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保教,把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还给孩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保教理念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保教论文,有意义论文,童年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确保学前教育的高质量?首要的是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规律与特点出发,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对此,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均强调了“坚持和实施科学保教”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后,教育部又多次发文强调要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以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然而,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是科学的?怎样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这些实际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是幼儿园教育实践和幼儿家庭教育实践更为关心的,更直接地关系到我们能否真正将“科学保教”的观念和要求落到实处。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全社会掀起了关注学前教育质量的高潮。《指南》在“尊重儿童”、“家园共育”的价值观指引下,通过提出对不同年龄幼儿的合理期望和教育建议,从微观的层面上编织了科学保教的精细蓝图,明确了实施科学保教的具体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地揭示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与内容
约两个世纪前,著名教育家和哲学家斯宾塞发出惊世一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深刻反思。而今,我们也很有必要问一句:学前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儿童?什么样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最有价值?《指南》科学地揭示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内容。
从目标看,《指南》明确提出要“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可以看出,学前教育的目标着眼于长远是帮助幼儿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着眼于近期则有责任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顺利适应学校教育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而不论长远目标还是近期目标,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上述“全面发展”目标指引下,《指南》还结合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基本学习内容提出了更为具体的32个目标。这些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这些合理期望的提出,是对当前社会上盛行的超前训练和提前起跑等“小学化”现象的降温,更是对学前教育的合理“减负”。
从内容看,《指南》延续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的划分,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如:语言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是“倾听与表达”、“阅读和书写准备”;科学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是“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而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恰恰是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最应该学习和发展的关键经验。
二、科学地解释了幼儿是怎样学习与发展的
实施科学保育和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准确了解和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特点。对此,《指南》从三个角度做出了科学解释。
首先,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整体。从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看,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各方面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他方面,进而影响到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为更好地帮助教师和家长认识、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几个方面入手,围绕幼儿最应该学习与发展的11个最重要内容和32个目标,对幼儿的整体学习与全面发展作了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从学习与发展的特点看,《指南》在全面分析幼儿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发展规律、特点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如此,就完整地勾画出幼儿整体学习与发展的“图景”,使得“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有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游戏和生活中最真实。渴望学习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倾向,这种本能“渴望”所反映的学习与发展的主动性在游戏和一日生活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为幼儿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最客观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为幼儿通过直接经验的获取来认识和了解世界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再次,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表现出同年龄群体所共有的年龄特征和阶段特征的同时,还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原有基础和水平、优势领域与内容上,也表现在发展速度的快慢与阶段性发展水平的高低上,还表现在学习品质的养成上。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三、科学地回答了怎样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基于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方式的科学解释,《指南》结合各领域的具体目标共提出了87条教育建议。这些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具体地说,《指南》从三个方面对于该怎样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做出了回答。
1.以完整教育促进幼儿的整体学习与发展。
基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整体”的认识,在贯彻《指南》过程中,应树立“完整儿童”的概念,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同一领域内各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绝不能片面地强调和追求幼儿在某一方面和几个方面的发展:在引导和指导幼儿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幼儿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这些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幼儿作为“完整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2.以游戏化、生活化教育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游戏和一日生活为成人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真实、客观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最佳机会,从而使成人有可能更准确地将“教”建立在幼儿“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指南》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其87条教育建议中,大都也是以游戏和生活活动的形式提出的。如:社会领域的“社会适应”部分,针对“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的目标提出“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和其他游戏规则……”;科学领域的“数学认知”部分,针对“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的目标提出“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因此,在贯彻落实《指南》时,应避免针对目标进行机械训练,而要把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作为整合幼儿各方面学习与发展的基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3.以差异教育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发展。
尊重幼儿意味着必须承认并尊重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个体差异。教育不能抹杀儿童发展的个性,不能用统一的要求去型塑不同幼儿的发展。在运用《指南》去指导学前教育实践时,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以适宜的教育方式和策略“支持和引导他们……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唯有实施差异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幼儿发展的自信心,促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童年早期富有个性地发展,逐渐成长为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化人才。
《指南》科学地将教师和家长该“怎样教”建立在了幼儿“怎样学”的基础上,既很好地承继了《纲要》的义理,又呼应了教育实践的需求,为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实践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和操作化的指导,不得不说是一本科学育儿的“红宝书”。
人生是一场长跑,要想让孩子跑得快、跑得远,就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实施科学的保教,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攀比。对广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来说,这不仅需要科学施教的智慧,更需要坚持科学的勇气。用我们的勇气和智慧,还孩子们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现在,就从《指南》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