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后浇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因此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在建设速度和居住安全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后浇带技术也为高层和大体积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在建筑行业日常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将简要分析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的主要概况及具体施工技术。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后浇带技术
1 前言
近几年来,城市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对建筑施工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现有建筑物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混凝土的具体施工和相应的后浇带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建筑物质量有很大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是改革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中。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拌制
在混凝土的拌制中,首先应该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工作,基于初步计算所得到的配合比通过试配以及调整来明确混凝土配合比,要注意的是试配强度应该比设计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按照配合比准确地进行投料,应根据砂石实际含水率来实施修正,结合施工现场砂石含水率来明确。其次,基于混凝土设计性能的具体需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当前在混凝土施工中应用比较多且也比较成熟的外加剂有膨胀剂、减水剂、防冻剂、早强剂、调凝剂以及引气剂等,其中对混凝土流变性能可实现改变的外加剂有泵送剂、减水剂以及引气剂;可对混凝土凝结时间以及硬化性能进行调节的外加剂有早强剂、缓凝剂以及速凝剂;可对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改善的外加剂有阻锈剂、引气剂以及防水剂。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来选择添加相应的外加剂。在拌制时,严格按照投料顺序来进行投料,均匀进行搅拌。
2.2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在混凝土输送与浇筑中,要注意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若浇筑自由落体的高度大于米,则应该用串筒或者溜槽来下料。在浇筑时可采取分层浇筑整实的方式来实施浇筑,振动棒应该快插慢拔,一直到混凝土没有冒气泡为止方可停止振捣。其中梁柱节点位置钢筋比较密集处在实施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增强振捣,保证振捣密实。而在竖向结构实施振捣时,应事先于结构底部填厚度为和混凝土成分一样的水泥砂浆,以免出现接口蜂窝现象。
2.3混凝土养护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养护中,一般采取自然养护的方式,所谓自然养护就是指于常温下利用相应的材料来将混凝土覆盖,且适当地进行浇水,确保混凝土可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其湿润度足够。在混凝土自然养护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以下规定,即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以后,应于十二个小时内进行覆盖以及浇水,其中由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所拌混凝土,其养护之间不可低于一周,而掺有一定缓凝型外加剂或者具有抗渗需求的混凝土,则其氧化时间不可低于两周,将混凝土湿润状态的保持来作为浇水次数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养护前期,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相对比较快,所需要的水份也比较多,因此浇水次数也应相对地增多,当气温比较髙时,同样也应适当地增加其浇水次数,要注意的是养护所用水应和拌制所用水一样。
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的后浇带技术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发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收缩等情况,这些情况会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的具体强度,严重的时候还会对整个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阻碍建筑施工的整体进程。后浇带技术的研发主要是为了解决混凝土出现的自动收缩问题,后浇带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抑制混凝土,发生自动收缩现象,还能解决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现象,减少外部温度对混凝土整体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应该在气温相对较低时,可以使用建筑水泥或水泥中掺杂了少量铝粉的混凝土,后浇带的强度等级应当比构件强度要高一级,以防止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设置后浇带的具体部位要考虑到模板等消耗因素,具体宽度应为800至1200㎜。后浇带的接缝形式主要为阶形缝、企口缝和平直缝。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技术主要分为模板工程、防水工程以及二次浇筑工程。
3.1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后浇带技术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其主要范围较大,包括墙板支撑、建筑物梁板支撑、施工缝模板等。模板工程在施工之前,要结合建筑物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墙板支撑、施工缝模板等进行精准的测量,之后再完成模板安装工艺。
3.2 防水工程
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日后建筑物的使用,混凝土施工都要高度重视防水工程的具体施工技术。其中,底板防水和墙面防水是防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底板防水主要是在建筑物内的地板上铺设好防水卷材,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缝隙进行处理,保证水分不能渗透进建筑物内部。墙面防水一般是在建筑物的外墙后浇带处加筑4m左右厚的实心砖墙,这种实心砖墙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后浇带的自身结构。
3.3 二次浇筑工程
进行二次浇筑工程,要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相应的二次浇注方法会有所不同。为了减少二次浇筑产生破坏性,施工人员一定要合理地控制好浇筑时间,这样才能让混凝土的质量有所保障。二次浇筑工程还要注意合适的模板架设方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及完整性。
4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迅速推进的关键时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对保证我国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另外,建筑物的后浇带设置时,应该结合建设过程的实际状况,在了解建筑物类型、部位以及施工中混凝土的结构受力等状况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后浇带形式,只有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后浇带技术,才能真正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安全质量。在保障建筑物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玮.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浅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
[2] 王建清.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
[3] 潘辉.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特性以及后浇带施工技术[J].门窗,2013.
论文作者:姜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物论文; 钢筋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