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 2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治疗的小儿高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分析组各60例,参照组小儿患者行常规护理,分析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高热患儿护理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分析组患儿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其体温改善情况比参照组好(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参照组少(p<0.05),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小儿高热时应用个性化护理不仅有效的控制了体温,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更得到家长对护士满意度的认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小儿高热;应用效果
小儿高热是临床疾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果患儿腋窝温度超过37.4℃,且持续上升,当腋温超过39.1℃时,即可确认为高热[1]。如果患儿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未给予及时治疗,则会引起患儿智力受损、癫痫、死亡等比较严重的情况发生[2]。目前,临床常使用药物治疗小儿高热,虽然药物治疗对小儿高热有很好的的疗效,但是由于小儿治疗依从性较低,常常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鉴于此,在给予高热患儿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采用一些护理干预同步进行,方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本文就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分析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来儿内科治疗的高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分析组,其中参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9-29个月,平均年龄(15±3.2)个月,患儿体温在38.8-39.7℃之间,平均体温(39.2±0.2)℃,平均病程(0.5±3.5)天;分析组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10-30个月,平均年龄(15±3.6)个月,患儿体温在38.9-39.9℃之间,平均体温(39.3±0.3)℃,平均病程(0.6±3.7)天。本次研究的120例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评估患儿的基本情况,为患儿制定一个相应的护理方案;②了解患儿的饮食爱好,为不同的患儿制定出不同的食谱;③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患儿物理和药物降温;④适当给予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措施,减轻患儿家长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家长对患儿疾病治疗的自信心;⑤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形成良好的护理循环,为患儿提供舒适、科学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护理前后的体温变化,观察并记录患儿行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调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患儿体温变化采用计量资料t检验,用(X±S)表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用计数资料x²检验,用(n%)表示,在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平均体温变化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分析组患儿体温变化较参照组改善明显(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分析组患儿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对比 分析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小儿产生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情况最为常见[3]。针对患儿高热,很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疾病发展,防止患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由于个性化护理方案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更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如此一来,患者家属更愿意配合医务人员的护理和治疗,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个性化护理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4~5]。本研究显示,高热患儿在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其体温得到有效改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明显降低(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也较高(P<0.05)。这说明,个性化护理不仅具有良好的改善患儿体温功能,控制疾病的发展,更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和负担。
综上所述,在小儿高热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儿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敏.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比较[J].吉林学,2013,11(13):26-27.
[2]赵晓卫.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02):27-28.
[3]王争芳.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效果观察[J].西南军医,2012,12(08):48-49.
[4]张贵珍.小儿高热中不同护理模式的疗效对照[J].内蒙古中药,2014,11(17):13-14.
[5]李虹兰.,J、儿高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叨.全科护理,2013,ll(13):1186.
论文作者:张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患儿论文; 高热论文; 小儿论文; 体温论文; 并发症论文; 家长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