停电的原因,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重点调整相关技术问题,若在维修中需大面积停电,则应下达统一停电的通知,确保相关用户能够做好准备工作,另外,停电维修时间最好集中在白天,以避免影响用户的晚间用电,同时也保证了维修工作的有效性,有利于减少配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进而为广大用户提供可靠的电源,满足其基本的安全用电需求。
4结束语
总体而言,可知对配电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实施研究特别重要的,配网电力项目的施工技术关系着配电网运行的质量,也关系着用户用电的安全性。配网电力项目技术的可靠性愈强,对我们的生活就愈方便。配网电力技术能够迅速的把故障找出,对于突发状况有着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对于配电网络有着科学的设计,并对电路实施定时的检修,以使故障的产生减少。工作人员要有严谨用心的态度对待工作,为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1]张浩.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J].硅谷,2014,01:85+117.
[2]武博,彭鹰.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科技风,2013,06:124.
论文作者:张晓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工程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可靠性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因素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