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模式比较与优化研究论文

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模式比较与优化研究

徐福英,刘 涛

(山东工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摘 要 :实践教学是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实习中心模式、实验教学中心模式、学科竞赛中心模式、毕业论文(设计)中心模式和第二课堂中心模式,五种模式在实施方式、地点、时间、实施主体、考核方式、学生管理、预期效果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在总结与比较五种实践教学模式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设计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推进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与融合、合理选择主导模式与体系调整、优化组织管理四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理论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发端于欧美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手段逐步为国内高等教育界所认可并实施。2014年3月,教育部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国1200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要有50%的院校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强化实践教学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教育部也适时提出一系列相关意见,强调:“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由于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实践条件、人才培养路径等的差异,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既不同于自然科学类的本科专业,如物理、化学、数学、医学等,也不同于历史、文学、艺术、法学等社会科学类的本科专业[1]。因此,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需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需求,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选择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断优化[2]

同时,在工作保障方面,区工商联完善商会调解工作体系,提高维权服务水平,成功调解债权债务纠纷150余件;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投身光彩事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共组织公益活动50余次,捐款、捐物合计1500余万元;积极参政议政,向各级人大、政协组织推荐代表委员13人,提交提案150余件;开展微型企业培育工程,累计为1400余人发放贷款9000余万元,带动就业4000余人。

一 、实践教学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经济学和管理学共设13个专业类(经济学4个,管理学9个),63种专业(经济学17种,管理学46种)。虽然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发展方向各有不同,但从整体上看,经管类专业主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政策制定与执行类、经营类、管理类和服务类等应用型人才。从就业竞争力的角度看,经管类应用型人才除需要具备符合国情的思维方式、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职业素养外,还需要把握经济发展态势与行业运行规律,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沟通与组织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3]。这些素养和能力的达成,仅靠理论教学不行,必须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并实现其与理论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具体见下图。

如上图所示,通过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和互补,各种实践教学手段能够直接作用于经管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体现在:通过撰写毕业论文以及参与学科竞赛,可以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环节以及各种第二课堂手段,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一定时间的企事业单位实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行业动态、认清行业规律、发现管理问题以及完善思维方式。各种实践环节的综合使用及其与理论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优化经管类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组织与沟通能力等,从而提升其社会适应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4]。因此,实践教学是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手段。

二 、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典型模式及比较分析

如上所述,经管类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经常采用毕业论文、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实验教学、第二课堂等多种环节和手段[5]。根据各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地位和学分比例,可将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归为如下五种:(1)实习中心模式,即通过组织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来达到强化理论教学、优化学生能力结构的目的,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实践性和行业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普遍采取此种模式;(2)实验教学中心模式,即主要通过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开设大量的实验课程(课内实验和独立实验)来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如会计、财务管理、证券投资、金融学、人力资源等专业多采取此种模式;(3)学科竞赛中心模式,即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从而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书面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等专业比较侧重此模式;(4)毕业论文(设计)中心模式,即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与应用,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如管理科学、信息管理、工程管理、金融工程等偏工科的经管类专业多倾向于此模式;(5)第二课堂中心模式,即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如军训、劳动课、经典文献阅读、参与各类社团、社会公益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适用于文化产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等公共管理类专业。

此五种模式在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均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在实施方式、地点、时间、实施主体、考核方式、学生管理、受重视程度、预期效果上又存在较大差异(见下表)。

图6为19世纪的潘趣碗,用来盛一种印度引入的潘趣酒。潘趣酒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主料为烈酒和果汁。自从十八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流行用中国外销瓷盛装酒水或饮料,潘趣碗用鲜艳浓烈的色调表现中国日常生活场景,令西方人着迷,大面积的金色提升了华丽感。

五种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三 、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优化建议

1.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由上表可知,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而且能全方位地训练学生能力。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实践教学在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均已达到25%以上。但从整体上看,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运行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理论教学相比,高校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尤其是对实习、第二课堂等的投入较少,政策支持有限[6];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现象严重,未能充分地衔接和融合,如第二课堂严重偏离专业培养方向,实习前后的课程开设与实习的衔接度不高,理论教学的内容无法在实习、毕业论文、学科竞赛中得到检验和应用等[7];在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存在着避实就虚、“面子工程”等现象,如出于减少工作量、便于组织管理、增加自身收益(如学科竞赛的名利双收)的考虑,各专业普遍重视实验教学而忽视实习实训的重要性,所有专业盲目强调学科竞赛的中心地位等;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上,多数专业采取分散实习和放羊式管理的做法(学生个人寻找实习单位,学校和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很少)[8],对毕业论文选题、评阅和答辩缺乏过程监控和结果审核[9],对第二课堂缺乏指导和专业特色的活动供给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效果,并进而影响到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对经管类本科实践教学予以优化:

2.统筹推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和融合

陡河水库一级台地表层土下部为厚度约20m的中细砂,分布极为广泛,与河槽漫滩及二级台地下部的砂层相连通,其下为黏性土与中细砂呈互层分布。易液化土层排水条件不良,孔隙水不易消散,因而会促进液化的发展,延长液化的持续时间,加剧震害程度。

由上表所示,与理论教学相比,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运行涉及的环节和利益相关者更多、地点更为分散、时间的节点性要求更高、实施主体和考核主体更加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复杂度和主观性更强。为达到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必须从制度上构建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此,高校一方面要成立或明确实践教学的归口管理部门,改变各实施主体间的各自为战、相互推诿等现象,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设置、项目安排、过程监控、结果考核的系统性。对于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院校,可以考虑在学校层面成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中心或由教学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副校长以上人员担任),统筹负责各实践环节的具体运行[10]。另一方面,高校应当出台针对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和支持政策,包括:适度加大对实践教学,尤其是实习、第二课堂的经费投入;优化实习经费使用办法,减少财务报销方面的限制;根据各实践环节的条件要求、难易程度与实施效果,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工作量测算办法;在评职聘任、评优评先方面,设计针对实践教学的指标体系,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3.合理选择实践教学的主导模式与构成体系

在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系统中,缺少了理论教学的支持,实践教学会因缺乏理论指导而局限于技能训练,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高度和深度;而离开了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会因缺乏实践检验与应用而局限于照本宣科式的知识传授,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适用性。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衔接和融合,才能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而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上,可以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合理设置与安排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来实现,如在实习前开设学科基础课和与实习相关的操作性课程,而在实习后应当开设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拓展课程。在两者的融合上,各级教学单位可采取如下手段:第一,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能力。对于经管类专业的课堂教学,可以在保证理论框架完整性的前提下,开展针对实习单位的案例教学,开展针对学科竞赛、毕业论文(设计)的延伸性教学,这不仅能够提升课程知识体系的前沿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实践环节的认知,便于实践教学的开展[11]。第二,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理论教学,在训练能力的同时提升认识深度。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要加强理论教学的指导作用,如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选派指导教师)、座谈会、沟通会等各种方式对学生实习期间发现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理论引导和提升,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对实习岗位、企业或行业的认识。

表中所示的五种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都有很强的适用性,但并不意味着各专业可以在五种模式中随意选择,而应当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学科属性、培养目标、实践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如对于办学定位与生源质量较高、学科基础雄厚、教学经费充足的院校和专业,可以倾向于学科竞赛中心模式;而对于行业针对性强且市场对实习生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则可以采取实习中心模式;而对于缺乏实习条件、学科竞赛条件的院校和专业,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和第二课堂则应当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导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确立了主导性实践教学模式,并非否定或放弃其他实践教学手段,而应当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对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加以调整和灵活运用[12],如对于采用实习中心模式的专业,在院校居于主导地位时可以相应减少实验教学的学时学分(多数实验环节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完成);对于采用学科竞赛中心模式的专业,则可以允许学生以获奖的竞赛作品替代毕业论文(设计);对于采用第二课程中心模式的专业,则可以通过累加的社会实践学时替代一定的实习环节。

4.系统优化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与实施效果

本文构建以下模型:式(2)用来检验H1,若β1显著为正,则H1成立;式(3)用来检验H2,若β3显著为正,则H2成立;式(4)用来检验H3,若β3显著为负,则H3成立。

再由上表的分析可知,对于具备实习条件的专业而言,在各种实践教学模式中,人才培养的效果最佳。但由于涉及环节最多,管理难度最大,多数采取了分散实习和放羊式管理的做法,实习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各专业应当加大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每个经管类专业均应当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事业单位进行一个月以上的集中实习。对于学科竞赛,最关键的问题是尽可能扩大专业学生参与的范围,学校除支持优秀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高级别竞赛外,还应当组织各类与专业相关的系级、院级和校级竞赛,一方面扩大学生参与竞赛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层层历练提高竞赛成绩。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关键在于加强过程监控和结果考核,杜绝各类“宽松软”现象,让学生真正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得到相应的训练。对于第二课堂,各专业应结合自身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增加具有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供给,实现一、二课堂联动培养。

参考文献 :

[1]王伟芳,景永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定位下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本科经管类专业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56—62.

[2]金涛,陈媛.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2(3):71—72.

[3]胡建元,张霞.基于能力培养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183—185.

[4]曾小彬.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1—3.

[5]刘尧飞.经管类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136—139.

[6]郑恒斌.地方性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1): 69—70.

[7]李萍,原娟娟,陶钰.经管类专业实训与学科竞赛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8(1):113—115.

[8]历岩,谭旭红.高校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21):93—94.

[9]厉敏萍,熊璋琳.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亟待提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73—176.

[10]胡晓敏.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276—280.

[11]刘立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88—192.

[12]邱晖,杜忠连.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11):141—144.

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9.03.014

收稿日期 :2018-09-05

基金项目 :山东工商学院2017年教改项目“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116882017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徐福英(1979—),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博士;刘涛(1980—),男,山东临沂人,副教授,博士。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836(2019)03-0040-03

(责任编辑 :侯秀梅)

标签:;  ;  ;  ;  ;  

经管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模式比较与优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