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洋溪街道事业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杭州 311607
摘要:纵观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情况,其施工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就,水利行业十分重视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同时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相应地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能力。本文针对了水利施工管理现状及应注意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注意事项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概述
对于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来讲,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其影响因素众多,一旦一个方面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到工程的整体管理效益。一般而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特点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
1. 影响水利工程的因素众多且涉及领域广
施工周围的环境、工业企业、气候状况、环境保护等因素都是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同样是施工涉及的主要领域,令人眼花缭乱。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城市建筑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我们在建设初期必须将眼光放长远,考虑到整个工程和当地的契合情况,真正建造出有利于百姓民生的百年水利工程。
2. 用来制约水利工程施工的法律法规较多
《合同法》《水利法》等法律法规中都包含着用来制约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条款,同时还涉及水利交通、土地环保、城建气象等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
3.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标准缺乏统一性
虽然在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下,我国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法律法规在逐步增多且完善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截止到现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并没有完全被纳入法律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
4. 水利工程施工涉及众多学科
通过上述水利工程涉及领域面宽广,我们可以得出水利工程施工涉及的学科非常多,其施工的关键性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者,我们不仅要熟悉最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而且还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企业的培训具备地质气象、园林经济、管理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因为这和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密不可分。
5. 水利工程施工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因素
水利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施工人员都了解,能够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具体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这些因素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抗力因素,尤其是自然因素,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经济危机、社会动乱等社会危机。这种情况在偏远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偏远地区的水利工程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施工建设周期比较长,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整个工程技术要求也比较高,通常情况下这些地区的水利工程总体施工难度要比一般地区的大很多。
二、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水利工程改革之后,我国在水利工程管理上也采取的新的管理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依据水利管理部门收益和任务将水管部分分为准公益性、纯公益性和企业三类管理单位,同时又根据形式的不同对各个水管部门实施分类管理。新的管理方法固然更利于对部分职责的划分,但是受传统思维及工作模式的限制。目前大部分的水管部门都难以适应新的体制,因而存在着缺乏管理意识以及对自身职责的忽视等问题。再加上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下降以及对工程管理方案的不熟悉,在工作中难以制定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即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也阻碍了水利经济的发展。
第二,旧的水利工程质量差且年久未修,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较早完成的项目由于当时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因此大都存在着工程质量较差、标准较低、工程设施不全等问题。再加上工程设施管理落后、常年失修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这些工程目前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第三,水利工程资金投入不足且缺乏有效管理。一方面,由于对工程预算估计的错误,导致在工程中的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进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当误了对一些病险工程的维修和加固。另一方面,对于完成较好的工程,大部分都是为了水管部门的业绩和形象存在,在完善之后缺乏有效的管理,也难以发挥在水资源环境中的作用。
第四,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造成资源的浪费。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的建立,其资金大都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和投资,因此存在着企业严重浪费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的收取的水费普遍低于工程的成本价格,因而其收入难以维持水管单位的再生产。这种长期的入不敷出情况,势必会对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造成负面的影响。
第五,对安全管理问题不够重视。尽管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问题,但是由于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低、安全技能不足,技术人员没有及时完成大队设备的审核维修工作,技术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的存在,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中人就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第六,缺乏了配套的基础设施。我国的水利建设,普遍存在着过于重视工程建设,而忽略基础设施的配置的问题。比如,在建设以蓄水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时,多忽略对渠系配套的设施,这就会在实际操作中操行渠道的淤积,进而会影响水利工程相应作用的发挥。
三、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水利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施工结构复杂的工程,直接地提升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难度,相关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充足的管理经验、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等综合素养,才能在一定基础上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相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观摩学习,使其意识到管理做好工作对于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意义。并制定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此外,管理人员还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可以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管理方法,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以及施工质量,从而对推进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 摆正位置,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协调处理各方关系
水利单位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是决定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优劣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也是最为直接的。因此,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所涉及的管理人员开设相应的辅导班,提升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相关领导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有效协调、处理水利工程有关各方的关系,以此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前提条件,并在管理过程中相互支持、监督,不断积累经验,极大程度地维护好各方的合法权益。
3. 加强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水利工程在施工阶段的监督职能,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对施工阶段严格把关。其中,施工单位的领导者是施工阶段的主体,只有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加强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才能为基层管理人员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水利工程的建设。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管理本就是一项需要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合力完成的工作,因此,在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不仅要遵守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水利工程的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还要重点关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使其认识到管理工作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严格控制管理工作水平及质量,提升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确保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程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林一伍.试论当前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0,05:83-84.
[2]何孔胜.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5,22:121-122.
[3]张荣.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1,04:35-36+39.
论文作者:魏志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我国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