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科生源的需求分析(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科论文,生源论文,中国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2.2比利时社会对工程、科学和技术的认知和观点
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比利时的工程师也很紧缺。为了与当前的经济、知识创新水平同步发展,需要更多的工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毕业生。当今,比利时大学新生只有15%学习工科,只有20%学习理工科。
大到整个欧洲、比利时,小到佛兰德斯政府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这少数人选择理工科相关专业的原因。因此,欧洲委员会和佛兰德斯政府的几个机构,就学生对工程、科学和技术的认识和态度联合展开了调查分析。
欧洲委员会项目(Euro-barometer-2005年有关科学技术的公众观点调查)所搜集的数据显示,各个国家的区别很大。比利时的调查结果特别引起我们的兴趣。另有一批数据来源于“Wetenschap maakt knap”,即2006年佛兰德斯政府对学生认知和态度的调查。两个调查都反映了比利时、佛兰德斯人、欧洲人的有关倾向。
(1)对科技价值持积极信念,但从事科技的兴趣略逊
调查得出的第一个重要结论是欧洲人普遍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持有积极正面的认识,根据图2-24显示的比例可见绝大多数人相信科学技术在医学研究、生活质量提高和后代发展机遇方面能为人类做出贡献。
但是,从图2-25可看出,对从事科技工作有兴趣者的比例明显小于重视科技作用者的比例。
尽管如此,仍有大约30%的欧洲人表示对科学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技术很感兴趣;而只有20%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兴趣;50%持中立态度。比利时人对科学技术感兴趣的比例稍高,其社会人口统计显示,年轻人表现出最高的兴趣。
在一个小测试中,要求被调查者判断基本科学技术的相关说法,回答正确率在一半以上就被认为拥有较多的科学知识,85%的欧洲人做到了。在欧洲,平均66%的问题得到正确回答;在比利时正确率达70%。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因为与过去十年的调查相比,比利时人正确答案的比例显著增加。比利时之所以能扭转科学基础薄弱化趋势,是由于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
(2)性别差异问题
另一个重要发现是性别差异。通常女性对科学技术不是很感兴趣,因而具有较低的认知水平。大多数女孩表示她们更愿意与人打交道,而不是处理实际问题。尽管她们对未来的工作机会很关注,但从招生数据来看,工程领域仍是男性的世界。比利时的工科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不足1/4。
一个矛盾的现象是:佛兰德斯大多数年轻人对科学很着迷,但与真正学习科技相关专业的人数却并不对等。主要原因是缺乏切实的理解。女孩通常认为科学“太难”,这主要因为她们的基础数学知识不够。一般来说,欧洲成年人大都承认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欧洲的未来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希望年轻人对科学技术表现出更高的兴趣,更积极地参与其中。
(3)政府的行动计划
整个欧洲政府针对科技专业学生性别差异和情趣缺失问题展开了大规模行动,其宗旨是普及科学技术,集中在两个主要人群展开——上述50%的态度中立者和女性,虽然针对女性做了大量工作,但改变她们的想法使之投身科学的努力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荷兰地区的研究指出,榜样示范(role play)是取得成效的关键,也就是说,积极宣传从事科学技术职业的成功女性,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自1994年以来,佛兰德斯地区就一直努力增加工程、科学和技术相关专业的入学人数。每年经济、科学和创新部门都要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列出很多项目和参与机构。行动几乎囊括了全部的合作机构及其项目。
尽管这些丰富的活动在使公众对工程、科学和技术的认知和态度有了积极的转变,但增加相关专业招生数量的最终目的并没有达到。比利时在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方面比较成功,但年轻人选择工科专业的比例并不乐观。
在发达国家年轻人对工程、科学和技术的认知和态度的调研,主要有两点发现:以比利时为例,第一,工程、科学和技术相关专业招生数量低不能用认知度低和态度消极来解释;第二,有很大一部分人(主要是年轻人)对这一问题持中立态度。中立人群的性别差异很大,大量实例证明,应针对女性采取大量行动,来解决科学人员构成问题。
对于年轻人(无论男女)不愿选择工科专业应深入分析其中的个人原因,更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Agoria Vlaanderen的最新研究显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选择方面起很大的作用,而这些父母对于工业的印象并不准确,通常很差,甚至教师和学生也持有类似的不良印象。因此,应采取措施阻止对工业消极印象的恶性循环。
此外,工科专业的招生数量的变化趋势与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相适应,后者也可能引起工科生源短缺。在经济低谷时期,就业是选择专业时更重要的考虑因素。经济的反复波动对工科招生长期效应的影响会趋于负面;而好的经济环境则容易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该加强对创造力的兴趣培养来克服这种消极的满足感。
3.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战略
3.1中国人对教育质量与产学合作关系的态度
3.1.1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
中国就业市场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找工作难;另一方面,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企业报怨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没有动手能力、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很难招到合用的人才;学生抱怨学校没有条件动手、企业不提供实践机会,工作经验无从积累,求职陷于盲目,缺乏自信;家长抱怨学校学费越来越高、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收不回教育投资,担心孩子的前程;学校抱怨实习经费短缺、产业接受实习态度消极,因而无法安排学生实习,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下降;政府则发现产业升级已面临高质量人才短缺的制约,社会就业压力巨大、产业总体创新不足、影响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究其原因,是整个社会对于产学合作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方面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缺乏认识,普遍忽视产学合作,导致产学脱节。
3.1.2产业界和社会的态度
中国大部分企业认识不到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重大责任,也认识不到大学生一旦接触实际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和对企业可能的贡献。他们一方面抱怨当前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拒绝接受未来的毕业生到企业实践。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片面认识一样,他们认为产学合作仅仅是大学与企业的横向科研合作,培养人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因此,不愿为培养产业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上对高教关注的多是收费、招生、文凭和就业,而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教育过程、内容、方法和质量则较少关注。
3.1.3教育界的态度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各方面对高校不断加大投入,因此,中国高校硬件水平(校舍、设备、实验室、图书等)有很大的提高,学校规模和学科建设也有很大发展。但应看到,中国的工科大学在软件方面(包括教育理念、机制、管理、师资、学术研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方法和体系等各个方面)与国外大学、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教育理念:延续千年、盛行至今的“传道、授业、解惑”、以教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理念妨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理念的畅行,不利于学生“以用为主”、主动学习、主动实践。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当然会忽视“做中学”、“做中教”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工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育机制:关门办学,缺乏与产业界和社会的互动。许多学校设有董事会,董事大都来自工业界,但董事会对学校大政方针没有影响,没有决策权,不参与教学过程的指导。
师资:片面强调高学历,不注重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对工科师资没有工程师资质的要求。师资中很少有来自企业方面的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
课程设置:以学科为导向,而不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调知识的完备性,不注重学生的就业需求。
教学内容:实行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教学大纲,重理论、轻实践,内容旧、更新慢。
教学方法:单向灌输,缺乏以用为主的主动学习;重课堂,轻课外。
评价体系:将理论学习和考试成绩视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惟一标准,缺乏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量;培养过程缺乏来自产业界的评价。
3.1.4搜狐教育频道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在线问卷调查
2006年7月,搜狐教育频道采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两个主持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20000多人次参加,就4个问题进行投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有多难?
其中,33.31%的人认为一般大学就业难,重点大学还算可以;15.81%的人认为冷门专业就业难,热门专业还算可以;48.03%的人认为不论专业学校,大学生普遍不好就业;只有2.84%的人认为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就业难”不存在。
问题二:你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其中,11.93%的人认为是大学生学习不努力,不能适应社会要求;50.9%的人认为学校教学体系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26.7%的人认为企业不给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以机会;10.42%的人认为学生和家长对报酬要求过高,不肯屈就。
问题三:你认为通过“产学合作”能解决就业问题吗?
其中,23.23%的人认为产业与学校的结合确实能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人才;14.57%的人认为这种模式需要调动太多资源,实现的可能性不大;23.98%的人认为问题不在大学生的质量不高,而在于其数量过多;38.22%的人认为任何事情都不可绝对,“产学合作”值得尝试。
问题四:请选出你认为最有可能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其中,60.57%的人选择“治本,走查建中提倡的‘产学合作’道路”;27.86%的人选择“治标,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11.57%的人选择“治人,让大学生降低就业工资和地域要求”。
该调查所设的四个问题的投票数量清晰地反映了投票人对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与改革认识的倾向:①大学生就业难;②高等教育问题在于产学脱节;③产学合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好途径。
3.2如何提高中国学生对工科教育的兴趣
(1)为工程师正名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说,现在社会上对工程师的认识已产生变异。过去,工程师的概念是一个大的范畴,是相同于科学家、艺术家一样的大范畴,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现在,工程师的概念已贬值成了一个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经过几年即可享有的中等技术职称。他提出,应该给工程师正名。端正人们对于工程师的认识,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工科教育的认识。
(2)塑造工程文化、提倡工程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长潘云鹤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缺乏对工程科技与创新的兴趣培养。”目前,中小学所进行的“科学教育”只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从小培养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与高等工程教育无法衔接。
应在整个社会中倡导尊重工程的文化,崇尚求精、求实、求新和精于设计、善于持续的工程精神。同时,让孩子们从小开始,就理解工程的创造性与综合性,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发挥奇思妙想,尽量标新立异。
(3)工程教育从初等教育抓起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曾说过,“就工程教育而言,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科学教育导向、模式单一’。”从小学到中学,中国的工程教育一直是以理科教育的方式进行的。就理科生而言,从中学过渡到大学,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什么障碍。然而,对工科学生来说,则要在思维方式上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中国的高等院校并没有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这一转变。
因此,应当改进初等教育方式,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增加工程教育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习惯,实现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自然过渡。
(4)加强媒体宣传
为解决美国工科生源严重不足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每周一期的电视专题节目,节目得到了美国国家基金会和INTEL公司的资助。这台名为“设计班”的节目,已在美国85个城市播放。主要内容是由高中生解决一些实际工程问题,凸显创造性技术工作带来的兴奋和乐趣。每周收看的观众约有100万人。美国期待通过这个节目提高人们学习工科的兴趣,改善工科生源的匮乏。
中国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广开媒介,大力宣传,培养人们对工科的兴趣。
(5)加强激励机制
设立工科学生奖励基金,对表现优异和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以增加学生学习工科的动力和兴趣。还可举办与工科相关的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性。
3.3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应重在提高质量
3.3.1工科教育的质量差距
工程教育一系列问题,直接反映在毕业生身上。很多知名的跨国企业指出中国工程师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和供应商John Deere公司中国总裁提到:①全球化的制造迫切需要当地工程师的支持;②当地工程师应具备制造的相关知识和技能;③优化成本。他对属下天津分公司中国工程师的评价是:①缺乏实践经验;②对于企业文化接受和认同慢;③缺少制定决策的技能;④缺乏交流技巧,英语表达不流利;⑤工作效果不如美国工程师。法国Alstom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说:跨国企业非常需要具有坚实的工程知识基础、工程实践经验、团队精神,并且语言和交流技能都比较高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国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惠仁董事长认为,目前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存在如下问题:①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下降;②创新能力培养没有提高;③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比例失调;④培养目标趋同,体现学校培养特色和优势特征不明显,有同质化趋势。这些都反映了产业对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的意见。
目前,中国160万工程师只有16万适合在外企工作;中国工科毕业生中少于10%的人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印度为25%,而比利时高达75%以上;中国软件及计算机相关学科在校生数量为250万,每年毕业生数量60万,只有20%可直接进入软件企业工作,进入外企者不足10%。因此,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的确有待大大提高。
3.3.2工程教育质量要求
提高教育的质量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中国应该按照国际工程师标准,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师。根据美国波音公司提供的工程师质量要求资料,工程师应具有以下素质:较好地掌握工程科学基础,包括数学、物理、生物、信息;较好地了解设计和制造流程,具有复合学科和系统的观点;基本了解工程实际知识(经济学、商务、历史、环境、顾客及社会需求);较好的沟通能力(写作、口头交流、图形、理解别人);道德水准高;批判、创新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并能博采众家之长;具有自信和能力去灵活适应多变快变的环境;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求知欲;深刻了解团队工作的重要性。
3.4利用中国丰富的工科生源来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
中国经济已持续高速发展了20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主要是基于中国劳动力素质较好、成本低廉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为主的产业上。但是这种优势无法永远保持下去。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劳动力更加低廉的地区转移,中国产业正面临向知识密集型、创新型和高附加值的服务型产业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3.4.1问题和需求
(1)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在制造业中知识含量高的环节,如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质量保障体系、供应链管理、面向客户的技术和商业服务、金融及财务、资本运作等等,还大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中国仍然很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已经基本完成加工业务的转移,正在采取战略措施,将知识含量高的业务向具有各方面优势的国家转移。例如研发工作(R&D),1975年跨国公司有55%的研发中心设在本土,但2004年这一数字变成34%。这些公司未来设置在海外研发机构的首选是中国、印度和美国。研发机构需要大量研发工程师和面向市场、面向顾客的各类人才,与加工业所需要的单一技术人才有很大不同。又如近年来发展极其迅速的一个领域是业务流程外包(BPO),即跨国公司将各种经营管理业务流程转到人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的国家去操作,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制造产业知识含量高的环节,需要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工科知识,而且要有管理和IT知识、与人沟通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了解本国文化,还要了解跨国公司的文化,具有国际范围内协同工作的能力;不仅有书本知识,还要有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这种人才需求对中国的工程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在产业升级的形势下,未来十年中对复合型、国际型、创新型人才需求巨大。
(2)经济全球化对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由于信息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形成全球制造的新格局,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将其加工、制造等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现在又开始将产品研发、客户服务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目的就是利用全球最优资源(人力和天然物质资源)去满足全球市场,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对于工程教育全球化有极大的需求,也是极大的推动。工程教育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利用全球最优的教育资源培养最优的学生,以供应全世界的人才市场,满足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发达国家工科生源普遍不足,已造成全球工程人才匮乏的危机。为全球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历史任务已摆在中国和世界各国工程教育机构面前。
(3)丰富优秀的工科生源及巨大的工程教育资源与需求间的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历来重视理工科教育,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之说,这与中国家庭重视教育和择业密切相关。中国从中小学起就非常强调理科教育,因此,学生的理科基础较国外学生扎实,而优秀高中毕业生高考大都选择理工科。据统计,中国现在每年有180万学生进入本科和高职工程专业学习。2006年,美国仅培养7万工程师,而中国达到70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的世界产业布局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人才需求市场。尤其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对高质量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迅速增长。据分析,5年内在中国的28万家外企需要75万高质量的大学毕业生,约占同期中国大学可提供适用人才的60%。换句话说,只有40%的高质量人才能为850万家国内企业服务。未来10年内,跨国公司将需要中国提供7.5万名能在国际环境下工作的高级经理人才,而中国只能提供3000~5000人;中国软件人才每年缺口逾50万人,并以20%的速度增长,而目前,软件工程学历教育每年只可提供7万人。
许多跨国公司在国内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只得在海外留学生中招收毕业生回国工作。这些毕业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受过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在校期间就有一定的产业实践经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生活能力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但是,中国自身的产业升级需要大量人才,光靠国外培养是不行的,高额的留学成本也不符合中国国情。因此,这一需求与现状的差距,迫使中国必须大力改造工程教育,否则,将无以改变人才短缺的严重局面,从而限制中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4.2工程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
(1)产学合作
a.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链
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链,需要政府、产业、教育界、学生、家庭共同努力。政府制定产学合作教育政策,推行企业接收实习生制度,制定与之相关的优惠税收政策等。国家应在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研究基金中设立产学合作研究重大项目,对产学合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全面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产学合作的规律,保证产学合作在中国持续健康地发展。学校应建立产业顾问咨询机制,使产业需求及时反馈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应按照产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应根据国内外产学合作教育的经验,采取精细教育的方式,将产学合作教育的企业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控制在1:2至1:5,即平均每个企业接受学生的数量达2~5人;应将学校文化和产业文化融合起来,造成一种既分工、又合作的局面。产业应把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作为战略目标,产业应介入教育全过程,包括师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体系等。
b.形成完整的产业创新链
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应包括产业、政府、学界和科技界,即所谓的产、官、学、研。因为大多数创新活动是市场驱动的,是潜在的经济利益引发的资本冲动和企业家创新动机两者的结合。其结果是产生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并带来经济效益。产业是面向市场的主体,因此必然是市场驱动的创新活动的主体。那种认为创新是靠政府推动并依赖政府出钱包办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政府的作用是政策导向、制定创新战略计划、提供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启动资金;大学是一个国家的智力库和思想库,是主要的知识创新源,还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当然,如前所述,这一任务也不是大学单独可以完成的),因此大学是创新活动的上游,也是基础。中国目前产学脱节是造成创新薄弱的重要原因: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大学的知识源头没有与创新的主渠道———产业相衔接,无法汇聚到市场的大海之中;由于产学脱节,培养的人才缺乏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到产业工作后创新能力也成问题。因此,以产学合作为支柱的产官学研四位一体的完整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保证中国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
(2)工程教育国际化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全球化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到中国工科大学的面前。如何利用全球最优的学生和教育资源培养人才、满足全球市场,已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中国应依照国际化的标准,加速工程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使中国的优秀工科学生在国内即可得到世界水准的工程教育,毕业后可适应跨国公司或国内优秀企业的需要,可在全球范围就业,为国际人才市场服务;应积极推行国际间的产学合作,使中国的工科学生能得到去国外跨国公司实习的机会;应采用国际合作办学方式,将最好的教育资源引入中国,促进中外文化融合,使中国的工科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工作环境。
(3)“做中学”
应全面改造工科教育,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教师指导的教育过程,大大加强工程实践环节,切实通过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实践经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团队工作的能力、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传播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
中国拥有丰富的优秀工科生源,规模巨大的教育资源、广阔的工程师人力资源需求市场,随着产业的迅速升级和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和有实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巨大需求,而目前产学脱节和低水平国际化的工程教育不仅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还将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国必须大力发展产学合作和工程教育国际化,大力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大力加强产学合作科技创新的能力,使中国的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健康发展,同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项目得到UNESCO、北京交通大学、鲁汶工程联合大学的资助和支持,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