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健平
(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 528100)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是否能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住院天数。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新生儿科的所有病例为研究对象,共计817例,将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新生儿科所有病例纳入监测组(N=423)进行目标性监测,将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新生儿科所有病例纳入干预组(N=394)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实施感控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实施不同临床干预措施后的感染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平均住院天数(d)。结果 (1)在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监测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的高于干预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7784,p=0.0000);(2)在感染发生情况上,组间比较,监测组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显著的高于干预组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300,p=0.0177)。结论 在针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中,与常规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相比较,我院所提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干预的措施可以显著的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是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控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新生儿科 医院感染 干预措施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255-01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国内也曾发生多起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导致死亡的事件,使医院损失经济和社会效益[1]。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是否能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住院天数,本文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新生儿科所有病例纳入监测组进行目标性监测,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新生儿科所有病例纳入干预组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实施医院感染干预。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新生儿科的所有病例为研究对象,共计817例,其中男性新生儿417例,女性新生儿400例,早产儿75例,足月儿742例。将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新生儿科所有病例纳入监测组(N=423)进行目标性监测,将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新生儿科所有病例纳入干预组(N=394)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实施感控干预。两组新生儿在性别、是否足月等一般临床基线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措施和方法
监测组和干预组两组新生儿均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进行目标性监测,感控专职人员填写《新生儿病房日志》和《月报表》。监测组新生儿采用常规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干预组新生儿采取以下医院感染干预措施[2-3]:
(1)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清洁工进行针对性进行院感防控知识培训。
(2)感染控制专职人员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驻在新生儿科跟踪医生查房过程了解病儿情况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观察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手卫生依从性、无菌技术操作、留置导管的密闭性、温箱物表清洁消毒、多重耐药菌隔离情况;特别关注留置血管导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病儿的情况,尽量缩短插管留置时间。发现引起医院感染的行为和隐患,进行实时干预纠正。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实施不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后的感染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平均住院天数(d)。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全部的数据处理均采用Stata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实施不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后的住院时间及感染发生情况比较结果如下:在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监测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的高于干预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7784,p=0.0000);在感染发生情况上,组间比较,监测组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显著的高于干预组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300,p=0.0177)。具体数据比较情况详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实施不同干预措施后的住院时间及感染
发生情况比较结果一览表
3 讨论
医院感染控制在现今国内外都倍受关注。医院感染监测定义是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标性监测定义是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2009年我国卫生部发布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可见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性[4]。医院感染干预着重是对行为或技术方法的改变,是目前国际上医院感染控制的主流和趋势。
从以往的同类研究和报道结果上分析[5]:针对新生儿科采取医院感染干预措施,对于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和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我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新生儿科的医院感染干预措施,通过实践的检验证实了其临床的有效性:一方面在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监测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的高于干预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另一方面在感染发生情况上,组间比较,监测组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显著的高于干预组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针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中,与常规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相比较,我院所提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干预的措施可以显著的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是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控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 钟巧,王晨虹,李晖,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2277-2279.
[2] 石伟,陈昌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3,(4):538-540.
[3] 麦菁芸,董琳,林振浪,等.新生儿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2):915-920.
[4] 徐珍,唐素琴,曹先伟,等.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24-3326.
[5] 钟巧,侯庆中,李晖,等.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92-694.
论文作者:禤健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6
标签:新生儿论文; 医院论文; 儿科论文; 新生论文; 发生率论文; 措施论文; 时间论文; 《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论文;